初中语文教学板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04-26聂会兵
聂会兵
摘 要:板书是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通过课堂观察发现,语文教师在板书设计技能、板书书写技能及板书绘制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解决语文教师板书问题,建议正确处理板书与多媒体的关系;板书 要富于吸引感染,有理启发思维;强化直观效果,加深学生印象。
关键词:语文教学;板书;教师
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堂语文课有没有板书或板书好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也决定了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好的板书有助于教师在授课时将课堂教学内容系统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板书的内涵
板书设计是我国课堂教学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是教师在课堂上借助文字,符号等表达教学信息,传递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展示教学体系,辅助教学表达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它高度总结和概括了课文内容,将知识结构以图表或者纲要的形式表示出来,引导同学理解课文,架通学生与文本之间沟通的桥梁,还能辅助和补充口语表达,使教学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得到了强有力的视觉支持,是实现教学信息有效传递、接受、交流的基本保证及基本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初中语文教师板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语文教师板书技能存在的问题,包括板书设计技能、板书书写技能及板书绘制技能三大方面。
1.语文教师板书设计问题。
(1)板书设计理念陈旧,缺乏新意。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意识,在备课时尝试多种形式的板书设计。对十多位教师的课堂观察发现:偶尔设计新颖板书的教师占50.0%,从没设计新颖板书的教师占23.3%。由于教师日常工作比较繁杂,平时对于教学板书设计的倾注不够,缺乏对教学板书的深入加工与创新。有的语文教师贪图省时省力,便长期依赖教学参考书,不分文体特点、不分教学对象、不看设计优劣,盲目照搬照抄,导致板书设计内容乏味单调、千篇一律,缺乏创意。
(2)板书设计缺少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板书设计活动中才能将其真实想法和学习情况反映出来,有助于语文教师接下来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进行。也许是由于语文教师担心延迟教学进度的原因,教学板书的设计基本是由语文教师独揽的,教师不会鼓励学生参与到板书设计活动中来。
2.教师板书书写问题。
(1)板书书写结构欠佳缺乏美观。在笔者所观察的十几节语文课中,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板书示范给学生做出了榜样,能够做到字体工整匀称,书写清晰正确。如一位教师在板书时,总是有意识地放慢书写速度,一笔一画地写字,一边写还一边介绍字的结构、笔画的位置以及易写错的笔画,并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和示范进行有意识地模仿。但语文教师板书书写仍存在不足之处,即板书书写结构欠缺美观,这里的“书写结构”是指汉字字体和板面结构布局。
(2)讲写时机切入不当缺乏配合。通常来说,我们可以把语文教师板书书写与讲解的配合方式分为:先讲解后板书、先板书后讲解、边讲解边板书。据笔者的观察,十几节语文课中,60%的教师采用了先讲后写的板书配合方式,13%的教师采用了先写后讲的板书配合方式,27%的教师采用的是边讲边写的配合方式。而相关研究表明:语文课堂上教师最常用到的是边讲边写的配合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达到较好的控制作用,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其学习兴趣。由此可见,语文教师板书的书写与讲解的切入失当缺乏配合。
3.语文教师板书绘制问题。
(1)板书绘制色彩单调,缺少活力。色彩文化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今,学生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不同的颜色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精神、情绪以及心理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若是经常使用黑白交替的板书颜色会给学生庄重、严肃的感觉,也会抑制学生的大脑皮层运动,导致语文课堂氛围压抑,学生思维呆板僵化,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2)板书绘制呈现较少缺乏意境。语文教材文字优美、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如果语文教师在板书时能够做到图文并茂、表情达意,以形象直观的简笔画为突破口,将教材中所关涉到的事物形态、意境等简明扼要地在黑板上绘制出来,将会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
三、解决语文教师板书问题的建议
1.正确处理板书与多媒体的关系。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各地中学课堂上已经不仅仅是单纯地使用黑板粉笔作为教学媒介,电子白板越来越普及,并有逐渐占据上风的趋势。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媒体的蓬勃发展会给人造成传统板书岌岌可危的表象,但是教学工作者不应该忽视传统板书对于语文教学依然具有不可小觑的功能。在新事物产生的过程中,切勿盲目跟风,过分夸大新事物贬低抛弃旧事物,而是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在教学过程中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共同为课堂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的作用。
2.富于吸引感染,有理启发思维。
设计优良的板书不仅在内容上体现了画龙点睛之妙而且在形式上也会有其独特的风格,巧妙的结构,可堪称为教学艺术的再创造,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而言,也有很重要的启发思维的作用,让他们对课文有新的创造性的理解。因此,教师的板书从设计到书写、编制,都要富于吸引感染,有理启发思维。
3.强化直观效果,加深学生印象。
板书具有多種教育作用。它不但能够提示教学要点,而且还可以展示教学进程的教师板书是在学生面前进行的,具有一定的直观性,所以,能促进学生的视觉和思维活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记忆要点。同时,由于板书是按讲授知识先后顺序进行的,有一定的条理,因此它又能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由“温故”而“知新”,这样由浅入深,易于理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