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尼雪茄烟叶生产技术考察及对中国雪茄发展的启示

2017-04-26任天宝阎海涛王新发赵铭钦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发酵雪茄生产工艺

任天宝++阎海涛++王新发++赵铭钦++刘国顺

摘 要 介绍印尼Jember雪茄种植基地的育苗及烟株大田生长发育、成熟采收、调制发酵、分级收购以及烟农收益等情况,考察具有悠久历史的MANGLI雪茄公司和CDF公司雪茄工厂,观摩烟叶挑拣、润湿、加工、醇化、配方、卷制、检验和装盒等技术操作,最后结合印尼雪茄生产情况提出中国雪茄烟种植生产和品牌培育建议。

关键词 雪茄 ;种植 ;调制 ;发酵 ;生产工艺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7.03.018

Visit to Indonesia for Cigar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and Its Inspir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igar in China

REN Tianbao YAN Haitao WANG Xinfa ZHAO Mingqin LIU Guoshun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ional Center for Tobacco Cultivation an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search,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 Seedling raising, fiel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obacco plants, and the harvest, grading and purchasing of tobacco leaves as well as income of tobacco farmers in the Cigar Planting Sites of Jember, Indonesia were described. Visit was made to the cigar factories of Pt. Mangli Djaya Raya and CDF cigar companies with a long history to observe the technical operations of tobacco leaf picking, humidifying, processing, aging, formulation, rolling, checking and packaging. Some suggestions for cultivation, production and branding of cigar in China we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cigar production experiences in Indonesia.

Keywords Cigar ; cultivation ; curing ; fermentation ; production technology

近年來,中国雪茄产销量增长快速,未来发展空间潜力较大。为借鉴国外雪茄烟生产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刘国顺教授等专家团于2015年9月5日至12日对印尼东爪哇省Jember(任抹县)雪茄烟叶生产相关情况进行交流学习。专家团先后到Mayang烟叶农场调研了不同时期移栽的雪茄烟生长情况,考察雪茄烟叶成熟采收、晾制、分级收购、调制发酵和卷制过程,参观Mangli(满力)雪茄公司和CDF印尼区雪茄烟叶加工公司,双方就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考察期间得到CDF国际烟叶公司负责人Emmanuel Ardhi和Mayang雪茄农场的支持和帮助。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总结如下,以期为提高中国雪茄烟生产技术水平,满足国内工业对优质雪茄烟叶的需求提供借鉴和参考。

1 雪茄烟生产基本概况

印尼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地跨赤道,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年平均气温在25~27℃,丰厚的火山灰以及海洋性气候带来的充沛降雨量,使印尼成为国际上土地最肥美的国家之一。Jember位于印尼东爪哇省,南纬8°80′~8°35′,东经113°~114°,占地面积3 293.34 km2,人口超过200万人,年平均气温24~28℃,湿度在70%左右,年平均风速5.5~6.2 m/s,海拔高度约500 m,主要农产品为烟叶、玉米和甘蔗等。

Jember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生态条件孕育出品质优良的烟叶,将近400年的烟叶种植历史,已成为世界上最古老优质雪茄烟叶的种植地之一。通过种植布局的精心规划,生产出了世界上具有典型风格特征的烟叶。雪茄种植与加工一直是当地主要经济来源,以至于烟叶被选为城市的官方象征,并被冠名为“Tobacco city”,素有“爪哇雪茄”享誉世界。

2 土壤、气候状况及耕作制度

2.1 土壤

专家团考察的农场位于Jember中部Mayang,地貌平坦开阔,可耕作面积达60%以上。土壤以黄色轻砂壤土,黄红色砂质轻壤土为主,肥力中等,耕层疏松且通透性强,深层土壤含水量丰富,有机质含量较高。烟田土壤基础理化特性如下:有机质含量为19.15~42.50 g/kg,碱解氮55.60~92.55 mg/kg,速效磷21.50~55.30 mg/kg,速效钾80.60~110.45 mg/kg,多数土壤pH 值为中性和偏酸性,另外土壤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尤其是Ca2+、Mg2+相对含量较高。

2.2 气候

Jember属热带雨林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平均气温25.6℃,最高气温33.5℃,最低气温24.1℃,常年气温变化幅度较小,雪茄常年都可以种植。年平均降雨量达到1 800~3 200 mm。一年中有2个明显不同的季节,4~10月为旱季,此季节降水量较少;11~3月为雨季,降水量丰富,此季节空气湿度较高。雪茄生产季节气温相对稳定,平均气温25~28℃,非常有利于雪茄烟叶生产。

2.3 耕作制度

Jember土地资源丰富,烟田一般实行3~4 a轮作制,即推行1 a烟草,2~3 a玉米或大米的轮作制度。但实际上多数农场主为增加经济收益实行的是1 a烟草,1 a玉米或水稻轮作制度。

3 烟叶生产配套技术

3.1 品种与育苗

主栽品种H382和Besuki在当地有20多年种植历史,主要采用不遮阴不打顶栽培种植方式,产量2 250~2 400 kg/hm2。当地采用的是常规的土畦撒播育苗,参观的育苗基地,苗畦长10~12 m、宽0.8 m,留苗400~500棵/m2,苗龄45~50 d时开始移栽,此时烟苗有6片真叶,茎高8~12 cm,根系发达且长势健壮。

烟农每年通常按照雪茄公司制定的种植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如果烟苗因营养缺乏影响生长发育,烟农一般施用氮肥浓度为80~100 ml/L的营养液进行叶面喷施。红蚂蚁、甜菜夜蛾、蚜虫、烟粉虱、真菌病害(黑胫病)和病毒病(TMV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是苗床期主要的病虫害问题,其防治方法见表1所示。

3.2 施肥、移栽与田间管理

雪茄种植主要施用氮肥、磷肥、钾肥和钙肥,其中钙肥被认为对雪茄烟叶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化肥成本高的因素,烟农一般不愿意施用较多的化肥。通常情况下氮肥(含氮量46%)施用量120~160 kg/hm2,氮磷钾比例一般为1∶1:2.5,另外再施用100~150 kg/ hm2钙肥(农用石灰)。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烟农比较注重土壤保育,施用传统堆肥发酵后的农家肥5 000~8 000 kg/hm2,并采用輪作方式培肥地力,烟农认为有利于雪茄烟叶的可持续种植。

烟苗移栽期多集中在旱季的5~7月份,采用平地移栽或起垄移栽,种植行距110 cm,株距45~50 cm,移栽后25~30 d时进行追肥和起垄(垄高20~30 cm)。如果烟苗长势不旺,烟农一般再施用50~70 kg/hm2纯氮肥(含氮量46%)进行追肥。在大田生长时期土壤湿度一般保持在60%~80%,如果遇到持续干旱天气,通常采用微喷或浇灌。烟农按照烟草公司提出的生长发育规律参数进行大田管理,发育良好烟株长势主要特征:叶位有点直立,叶尖有点下垂,叶面长宽比合理,表面光滑有轻微的褶皱,如表2所示。

3.3 成熟采收与分级

烟叶的采收根据烟草公司提出的成熟度标准,现蕾初期当烟叶颜色由浓绿转为黄绿,叶尖处可以隐约看见褪绿的成熟斑开始第一次采摘,然后每隔3~5 d采收1次,每次采收2~3片叶子,一般在上午进行操作。烟草公司认为,采收太早不利于降低烟叶水分和增加淀粉含量,也容易导致叶面及烟叶物理结构受损。一般采收叶片在24~26片/株,当地人工采收费用相对比较便宜,通常情况下38 000印尼盾/人/d(折合人民币约18元/人/d)。

3.4 晾制与分选

烟农将成熟的烟叶采收后直接送到晾制房内,使用细麻绳或红色塑料绳串过烟叶主筋,每根绳子长2.8 m,串烟30~32片,两片叶间距为3~5 cm,两绳间距为10~15 cm。

晾房建设一般由竹子、竹席和茅草搭建,规格为:(36~40) m×18 m ×12 m,每排立柱间的距离为2 m,屋檐距地面约4 m,内有12层,每层约50 cm,底层距地面2 m左右,方便操作工人行走和必要时明火加热。晾房四周安装2 m×2 m的竹席窗户,便于晾房内空气流通和温湿度调节。

烟叶晾制阶段历经4个时期:凋萎期、变黄期、定色期和干筋期,周期大约35~45 d。晾制期间湿度一般控制在65%~90%,温度26~29℃,温湿度通过晾房开启或关闭两侧的窗户调节,晾制周期由环境湿度和烟叶水分状况决定,如果偶尔遇到环境温度较低时可以采取增温措施。晾制结束后初选时常采用海绵刷将烟叶展平,扎把堆垛。

3.5 发酵醇化及分级

烟农按照烟叶上、中、下的部位分别扎把,每把以50片直接交售给烟草公司或者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进行分选后适时卖给烟草公司。在发酵车间内,初步分选后的雪茄烟叶堆积成2 m×1 m×1 m(重量约100 kg)或3 m×4 m×1.5 m的方形堆进行初步发酵。经过初步发酵的烟叶进入筛选室再检查分级,分类标准主要根据烟片色泽、尺寸、叶脉纹理、初次发酵程度等。然后将分选的烟叶再送回发酵区垒成2 m高的发酵堆,二次发酵对雪茄品质和风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Cdf公司内茄芯和茄衣在不同的发酵车间进行,在翻堆过程中,通常需要抖掉烟叶表面附着的尘土等,堆垛为3 m×3 m×2 m,每堆约1 500~2 500 kg。堆垛内分层放入装有温度计的竹筒,发酵开始阶段,烟叶呼吸强度旺盛,2~3 d温度迅速上升到40℃左右,开始翻堆,通常情况下45℃是发酵温度的上限。经过6~8次翻堆(一般需要6~10月)之后,烟叶发酵成熟充分,前后色泽均匀一致。发酵过程中的每次翻堆,工艺师根据烟片的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结果判断发酵程度,工艺标准主要基于外观质量、发酵周期和青杂气的消除程度。发酵好的雪茄烟叶,烟叶焦油量大幅度下降,尼古丁等化学物质得到充分降解及转化[1],烟叶的弹性和燃烧性俱佳,会散发出独特的香气,最后由娴熟的工人根据长度、色泽等外观特征再进行分级、扎把、装箱存放。

3.6 卷制及包装

雪茄卷制是重要的环节,发酵醇化好的烟叶通常由富有经验的工人根据烟叶的部位、色泽和感官质量进行卷制前的分类和整理。Emmanuel Ardhi认为,雪茄香气主要来源于茄心,烟叶厚,吸味浓的烟叶要放在雪茄烟支中间。在卷制过程中,每支雪茄茄衣一般卷3转半,卷胚时严格按照配方,卷制时控制好松紧度。如果茄心相对较厚,浓度较大,卷制稍微松些吸阻则不会变大。另外,茄衣和茄套的边角料用在机制雪茄中,较好的原料可以做口嚼烟或再次利用。

4 考察体会与感受

4.1 适宜的生态环境是生产优质雪茄烟叶的基础

专家团考察的印尼东爪哇省Jember雪茄烟叶生产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即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降雨量充沛且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以及偶尔爆发的火山灰等,为雪茄烟叶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气候生态条件,调制发酵后雪茄烟叶颜色均匀、油份足、弹性好,具有优质雪茄烟叶的典型特征。就生态条件而言,我国海南岛具有类似生态条件和区域优势,纬度低,光、热、水资源丰富,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27℃,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 200℃,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 000~2 600 mm,分布相对适宜,土壤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为优质雪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4.2 专业化管理是生产优质雪茄烟叶的保障

雪茄烟叶的生产种植、调制、发酵、分级及卷制是一项生产环节多、周期长的产业链,是生产经验和技术的传承。印尼东爪哇省Jember雪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大部分农场主和烟农以雪茄为生,尤其是采收晾制,分级和发酵等技术人员非常专业。其次,在整个雪茄生产环节,烟农严格按照烟草管理部门或烟草收购公司提出的GAP管理技术体系进行种植和销售。另外,土地属于私有制,保护性栽培耕作模式为雪茄烟叶的可持续化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

5 对中国雪茄烟叶生产的启示

5.1 制订中国雪茄烟发展规划和路线图,拓展优质雪茄原料进口渠道

雪茄产业是融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根据国家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战略规划,制订中国雪茄烟发展规划和路线图,通过“一带一路”途径探索建立海外优质雪茄种植基地,例如创建类似印尼Mayang这样优质雪茄烟叶产区的贸易流通渠道,根据中烟对中式雪茄品牌和配方的需求,积极拓展国内外优质雪茄烟叶原料进出口贸易,提升中式雪茄产品品质和档次。更重要的是坚定国产雪茄烟品牌培育的信心,坚持中式雪茄烟发展方向,探索工业直销模式。其次,在雪茄烟税制、价格、专卖管理、产品管理等方面,不断探索雪茄烟营销方式,营销体制改革,积极研究相关的配套政策,丰富和培育中式雪茄文化内涵。

5.2 打造优质、稳定的雪茄烟叶基地,建立种植产业链技术管理体系

开放的雪茄种植和经营市场,以及根据市场品质需求的烟叶种植技术模式值得借鉴。专家组考察Mayang雪茄烟叶农场,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系统的技术管理体系。中国生态资源丰富,土壤及气候类型多样,特别是海南等南方省份有不少地方都曾经生产优质的雪茄烟叶[2]。基于国内产区的实际情况,借鉴或探索先进的雪茄生产经验和规模化关键技术试验和示范,在中国生态适宜主产区如海南、云南等地建立优质雪茄烟叶核心示范区[3]。海南儋州种植雪茄已经十几年的历史,已经成为雪茄种植与文化重要基地。2015年,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在五指山市开展了雪茄烟品种筛选、移栽期试验与平衡施肥技术等试种研究情况。结果表明:(1)五指山地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条件适宜雪茄烟种植;(2)土壤质地呈沙壤土,速效氮磷钾含量适宜,有机质丰富,氯离子含量低于35 mg/kg,有利于雪茄烟生长;(3)从试种晾制出的烟叶来看,表现为烟叶弹性好,燃烧性强,烟灰雪白,团聚力持久;(4)烟叶回甜感突出,烟气细腻,香气质好,杂气刺激性小,口感纯净舒适。因此,创建生态型优质种植基地有利于我国雪茄优质原料生产核心技术水平快速提升和跨越式发展。

5.3 创建工商合作开发模式,培育职业化与专业化的雪茄生产队伍

李军华等[4]对印尼与国内雪茄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印尼、四川、海南等地的雪茄烟叶总植物碱、总氮、钾、氯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国内海南、四川等雪茄烟叶总植物碱远高于印尼雪茄烟叶,氮碱比失调,印尼雪茄烟叶钾氯比、氮碱比适宜。李爱军等[5]进行海南与印尼茄衣烟叶质量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海南茄农的外观质量、物理特性整体接近或达到印尼茄衣,其中色度、油份、含梗率等部分指标甚至优于印尼茄衣,但身份偏厚,支脉偏粗;海南茄衣总氮含量适宜,钾含量较高,但总植物碱及氯离子含量偏高,氮碱比与钾氯比失调;在感官质量方面,海南茄衣的大多单项评吸得分和评吸总分低于印尼茄衣。

雪茄是一种特殊的烟叶制品,传统概念即全部用烟叶卷成的吸用烟卷[6],雪茄生产中不同的配方决定着不同的风格特色[7],而已有研究表明,烟叶中中性致香物质与烟叶香气质量之间关系密切[8]。因此,要积极发挥工业、商业、科研院所和社会的力量,依托雪茄核心示范区基地创建“工商研”紧密的合作模式,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和产品等领域进行协同创新,积极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雪茄烟叶核心生产技术体系。

中国雪茄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但市场潜力巨大[9],技术含量高。建议适当时候选派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到古巴、印尼等原产地学习雪茄烟种植技术、管理方式和雪茄文化,培育职业与专业化的雪茄生产队伍,为我国雪茄烟种植和加工提供人力基础和技术保障,实现我国雪茄烟叶质量和品牌价值提升,已成为中国雪茄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要务。

致 谢 CDF印尼区首席运营官Emmanuel Ardhi,以及40年雪茄种植经验华裔You Jiutong先生。

参考文献

[1] 时向东,张晓娟,汪文杰,等. 雪茄外包皮烟人工发酵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变化[J]. 中国烟草科学,2006(1):1-4.

[2] 李爱军,秦艳青,代惠娟,等. 国产雪茄烟叶科学发展刍议[J]. 中国科学,2012,18(1):112-116.

[3] 张谊寒,张晨东,焦芳婵,等. 雪茄外包皮烟在云南种植的适宜气候区初步筛选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2,25(6):2 005-2 010.

[4] 李军华,唐 杰,梁 坤,等. 印尼与国内雪茄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差异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7):1 080-1 083.

[5] 李爱军,范静苑,秦艳青,等. 海南与印尼茄衣烟叶质量差异分析[J]. 中国烟草科学,2013,19(4):60-64.

[6] 秦艳青,李爱军,范静苑,等. 优质雪茄茄衣生产技术探讨[J].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7):101-103.

[7] 金敖熙. 雪茄烟的配方与添加剂[J]. 烟草科技通讯,1979(1):34-44.

[8] 左天觉. 烟草的生产、生理和生物化学[M].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386-396.

[9] 李爱军,秦艳青,代惠娟,等. 国产雪茄烟叶科学发展刍议[J]. 中国烟草学报,2012,18(1):112-114.

猜你喜欢

发酵雪茄生产工艺
冷拔精密无缝钢管生产工艺控制要点
雪茄醇养保湿器具的选择与使用
酵母发酵法去除魔芋飞粉中三甲胺的研究
一株放线菌蓝色素的提取及相关研究
乳酸菌的分离及酸奶制备
北豆根总碱胶囊的生产工艺
做事的范儿
雪茄:尽享燃烧的从容
王政:哈瓦那雪茄的味道要用心去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