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究

2017-04-26吕晓兰左敬龙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质量保障实验教学

吕晓兰++左敬龙

摘要:针对实验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地位,分析了现有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OBE教学模式,从管理、教学、考核体系等多个方面,对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教学的质量提出整改措施。

关键词:OBE;应用型大学;实验教学;质量保障

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教育模式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主要关注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最终效果如何,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该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自底向上”的教育模式,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式,通过“设计结果”即目标,而设计“过程模式”即课程,教学方式等。

作为二类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工科专业,根据OBE教育模式,培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的面向一线的高级技术工程人员的目标非常明确。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纳入OBE模式,从大一开始,就清楚地告诉学生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做哪些实验,即就是明確专业方向和学习内容;为什么要做这些实验,每一门实验课程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专业只是概念,避免出现知识断点,以及学习盲目性;预期最终达到的目标,如何达到预期目标,即为学生量身制定详细培养目标和计划;如何证明取得的学习成果,就是评价手段、专业认证等。

1传统二类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随着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实验教学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实践,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同时实验教学运行机制的构建、创新和落实,也是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但是在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实验材料缺乏,实验室管理制度单一,实验方式单一,以及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存在盲目性等问题,从而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等。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在整个本科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主要是对实验课所具有的意义,对大学四年实验课程的安排和毕业将要达到的水平,以及实验课对以后所从事的事业的帮助都存在盲目性,只是机械地听从老师的安排,跟着做实验;同时,由于统一实验计划,而个体能力以及兴趣的差异,使一部分能力强的学生在做简单实验的过程中,失去了原有实验的兴趣,而一部分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在做复杂实验的深受打击,失去了做实验的兴趣。特别对于电子类的实验,所用到器件相对较多,而且大部分都属于易耗类,实验调制的时间相对较长,实验器件以及实验室管理方法和制度比较单一,同时实验课过程中存在随机性和灵活性较强,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实验教学评价机制和反馈渠道等问题,成为阻碍个体专业技能发展的主要因素。

2基于OBE模式的实践教学课程改革思考

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以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基于OBE教育模式,提出以下创新性实验教学保障体系建设思路和基本架构。

2.1基于OBE模式,针对个体,量身定制个性化,明确化实验培养目标和实施过程

第一,根据个体兴趣、能力,通过企业参与的方式制定个性化培养目标和实施计划。在实验教学中引入OBE教学模式,针对个人或者不同能力和兴趣的学生群,通过企业参与,在掌握目前该专业市场人才,未来发展需求,以及学生个人职业规划的前提下,制定详细实验培养目标和具体的实现计划,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避免在学习过程中和职业定位中存在的盲目性。

第二,实行导师负责制,签订目标培养协议。借助“2011计划”实施的契机,通过政府协调,借助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打破原有的“小作坊”式实验教学方式,在大一即采用“双导师”负责制,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导师为辅,从基础实验到系统工程实践,从专业技能到职业规划进行指导,三方签订个性化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协议,定期进行论证和修订,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三,开展“项目式”实验教学,以项目促实验。枯燥的常规性实验往往很难调动学习的兴趣,根据培养目标和计划,开展“项目式”实验教学,将教师科研项目和大学生科技创新、科技竞赛转化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增加学生开放基金项目,通过“项目驱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团队能力,以及知识系统化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2.2 成立实验“课程组”和实验教学“督导组”,确保实验教学的内容和质量

第一,成立实验教学课程组。成立实验教学课程组,聘请企业和相关领域专家,对每门实验课程或者“课程群”的实验内容、实验计划、实验操作过程进行科学的论证。减少各门课实验项目的重叠,对实验环节的时间和任务量做合理的调整和安排,既要保证各个实验项目相互交叉,又互不相同,各自独立设课,却又加深各个实验内在联系,使整个实验课程安排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规范实验讲义、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记录、实验报告以及课后反馈等文件。在每年反馈、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和发展,逐年进行修订,完善。

第二,建立健全实验教学督导。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建立科学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实验教学评价机制和反馈渠道。成立实验教学督导及质量评价小组,由院系领导、教师及学生组成,通过随堂听课评议及学生网上评教的方式,从实践教学态度、内容、方法、讲授及操作技能、效果等方面客观,科学的对实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及时修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2.3 推行考核晋级模式,逐层考核进入不同级别开放实验室,形成“传帮带”效应

由于管理机制和可容纳人员有限的影响,现行的实验室大部分还是封闭式管理,开放实验室只能满足一部分同学进入,无法为所有学生提供自主实践的平台,不利于学生整体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逐层逐级开放的个性化实验室,不仅有利于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更有利于提高开放性实验室的利用率和利用价值。逐级开放包括基础层开放实验室,综合设计层开放实验室、应用创新层开放实验室、研发创业层开放实验室。不同层次的开放实验室主要是针对不同年级,不能水平的个体,从“基本的实验方法、手段和技能→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科技训练”这样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根据OBE实验教学模式,不同级别的开放实验室通过考核,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逐层进入不同级别的开放实验室。形成“以强带弱”“以老帮新”的“传帮带”教学模式,实行“学生导师”负责制,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开放实验室。逐层个性化开放实验室,不仅有利于开放实验室管理,更有利于同级别学生之间的互相切磋以及高级工程人员的培养。

2.4 建立器件库,畅通器件领用和仪器借用渠道,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

根据我校电信专业的实验分析,目前在学生自主创新实验部分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相应的器件库,由于实验过程中用到很多易耗类实验用品,为了满足正常实验教学需求,自主创新实验部分的器件和仪器管理基本处于盲区,使学生无法通过相应渠道满足日常实验需求。建立器件库,完善器件的补充、借用、管理以及大型儀器使用培训制度。集中管理、分散运行、开放共享的管理模式使实验室的资源得到了最大的优化,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在自主创新实验方面的兴趣。

2.5送教师到企业,加强实验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合格上岗

近年来,国家以及广东省加大访问学者和到企业培训的力度,尤其是针对青年教师。高校教师深度参与到企业实践中,不仅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更促使我校专业教师体验企业文化,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增强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丰富教学案例,拓展专业视野,把握专业和技术前沿,增强其教学的针对性。实验技能考核可促使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实验教学上动脑筋,重视实验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注重实验教学经验的积累,不仅是对教师自己负责,更是对学生负责。

3 结束语

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工科院校,实验教学是其他教学模式无法替代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严谨的教学,严格的监控和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机制。在实验教学中,引入OBE教学模式,每个学生均在明确实验目标和实施计划的前提条件下,基于项目进行实验,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升,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提升了就业竞争力,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Spady W G.Outcome-based education: 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M].Arlington: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1994.

[2]姜波.OBE: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3).

[3]海莺.基于OBE模式的地方工科院校课程改革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4).

[4]李汉军,张晴,杨桂考,等.军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

■ 编辑/岳 凤

猜你喜欢

应用型大学质量保障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