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培养小学生数学识图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017-04-26李发俊
李发俊
摘 要: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识图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分析了识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具体研究了途径和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识图能力
在小学阶段,如何能够充分利用课本素材,挖掘学生识图潜力,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这已经成为了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数学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识图能力作为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
一、小学生识图能力培养重要性分析
小学阶段,学生对图形的认知能力比较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图形、图像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读图意识与识图能力,这是因为,首先,图形的引入,能使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化,学生消化和理解比较容易。其次,生动的图像、图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活泼有趣,能够有效促进师生交流。最后,识图教学符合当前教学改革要求,也是当代小学数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强化小学生识图意识,提升小学生数学识图能力。
二、小学生数学识图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的兴趣
有位著名教育专家曾指出,学生之所以能够对一件事物充满好奇,并集中注意力的去学习,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这件事情产生了“兴趣和关注”。学生因为兴趣或者喜欢,因此才能持之以恒地去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才能高效掌握与之有关的知识。同样,学生如果对于一幅图画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去钻研。而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读图兴趣,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策略。
(1)故事引图:小学生对童话故事或色彩缤纷的图片更感兴趣。教师可以在引入图画的时候,有意将画面内容编成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激起学生的识图兴趣。比如:《0的认识》中,教材给出了这样一组图片,有四只松鼠分别拿着3、2、1、0个松子。引导学生识图时,教师可将这幅图画编成小故事:一天,松鼠家的四位可爱的小兄弟,他们按照妈妈的吩咐到森林里去采摘松子,但是由于去的方向不同,因此采摘的松子数量也各有不同,那么请问“他们手里松子的数目各有几个呢?”,从而激发了学生读图和学习数学知识产的兴趣。
(2)动态播放和静态图片结合:静态的图片往往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激活小学生的思维,而动态的画面则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因此,,教学中,可将静态的图片变为动态的画面或采用静动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读图兴趣。
比如:学习《10以内的减法》一课时,教师可以信手拈来,利用身边资源,让教材中的图片“动”起来:首先让班级中的任意十个小学生站起来,然后让点到名字的学生坐下,教师分别念出三个、五个和七个小学生的名字,并让其他小朋友计算,站着的还有几位同学。由于学生在这种宽泛的动态的情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进行思考和观察,因此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教师给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也是区别于静态图片进行问题展示的一个过程。学生在了解了问题以后,利用实际的观察给出答案,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结合情境图,培养数感意识
学生通过训练来掌握数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学会利用各种运算方法得到运算结果,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而形成的一种感悟,被称为数感。学生在具有数感以后,可以有效地对具体生活中的场景进行一定的数量分析,并将与数量有关的事物进行联系,找到其中的关联,并进行计算解答,锻炼学生的数學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习《数字1-5》的课程时,教师在大教室中让学生分别的坐在不同的座位上,然后让几位小学生在讲台上跳舞。并询问每排的学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坐在第一排的小学生会回答“讲台上有人在跳舞”,第二排的学生会说“有三个小朋友在跳舞”,而第三排的会说“我看见三个小朋友在跳舞,一个在拉琴。”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给出的详细答案进行表扬和鼓励,对他们细心观察的态度给予肯定。由于每排学生看到的事物都不同,因此会产生数与数、数量之间的变化,然后教师给出数的概念。
由于教师采取了情景图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渴望在以后的时间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与数学有关的活动中去。教师的这种方法,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认真的观察和思考,既可以保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准,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3.有效引导,分类处理图文与问题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方法的指导,而不是对知识的灌输。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知道了已知条件,但并不意味着就学习到了数学知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积极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问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才能有效的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比如:在学习“多与少”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中体育课上的不同项目。在踢毽子比赛中,有两个团队进行比赛,第一组团队的成员为小刘、小红、小芳,第二组团队成员为小王、小李、小张,他们踢毽子的结果为:小刘八个、小红五个、小芳四个、小王六个、小李九个、小张三个。然后,引导学生提出下面问题:第一组团队与第二组团队踢毽子的总数相比,哪个团队较多?小刘与小红踢毽子的总数,比小丽多几个?这次参加踢毽子的人数共几人?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思考,找出相关已知条件,并最终算出答案。通过以上的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活跃课堂氛围,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结语
培养学生数学识图的基本功,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腻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忽冷忽热,教师应该持之以恒地正确引导,这样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晓丽.小学数学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经验浅谈[J].新课程(小学)2015年09期.
[2]孙艳红.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识图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年27期.
[3]李先飞.聚焦图像信息解决实际问题[J].华夏教师2014年10期.
[4]杨红侠.挖掘插图内涵培养识图能力[J].小学自然教学201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