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对《春江花月夜》的认知解读

2017-04-26周以恒曾贤模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6期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认知语言学背景

周以恒+曾贤模

摘 要:写景诗的创作过程与认知语言学有心理认知过程的契合,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可以从认知学角度透过写景诗的语义表面,探求其间的艺术之美。本文通过对写景诗的认知基础和语篇特点的分析,运用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理论以《春江花月夜》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剖析。

关键词:写景诗;图形;背景;认知语言学;《春江花月夜》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6-0-02

一、引言

认知诗学作为于二十世纪末兴起的新兴学科,既为具体文本的分析和阐释提供了新的方法,也对人文社会学科产生深厚影响 。“认知诗学是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基础上,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兴语言学科。”认知诗学基于认知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理论,试图把这些理论模型应用于文学文本研究,以找到能把文学研究与心智研究接通的方法,从而为文体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显示出较强的活力和生机。

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诗学的重要理论,关注文学阅读过程中读者的认知机制和心智活动,强调图形和背景是文学文本研究中的基本概念。图形是人们认知中较为突出的部分,拥有完整的结构并且易获知觉者注意。相反,背景在认知中凸显程度较低,可视为圖形的环境或在认知上的参照点。图形比背景更为突出,更易辨认和记忆。人们的语言表达习惯和认知习惯符合图形—背景理论的特点,把该理论引入了语言研究领域。

中国古典传统诗歌,尤其是写景诗具备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进行分析的语篇特点。本文以中国唐朝张若虚的一首著名写景诗《春江花月夜》作为语篇分析的材料,以验证图形—背景理论对文学文本强大的阐释力和解读汉语诗歌的可行性,从而进一步拓宽该理论的适用范围。

二、图形-背景理论框架

图形—背景理论是1915年由丹麦心理学家德加·鲁宾首先提出来的,后由完形心理学家用来研究知觉。图形—背景理论是人类认知的基本心理模式,是认知科学的基础。它可以普遍地用来理解文学批评的概念,用于文本分析。“图形”是认知的焦点,它具有结构、形状和较强的连贯性的特点,更容易被注意和识别。而“背景”而背景是与图形基本特点是缺乏结构和形状,连贯性较差。图形和背景不能同时被感知和理解,即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与视觉场中的图形和背景不一样,语言中的图形和背景既可以是空间中运动的事件或方位事件中两个彼此相关的实体,也可以是在时间上、因果关系上或者其他情况下彼此相关的两个事件。

阅读文本时,“画图”和“设背景”在文本中的出现,有利于读者很准确地追踪文本的意象意境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文本的成份在阅读过程中或文本的“现实化”中得以释放。阅读这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画图”和“设背景”的过程,从而使文本在读者的脑海中产生震撼的影像和持久的共鸣当然,在这个动态过程中,也建构了文学作品的结构、内涵和联想等深层意蕴,使作品具有打动读者的巨大艺术魅力。

三、写景诗的语篇特点

写景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其艺术感染力和画面呈现力极为强烈。“一切景语皆情语”是其主要特征,诗篇中或者情景相融,或者借景抒情,即诗人麾下的自然山水景色都杂糅了个人的主观情绪。诗人观察客观景物,作成诗歌的过程,实质上是大脑的一个认知过程,即诗人头脑对客观景物的分析和认知。在诗人细心的观景过程中,各色各样的景物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诗人大脑。我们的人脑在识别各色事物意象的时候,会有程度轻重之分,并非所有的事物都对我们有相等的吸引力。因此,通过眼睛的筛选和大脑的自动过滤,一些突出吸引我们眼球的意象会被自动识别成图形,而反之,另外那些不那么突出的意象则会被识别成背景。

从形式看,写景诗通常采用最精炼的语言来描写画面,因而诗歌的语言是跳跃的,不连贯的。那么,诗歌如何得以实现语篇层面的连贯呢?简单来说,诗歌是通过刺激认知的微观世界,调动头脑中与之相对应的信息,形成一个能人们被接受的认知世界,以实现语篇上的连贯。由于诗歌短小精悍,篇幅非常有限,诗人不会交代清楚每个的细节和事物,只会选择几个关键性的激活点,用它们来调动读者大脑之中的概念系统,从而重新将这些概念在大脑中形象化、具体化。

写景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动态美感和层次感。诗中图形和背景相互转换,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画面,并通过诗人焦点的不断移动和变化,形象生动地来展现诗人所见之景,使之呈现的画面更有层次,更加完美。写景诗侧重借景抒情、诗情画意,将图形—背景理论运用到诗歌的研究之中,可将简洁明了的语言丰富成的形象生动的画面、把动态的形式凝固成为静态图画。因为相较于文字而言,画面冲击的力度更大、形成的印象更为直观、认识理解也更加深刻,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出读者的情感,最终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四、用图形—背景理论解读《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的代表作《春江花月夜》流传千古,在艺术与思想层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被闻一多先生赞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诗人将春、江、花、月、夜这样屡见不鲜的传统写景题材,注入了新的理解。诗人被大自然的绮丽美景征服,用笔墨描绘出一幅动人的春江花月夜的画卷,同时融情于景,抒发了对思妇和游子的深刻同情,表达出对人世间最纯洁的爱情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实为写景诗的佳作。下文将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这首诗进行试探性地分析。

本诗在开篇勾勒出一幅如梦幻般的月升及月照下的良辰美景,突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夜晚,一轮皎洁的月亮从升起,悬挂于平静的江面之上。江潮浩瀚无垠,在月光的照耀之下,仿佛和大海相接,气势磅礴。诗人尽情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使江水奔腾不息涌入大海的动态形象跃然纸上。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明月洒下万里银辉,点亮月下的一切,整个暗淡的背景在月光的照耀下瞬间熠熠生辉。“明月”洒落的皎洁月光十分耀眼,容易辨识和引起读者注意,所以为图形,而流动的江水就成了月光这个图形下的大背景。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图形—背景理论,主次分明地描述了月下之美景,令图形与背景交相輝映,意境深远。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江水曲折绕过花团锦簇的田野,月色洒在花林之中,像盖上一层薄薄的雪。跟随着诗人视线的转换,诗中的图形和背景也在移动变换,即“移步换景”之法。前半句之中,“芳甸”与动态的“江流”相比,为静态,不易惹人注意,因为成为了新的背景。而潺潺的“江流”宛转其间,动态活泼,瞬间牢牢抓住读者视线和听觉,眼前放佛不仅出现了流动的江水,耳畔还听见了潺潺的水声。这一动一静,既分离鲜明,又交辉呼应,突显了月下美景,令人赞叹。诗的后半句突出了意象——花,迷离的夜色之下,月光映照花林,仿佛盖上一层薄薄的雪,彼此相融,难以分辨。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天空和江水浑然一色,融为一体,不含一点杂质。其中,“江”是“月”的背景,“无纤尘”的纯净的环境中一轮“皎皎”“孤月”显得突尤。在这水天一碧,上下无垠的时空之中,独有皎皎孤月一轮俯照今古,突出了“月”为中心。“江天” 作为背景,而那轮在“无纤尘”的环境中显得特别突出的“孤月”则作为图形,在诗人和读者的头脑中呈现。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人表明了对宇宙、对人生的思考,感叹自己年命有涯,与江月相比,自身渺小如沧海一粟了,因而他乃慨叹自己不及长江之无穷,能为他日明月所待究属何人做一见证。与静态的月光相比,奔腾不息的江水具有活泼动态的美感,一静一动,对比鲜明。潺潺的“流水”抓住了读者的视觉和听觉的焦点,因而“流水”是图形,而“月”此刻变成了点缀,是背景。这样的图形背景移动变换突出了画面焦点,在空旷天地之下,只看见流水向前奔涌不息,发出巨大声响,象征着生命不息,代代相继。伴随着江水的奔腾,诗人自然而然把笔墨从自然景色触及到人生百态,引出了下文的男女相思之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洁白的云朵漂浮在空旷的苍穹之中,一叶孤舟在茫茫夜色中独孤寂寥。其中“白云”和“扁舟子”正是游子的写照,因为从思妇角度来看,离家的游子如同天上的云朵和一叶扁舟,一去不复返。这四句中,“白云”和“扁舟子”得到突显,起到图形的作用,而“清风浦”和“相思楼”则充当了背景,图形背景相结合,错落有致,突出了诗的主题。这四句没有直接描绘恋人分别时的痛苦画面,但通过“白云”、“扁舟子”这样孤独凄凉的景象,刻画出恋人离别是难舍难分的场面,抒发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月光踪迹到处可寻,它散落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中还有捣衣砧上。月色朦朦胧胧,光影明灭不定,诗人用“月”来象征着思妇的情思,起着背景的作用。“思妇”则作为图形,通过诗人焦点的变化,在思妇出现的瞬间,读者的视线也立即被她所吸引,进入到她的内心世界,感受她内心的苦闷与愁绪。“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在这里,月色仍旧充当着画面的大背景,笼罩着“鸿雁”和“鱼龙”。素来用于传递书信的鱼雁,此时却无法传递妇人对远在他乡的游子的思念之情,从侧面表达出思妇难以摆脱相思之苦。

“斜月沉沉藏海雾,褐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江月西斜,渐渐隐没于海雾之中,游子思妇的相思正如这朦胧的落月一样茫茫无极。这一片摇情的落月之光,仍是诗人想要突出之境,因而诗人仍以“月”图形,不断转变视线和焦点,把月色下花林、枫树、白云、飞霜、扁舟、镜台、高楼、砧石、潜跃的鱼龙、长飞的鸿雁等作为背景,通过图形背景相结合,突出焦点,描绘出落月下的美景和游子赶路的场景,表达出游子归心似箭。

五、总结

中国古代写景诗大多是使用物象的层层铺陈来构成画面,因而图形和背景的对比和组合在这类诗歌中非常显著。本文选择经典写景诗《春江花月夜》作为文本,用图形背景—理论对其进行阐释,这是图形—背景理论用于中文诗歌分析的一次尝试,也是对该理论可行性的验证,以期能为图形—背景理论的实践应用增添新的一笔。

参考文献:

[1]付兴林,“论《春江花月夜》在初唐诗坛的开拓之功,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1:1-3.

[3]匡芳涛,文旭.图形—背景现实化[J].外国语,2003:(4):24-31.

[4]刘国祥,“《春江花月夜》天人合一的艺术特色”,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刘立华,刘世生.语言·认知·诗学:《认知诗学实践》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1):73-77.

猜你喜欢

春江花月夜认知语言学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 唯美扬州行 中华好诗词大会征稿启事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基于认知语言学“事态把握”的视角分析日语学习者授受表达的使用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构式语法与句法浅析
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