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长兴县古桥现状及保护措施研究
2017-04-26钱红杰顾淦龙赵建峰
钱红杰,顾淦龙,赵建峰
(1.长兴县公路管理局,浙江 湖州 313100;2.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1112)
0 引 言
长兴地处江南地区腹地,自古有“三省通衢”之称,有着7000多年的文明史和1700多年的建县史,西枕天目山,东临一望无际的太湖。西部山区的溪涧汇聚而下,经西苕溪、箬溪(别名合溪、画溪)、泗安塘穿境而过汇入太湖,境内湖泊漾荡密布,塘港河浜纵横交错,具有独特的“水乡”优势。
自古以来,长兴人民为了繁衍生息,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开河疏水、筑堤造田、建桥通路,从而形成了长兴独特的水网、陆路景观。长兴建桥的历史绵延千年,古桥文化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及普查确认,现保存的各类民间古桥梁有196座,其中1座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座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8座列入县级文保点,另有84座所属未定级。长兴古桥多为宋、明、清各朝所建,历经数百年的时间,许多古桥的石材开始风化剥落,病危古桥的数量逐年增加。近年来,县里虽然对少量重要古桥(县级文保单位以上等级)开展定期检查与修复工作,但由于古桥数量多且分散,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古桥被拆建、废弃、毁坏的速度仍在加快,对于凝聚着地理、历史、艺术、文化的古桥的保护工作,已显得刻不容缓。
长兴古桥是长兴县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兴交通运输发展史与公路桥梁发展史不可或缺的部分,开展长兴县古桥的现状调研工作,系统掌握长兴现存古桥的分布及目前承担的交通功能,对做好长兴古桥文化的传承与古桥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长兴古桥的现状调研
1.1 现存古桥的数量与分布
1.1.1 现存古桥的数量
根据史料记载及普查确认,长兴地区现保存的各类民间古桥梁共计196座,多以宋、明、清各朝所建,风格各异的石桥为主,主要有单孔、多孔拱桥、梁桥等。据统计,现存古桥中有石拱桥29座,石梁桥166座,木梁桥1座(近代所建),现存最古老的桥梁始建于宋代。
1.1.2 现存古桥的分布
长兴古桥遍布全县辖区内17个乡镇、街道、园区,主要分布在虹星桥镇、太湖街道、夹浦镇、画溪街道、洪桥镇、和平镇、林城镇、太湖图影、吕山乡等地区,其中在虹星桥镇、太湖街道、夹浦镇区域相对集中。
1.2 现存古桥的年代构成
现存古桥中,建桥年代多为宋、明、清、民国时期。由于建桥年代久远,部分古桥尚可通过文献查证及走访当地居民获取始建年代等相关信息;而对于大多数始建年代已无从考究的古桥,本次调研主要根据史料记载及维修记录统计其重(修)建年代,见表1。
表1 长兴地区现存古桥年代构成一览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现存古桥中,在清代始建与重建的古桥数量占比最大,而在宋、明两代始建和重建的古桥数量相对较少,并且个别宋、明两代修建的古桥也于清代进行了维修或重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古桥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消亡;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许多古桥经历了多次的维修改造,历史资料记录不全,具体的建造年代已无迹可查。
1.3 现存古桥的保存状况
通过调查分析,对长兴古桥的保存状况进行了统计,分为“完好”、“较好”、“一般”、“较差”、“差”五个等级,调查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长兴地区现存古桥保存状况一览表
从表2可见,大多数古桥的保存状况均在“一般”及以上等级,占到总数的86.22%;尚有占比13.78%的古桥保存状况较差,需要及时采取养护维修。
1.4 现存古桥的保护等级
现存古桥中,列入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点)的古桥共112座,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座,占现存古桥总量的1.02%;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座,占现存古桥总量的11.73%;县级文保点88座,占现存古桥总量的44.90%。目前尚有84座古桥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点),应持续加大对古桥的保护力度,加快古桥申报文保单位工作。
2 长兴古桥的构造与装饰特点
2.1 古桥构造特点
2.1.1 石拱桥
在长兴现存的形式各异的古桥梁中,以石拱桥最为精美。石拱桥是长兴古桥的主要类型之一,它与梁桥不仅外形不同,并且两者在受力上有本质的区别。石拱桥是利用天然石料耐压特性,巧用拱的力学原理,使石材相互挤压成拱达到跨越河流的目的。长兴古石拱桥的最大特点是薄拱薄墩,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拱桥的形式有单孔和多孔连拱两种,以单孔形式最为常见。拱轴线形式以等截面半圆形拱为主,这种形式配料较为方便,拱圈砌筑工艺容易掌握,为民间匠师所熟谙,平原地区以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最为普遍。
长兴地区古石拱桥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区,如夹浦镇、龙山街道等地区,这是因为平原地区河道通航需要较大的跨径和净空高度。山区的石拱桥数量也较多,它们大多利用天然岩基立脚,横跨梁谷,形如半月,如煤山镇地区。长兴的石拱桥建筑历史悠久,大部分石拱桥虽经历了数百年,却仍然完好。
图1 长兴境内现存最大单孔石拱桥——太湖街道光阳桥
享有“亭桥画桥”美誉的光阳桥(如图1所示),全长33m,现为长兴境内现存最大单孔石拱桥,气势恢宏,整个桥体向东西两面呈凹状,犹如长虹卧波,体现了设计者大胆的布局和建筑者高超的建筑工艺。该桥位于太湖街道陆家土斗居民区原三河土斗自然村,单孔人行石拱桥,南北走向,桥北原是新塘乡,桥南原是下箬乡,横跨光阳桥漾。桥宽2.65m,矢高6m,单孔跨径9.97m;桥面两侧各18级台阶,石级起步处宽3.66m。平面呈八字梯形。桥台用规整条石错缝砌筑,其中心桥台用料为花岗岩,两侧辅助桥台用料多为太湖石。
光阳桥所跨河面宽阔,整体建于河心偏北,结构精巧,造型美观,桥南有长堤贯通,桥北有凉亭挺立,堤、桥、亭相连之迹,已为少见。1983年该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县内唯一一座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
2.2.2 石梁桥
梁桥按其所用材料不同,可分为石梁桥和木梁桥,其中基本以石梁桥为主。石梁桥选用天然石材凿成梁和柱,桥梁上部结构多采用石板,下部结构在丘陵地区一般采用石墩,平原地区则以石柱为主,也有将石柱密排成为薄壁墩。为了便于平原河网地区的通航,需要抬高桥面,除了在桥头两端设置石阶外,还将桥面做成弧拱形或者采取分级抬高的办法。石梁桥的中间主孔最高,边孔较低,但又比地面略高。
图2 长兴县内现存最长的石梁桥——林城畎桥
县内现存最长的石梁桥为林城畎桥,如图2所示。该桥坐落于林城镇畎桥村老街道,为六墩七孔石梁桥,以花岗岩、武康石为桥体主要石材。桥面长34m,宽2.05m,高约4.8m;桥面各孔分别由3~4块长石梁纵向并排铺筑而成;桥面由中间向两侧桥台缓缓倾斜,立面略呈弧形;桥面两侧有石板护栏,间以12根莲花形望柱;桥墩由4块排柱石并排竖立构成,两侧桥台条石错位砌筑。
2.2.3 木梁桥
木梁桥是以天然木材作为主要建造材料的桥梁。由于木材分布较广,取材容易,而且采伐加工不需要复杂工具,所以木桥是最早出现的桥梁形式。
图3 长兴县内现存唯一的木梁桥——太湖街道盛家桥
盛家桥是长兴县目前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木梁桥,如图3所示。该桥位于太湖街道五里桥居民区冯家墩自然村南,南塘港与长湖申港交汇处。桥面长12.6m,宽2.4m,高约5.4m,净跨12m。由4根粗大杉木并列搭接而成,桥面横铺木板,桥背两端下侧分别由4根木柱支撑。桥台肩墙由规整花岗岩块石砌筑,两端各设置15级台阶。
2.2 古桥景观装饰
长兴古桥装饰精湛,尤其是古桥梁上的各种石刻玲珑剔透,如桥碑、桥心石图案、桥名石刻、排柱石荷叶莲花字堂、天盘石兽面等见图4所示。多数采用精美浮雕、高浮雕和线刻等手法,层次分明,主体感强,布局疏密相同,奏刀干净利落,精细入微,充分显示了明清时期长兴石雕技艺的精湛。
图4 长兴县古桥石刻及浮雕装饰
长兴的古桥十分重视与环境的协调,桥近承而非承,似陆而非陆,架空而非空,形成了水、陆、空三个系统的交叉点和聚焦点,使之与周围环境密切配合,成为桥位附近一种很重要的景观。
3 长兴古桥保护的现状分析
3.1 消失古桥的原因分析
(1)自然灾害导致古桥的毁坏
自然因素对古桥的生存来说是一项严峻的考验。大部分古桥由于跨径较小,泄洪能力较弱,且河流长期冲刷造成基础严重冲蚀,在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下,极易被洪水冲垮。
(2)年久失修造成古桥的损毁
现存大多数古桥的建成年代久远,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长期的雨水侵蚀、日光照射导致石材严重风化,结构整体强度下降,桥梁上下部结构极易出现裂缝等病害,造成古桥的技术状况下降,承载能力不足。由于缺乏专业保护队伍和维修资金,大部分古桥缺少定期的检测和维护,损毁现象严重。
(3)生产建设需要造成古桥被破坏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由于人们对古桥价值和古桥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古桥往往因为生产建设需要而被人为损毁拆除。古桥文化与古桥环境和城乡建设快速大战的矛盾日益凸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和途径大多是以大量古桥的拆毁和迁移为代价。
在借鉴Jackson E L、Crawford D W和Godbey G等休闲制约理论模型基础上,学者Walker GJ和Virden R J针对户外游憩活动提出了户外游憩制约因素模型 (图5)。整个模型是一个循环反馈的过程。尤其是该模型新增加了先行宏观因素 (包括种族、性别、文化等)和先行微观因素 (包括个性、需求、态度和信仰等)[2]240-243和环境条件3个变量。模型中有利于休闲行为实现的环境条件受到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的共同影响。休闲制约协商则受到微观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而环境条件影响休闲偏好、休闲参与决策和实际参与行为。
3.2 古桥保护存在的问题
(1)保护修缮资金严重不足
古桥的保护与修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多用于高速公路及国省道桥梁的养护与管理,即便是列入文保单位的古桥都存在维修经费不足、保护措施不力的问题,古桥的日常养护得不到资金支持,大量的古桥面临着损毁消亡的危机。
(2)古桥保护意识亟待加强
各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普遍缺乏对古桥及其文化的整体保护意识和有效措施,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量的古桥被拆除,古桥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3)古桥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对于已列入文保单位的古桥,可根据《文物保护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保护,但对于没有列入文保单位的古桥,则存在身份不确定、责任主体不明确、保护法规不健全等问题,造成了古桥的保护无法可依、无责可究,使古桥得不到及时的维护,随意拆除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3.3 古桥保护措施与建议
(1)建立古桥资源信息库
通过调研访谈、收集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全县古桥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建立详细的古桥数字资源信息库,记录古桥基础数据参数、结构特点、历史文化、使用状况、病害情况等信息,并对每一座现存古桥运用地图软件进行精准定位留档,方便后续的考察利用与保护工作。
(2)加强宣传,综合开发古桥资源
由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牵头,大力做好宣传策划,弘扬古桥文化,提高全社会对古桥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通过举办各类与古桥相关的特色活动,建造古桥展览馆,开发古桥旅游项目,打造古桥特色品牌,进一步扩大古桥文化的影响力。
(3)全方位筹措古桥保护资金
一方面,根据现存古桥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积极申报各级文保单位,争取政府专项拨款资助;另一方面,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发旅游景点,带动地方旅游经济,吸引民资投入,成立古桥保护基金,专门用于本地区的古桥修缮及保护。
(4)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保护措施
建立和完善古桥保护机构,制定长远且科学的保护规划,加大对古桥的保护力度,加快制定古桥保护条例和细则,对破坏古桥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使古桥的保护有法可依。
4 结 语
长兴古桥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然而,古桥建筑目前面临着公众保护意识淡薄、维修资金匮乏、保护措施不力、数量急剧减少等诸多问题,如何对现存古桥进行有效的保护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古桥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见证,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要充分重视古桥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制定科学合理的古桥保护规划,开展古桥宣传和教育活动,做好古桥文化的传承工作。
参考文献:
[1]罗英.中国石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59.
[2]罗关洲.绍兴古桥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乐振华.绍兴古桥遗产构成与保护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2.
[4]茅以升.中国古桥技术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
[5]唐寰澄.中国古代桥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6]朱铁军.江南古桥本体及文化综合分析和规划保护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97-101.
[7]张俐.杭州市区古桥现状与调研报告[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