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某低品位难选斑岩型铜钼矿选矿试验研究
2017-04-26廖银英
廖银英
(1.紫金矿冶设计研究院,福建 上杭364200)(2.低品位难处理黄金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建 上杭 364200)
黑龙江某低品位难选斑岩型铜钼矿选矿试验研究
廖银英1,2
(1.紫金矿冶设计研究院,福建 上杭364200)(2.低品位难处理黄金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建 上杭 364200)
在对黑龙江某低品位难选斑岩型铜钼矿进行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的工艺流程,闭路试验可获得含钼41.49%、钼回收率74.83%的钼精矿和含铜21.04%、铜回收率84.14%的铜精矿。较生产现场,铜精矿铜品位提高了1.58%,铜回收率降低了1.28%,钼精矿钼品位降低了4.36%,钼回收率提高了21.94%。该试验研究结果可以作为现场简化铜钼选别流程,实现铜钼高效分离的技术依据。
斑岩型铜钼矿;混合浮选;铜钼分离
0 引 言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铜和钼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有色金属资源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铜矿多为低品位难处理矿石,资源总体较为丰富;而钼资源分布广泛且相对集中,但贫矿多富矿少[1-2]。斑岩型铜钼矿床中,大多是铜钼矿物共生,主要矿物有黄铜矿、辉钼矿,常采用的工艺流程是粗磨下铜钼混浮—混合精矿再磨—铜钼分离,最终得到铜精矿和钼精矿[3-7]。
黑龙江某低品位铜钼矿矿床属大型斑岩型铜矿床。现场铜钼矿选别工艺为:磨矿细度-0.074 mm占67.8%,采用铜钼等可浮—等可浮铜钼混合粗精矿再磨铜钼分离—等可浮尾矿再强化选铜流程。该生产流程存在流程复杂,不利于现场管理,铜钼分离效果不理想,铜精矿和钼精矿中铜钼互含较严重,特别是钼精矿中钼回收率偏低等问题。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就是简化铜钼选别流程,并实现铜钼高效分离,提高选矿回收率。
1 矿石性质
试验原矿样含Cu 0.38%,含Mo 0.012%,属低品位铜钼矿;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其次为磁/赤铁矿、褐铁矿、辉钼矿、少量的蓝辉铜矿等;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其次为斜长石、白云母、绿帘石、绿泥石、方解石等。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铜、钼的物相分析结果分别见表2和表3。
表1 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
注:*的单位为g/t。
表2 原矿铜物相分析结果 %
表3 原矿钼物相分析结果 %
2 选矿试验研究
本文采用铜钼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再磨铜钼分离工艺流程,将现场原有的等可浮尾矿再强化选铜作业改为一般的扫选作业,简化了原有流程。根据该流程,进行了铜钼混合浮选以及铜钼分离的条件试验研究。前期试验表明,当把石灰加入磨机中,用量为1 500 g/t、磨矿细度-0.074 mm占68%时,能获得优良的铜钼指标。因此在石灰1 500 g/t,磨矿细度-0.074 mm占68%的条件下进行后续的浮选试验。
2.1 铜钼混合浮选试验
2.1.1 捕收剂种类筛选试验
煤油在浮选中可作为极性捕收剂的辅助性捕收剂,将适量的煤油与极性捕收剂混合使用,可以增强极性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强度,增强矿物表面的疏水性,从而提高极性捕收剂的捕收能力[8]。本试验就采用煤油与Z-200等极性捕收剂混合使用,试验流程及结果见图1、图2。
图1 捕收剂种类试验流程
图2 捕收剂种类试验结果
由图2可知,选择煤油与Z-200组合用药试验指标最佳,当煤油用量在15 g/t,Z-200用量在30 g/t时,可有效回收铜和钼,故选择煤油和Z-200组合用药作为该铜钼矿混合浮选的捕收剂。后续进一步进行二者配比试验,最终确定煤油和Z-200的最佳用量分别为28 g/t和45 g/t,此时获得的铜钼混合精矿中含铜品位10.8%、含钼品位0.319%,铜回收率为78.12%、钼回收率为81.22%。
2.1.2 六偏磷酸钠用量试验
试样含绿帘石、云母等易于泥化的矿物,加入适量六偏磷酸钠有望分散抑制矿泥。试验过程先加六偏磷酸钠后加捕收剂,煤油和Z-200用量分别为28 g/t和45 g/t。试验流程按图1进行,试验结果见图3。
由图3可知,当六偏磷酸钠用量从0 g/t增加到100 g/t时,混合精矿中铜的品位提高了0.16%,回收率降低了0.46%;钼的品位提高了0.06%,回收率提高了0.47%,铜钼指标变化不明显。当继续增加六偏磷酸钠的用量,铜钼的回收率均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选矿指标和药剂成本,本试验不添加六偏磷酸钠。
图3 六偏磷酸钠用量试验结果
2.1.3 ZnSO4用量试验
试样中含硫铁矿物,适量添加ZnSO4抑制硫铁有利于改善铜钼浮选环境,ZnSO4用量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图4。
图4 ZnSO4用量试验结果
由图4可知,随着ZnSO4用量的增加,混合精矿中铜钼品位呈缓慢变化趋势,而当ZnSO4用量在300 g/t时,混合精矿中铜钼回收率分别是81.21%和82.25%,铜、钼的回收效果最佳。
2.1.4 混合浮选闭路试验
在最佳条件试验的基础上(即磨矿细度-0.074 mm%占68%、CaO 1 500 g/t(加磨机中)、ZnSO4300 g/t、煤油28 g/t、Z-200 45 g/t、2#油10 g/t),采用1次粗选、3次精选、3次扫选的流程进行铜钼混合浮选闭路试验,试验结果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混合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含铜17.76%,含钼0.54%,铜回收率85.61%,钼回收率82.63%的混合精矿。
2.2 铜钼分离试验
对现场提供含铜18.76%、含钼0.65%的铜钼混合精矿采用抑铜浮钼流程进行铜钼分离试验。混合精矿铜钼分离试验主要考察了再磨细度、硫化钠用量、活性炭用量及分散抑制剂用量等对分选指标的影响。
表4 混合浮选闭路流程试验结果
2.2.1 再磨细度试验
由于有用矿物嵌布粒度较细,因此必须对混合精矿进行再磨使其与脉石矿物进一步有效分离,同时还可以达到脱药的目的。精选分离再磨细度试验流程见图5,试验结果见图6。
图5 再磨细度试验流程
从图6可以看出,铜钼混合精矿不再磨时细度为-0.043 mm占53.4 %,经再磨至-0.043 mm占64.8 %时,经过1段粗选1段精选,钼精矿中钼品位达16.85%,含铜为15.37%,钼回收率达63.71%,此时分离效果最佳。若磨矿细度更细,将产生过磨现象,影响浮选效果。综合考虑,铜钼分离再磨细度选择为-0.043 mm占64.8 %。
图6 再磨细度试验结果
2.2.2 硫化钠用量试验
理论上大用量条件下硫化钠能抑制除辉钼矿以外所有硫化物,故在铜钼分离时直接采用硫化钠作为铜矿物的抑制剂,采用分批添加方法,搅拌时间为2 min。硫化钠用量试验流程见图5,其中再磨细度-0.043 mm占64.8%,分离粗选六偏磷酸钠用量7.5 g/t。试验结果见图7。
图7 硫化钠用量试验结果
由图7可知,当硫化钠用量由600 g/t增加到750 g/t时,铜钼分离经过1次粗选后,钼精矿钼品位增加了4.51%,钼回收率增加了4.98%,铜精矿铜品位增加了0.79%,铜回收率降低了0.71%;继续增加硫化钠的用量,钼精矿钼的回收率急剧降低,影响铜钼分离效果。综合考虑,选择硫化钠用量为750 g/t。
2.2.3 分散剂种类及用量试验
试验进行了六偏磷酸钠及水玻璃的用量试验,试验流程见图5,其中再磨细度-0.043 mm占64.8%,分散剂作为变量,硫化钠用量为750 g/t。试验结果见图8。
从图8可以看出,添加适量六偏磷酸钠和水玻璃可以改善浮选效果,降低铜钼精矿互含,且前者的分散效果较好。当六偏磷酸钠的用量为7.5 g/t时,能获得钼精矿钼品位14.53%、钼回收率57.96%,铜精矿铜品位19.42%、铜回收率88.05% 的优良指标。
图8 分散剂种类和用量试验结果
2.2.4 活性炭用量试验
活性炭由于其多孔性和强吸附性,可用来脱药。浮选时先加活性炭搅拌5 min后,再依次加六偏磷酸钠(7.5 g/t)、硫化钠等。活性炭用量试验流程见图5,试验结果见图9。
由图9可知,不添加活性炭时,钼精矿中含铜达17.31%,铜钼分离效果较差。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钼精矿含铜降低,当活性炭用量为10 g/t时,钼精矿中含铜为9.17%,此时铜回收率为89.99%,钼回收率为73.06%,分离效果最佳,故活性炭用量选择10 g/t为宜。
图9 活性炭用量试验结果
2.2.5 混合精矿铜钼分离闭路试验
在铜钼分离最佳条件下,采用1次粗选、5次精选、2次扫选的铜钼分离闭路试验流程进行混合精矿铜钼分离闭路试验,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混合精矿铜钼分离闭路试验结果 %
从表5可以看出,铜钼混合精矿经铜钼分离闭路试验可获得含铜20.18%、铜回收率为99.9%的铜精矿,以及含钼41.16%、钼回收率为83.95%的钼精矿。
2.3 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全流程闭路试验
原矿经过1次粗选、3次精选、3次扫选后得到的铜钼混合精矿再磨后采用1次粗选、5次精选、2次扫选流程最终获得铜精矿、钼精矿和尾矿。全流程闭路试验流程见图10,试验结果见表6。
图10 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全流程闭路试验流程
%
从表6可以看出: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闭路试验所得的铜精矿含铜21.04%,铜回收率84.14%;钼精矿含钼41.49%,钼回收率74.83%。相比生产现场,铜精矿铜品位提高了1.58%,铜回收率降低了1.28%,钼精矿钼品位降低了4.36%,钼回收率提高了21.94%。
2.4 钼精矿、铜精矿及尾矿化学多元素分析
铜钼混浮-铜钼分离全流程闭路试验产出的钼精矿、铜精矿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7。
表7 钼精矿、铜精矿、硫精矿及尾矿多元素分析结果 %
注:*的单位为g/t。
3 结 论
(1)铜钼混合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含铜17.76%、含钼0.54%的铜钼混合精矿,铜钼回收率分别为85.61%和82.63%。
(2)铜钼分离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含钼41.16%、含铜1.66%的钼精矿和含铜20.18%、含钼0.10%的铜精矿,铜、钼的作业回收率分别为99.90%和83.95%。
(3)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全流程闭路试验可获得含钼41.49%、含铜1.44%的钼精矿和含铜21.04%、含钼0.03%的铜精矿,铜、钼回收率分别为84.14%和74.83%。较生产现场,铜精矿铜品位提高了1.58%,铜回收率降低了1.28%,钼精矿钼品位降低了4.36%,钼回收率提高了21.94%。
(4)对比铜钼混浮-铜钼分离流程和现场流程,在铜钼粗选过程中添加煤油和加大Z-200的用量,并改强化选铜作业为扫选作业,大大增加了钼的浮选时间,是铜钼混浮-铜钼分离流程提高钼回收率的主要原因,同时减少了强化选铜后的再磨和精选作业,有利于现场管理和降低选矿成本。
[1] 耿志强.复杂铜钼共生矿石电位调控浮选与分离新技术及机理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2] 吴双桥.某低品位难选斑岩型铜钼矿铜钼分离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11.
[3] 王立刚,刘万峰,孙志健,等.蒙古某铜钼矿选矿工艺技术研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1, (1):10-13.
[4] 张军成.铜钼矿石的选矿及铜钼分离工艺[J].矿业快报,2006,(8):13-15.
[5] 胡志刚,代淑娟,孟字群,等.某低品位铜钼矿选矿试验[J].金属矿山,2012, (6): 68-71.
[6] 曾锦明.硫化铜钼矿浮选分离及其过程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7] 王淑红,孙永峰.山东复杂多金属铜钼矿石选矿研究[J].金属矿山,2014, (7): 86-88.
[8] 朱玉霜,朱建光.浮选药剂的化学原理(修订版)[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RESEARCH ON FLOTATION OF LOW GRADE PORPHYRY COPPER-MOLYBDENUM ORE IN HEILONGJIANG
LIAO Yin-ying1,2
(1.Zijin Mining & Metallurgy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ng 364200,Fujian,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y on Low-Grade Refractory Gold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Shanghang 364200,Fujian,China)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low grade porphyry copper and molybdenum ore in Heilongjiang, the flowsheet of bulk flotation of copper and molybdenum-separation of copper and molybdenum was adopted. The closed circuit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lybdenum concentrate contains 41.49% Mo at a recovery of 74.83%, copper concentrate contains 21.04% Cu at a recovery of 84.14% were obtained. It is evident that the copper grade of copper concentrate increased by 1.58% and copper recovery decreased by 1.28%. Meanwhile, the molybdenum grade of molybdenum concentrate decreased by 4.36%, but the recovery increased by 21.94% in comparison to the indexes of plant. The technical basis is provided for simplifying the process and achieving the efficient separation of copper and molybdenum.
porphyry copper-molybdenum ore; bulk flotation; separation of copper and molybdenum
2016-07-01;
2016-08-10
廖银英(1986—),女,选矿工程师,主要从事有色金属选矿工作。E-mail:510061000@qq.com
10.13384/j.cnki.cmi.1006-2602.2017.01.004
TD954
A
1006-2602(2017)01-0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