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国内茶馆研究综述
2017-04-26顾胜楠吴昊
顾胜楠吴昊
(1.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2.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95)
2000年以来国内茶馆研究综述
顾胜楠1吴昊2
(1.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2.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95)
近年来国内对茶馆的研究取得不少成果。文章针对2000年以来茶馆研究的论文和著作,从茶馆的历史演变、经营管理、社会功能以及茶馆的设计、区位分布等方面进行综述,进而对如何进一步提高茶馆研究的价值、体现地区茶馆研究的特点及寻找研究的新视角新理论新方法等进行思考,以期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为以后的研究者们提供一些思路。
茶馆;历史;经营;功能;综述
茶馆从“出生”到现在已走过漫长的历史,仅名称就有很多,如唐代的“茶坊”“茶肆”、宋代的“茗肆”“茶楼”、元代的“茶房”“茶铺”、明代的“茶社”“茶馆”及清代的“茶寮”等①陈明富:《古代表“茶馆”义词语的历时考察》,《农业考古》2013年第2期,第106-109页。。可以说,茶馆首先是作为公共饮茶场所出现的,但从它“出生”那天起,就与社会、生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所以古往今来各种各样与茶馆相关的文字、图片等记载颇多。鉴于此类研究成果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笔者拟对新世纪以来国内茶馆的研究作一个综述,梳理十几年来茶馆研究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期望为大家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以篇名“茶馆”为关键词搜索2000—2015年来所有关于茶馆的研究文献,并按年份进行整理(见图1)。从数量上看,茶馆研究论文共有500余篇。从曲线走向可以看到,2000—2005年之间比较平缓,每年的论文数量在20—30篇。这一阶段茶馆研究侧重于茶馆的历史和文化内容,其他方面相对较少;从发表的期刊看,专业学术性的非常少。之后两年数量有所上升,且研究角度有所创新,如从经济学角度关注现代茶馆的经营管理及对茶馆类型、经营策略进行分析;从艺术设计角度研究茶馆的建筑风格、室内陈设等内容。2010年以后茶馆研究成果非常多,内容也很丰富,研究逐步深入,茶馆研究整体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当然,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其研究各有侧重点。限于篇幅,本文将选择一些研究视角或材料较有代表性的文章和著作,分几个方面阐述茶馆的研究现状。
图12000 —2015年茶馆研究论文数量分布图/篇②2015年数量降低,这与期刊网站文章更新速度有关。
一、茶馆的历史脉络研究
此类研究文献主要从历史学角度,描述整个茶馆的历史发展并联系社会、经济挖掘其发展变化的原因。谭佳吉梳理了茶馆从晋唐萌芽一直到当代的情况,分析了茶馆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最直接的表达就是:“社会安定繁荣,茶馆文化兴盛;社会衰败无序,茶馆破落不兴。”①谭佳吉:《试析茶馆演变的历史及影响》,《普洱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第54-56页。杭东介绍了茶馆名称和形式上的演变、茶客的变化以及各少数民族独特的茶馆文化,展示了一幅茶馆变迁的场景②杭东:《我国茶馆的社会历史变迁》,《贵州茶叶》2012年第3期,第48-49页。。刘兴祝以时间轴为序,分别阐述了茶馆在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兴衰状况及近代茶馆的特点、当代茶馆的巨大变化,认为“茶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产物,茶馆对中国人饮茶习俗的延续和茶文化的传播、推广、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③刘兴祝:《浅谈茶馆的起源与发展》,《科技信息》2010年第22期,第547-548页。。张一民等讨论了中国茶馆的形式与演变,由寺院茶堂到民间茶肆、茶楼、茶园到当代的茶艺馆,指出了茶艺馆有益于健康、陶冶情操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④张一民、周美英:《中国茶馆的演变及社会作用》,《中国茶叶加工》2007年第3/4期,第52、56页。。对茶馆历史的描述在相关著作中也有体现,比较完整的是刘清荣的《中国茶馆的流变与未来走向》⑤刘清荣:《中国茶馆的流变与未来走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同类著作通常只有一两章篇幅,该书有五章内容阐述了不同时期的茶馆演变,还设专章论述茶庵、茶摊及茶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茶馆的发展历史漫长,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有的研究专注于某一时期的茶馆。李简写到“茶肆中的按管调弦与文人的选择”,作者参考《封氏闻见记》《都城纪胜》《梦粱录》《夷坚志》和《武林旧事》等文献中关于茶肆的记载,考察了宋代茶馆中的装饰、顾客和歌唱表演的情形,指出文人在茶馆娱乐休闲生活中的重要参与⑥李简:《宋代城市的演艺场所与文人之参与——从瓦市勾栏、酒楼茶肆谈起》,《长江学术》2013年第4期,第49-58页。。相比于宋元时期,研究明清时期的文章更多一些,如汪红亮认为,明代茶馆应自嘉靖开始,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复兴,此后迅速蔓延并成为晚明城市商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茶馆的兴衰既是经济社会和茶文化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同时,又折射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思潮、心态的变化”⑦汪红亮:《明代茶馆浅析》,《农业考古》2013年第5期,第101-104页。;穆瑞龙认为,清代茶馆的繁盛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人关注、更多的闲散人员聚集及茶馆雇佣工人越来越多,这种由茶馆文化衍生发展出的经济链,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一定影响⑧穆瑞龙:《明清茶馆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关系》,《黑龙江史志》2013年第19期,第153、155页。。这段时期的代表作品还有刘凤云的《清代的茶馆及其社会化的空间》⑨刘凤云:《清代的茶馆及其社会化的空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第118-124页。、陶德臣的《清代民国时期的茶馆》⑩陶德臣:《清代民国时期的茶馆》,《农业考古》2008年第5期,第202-211、213页。等。
无论是对中国茶馆历史的整体研究,还是对某一时期茶馆的重点分析,均有利于更清晰、细致地呈现茶馆的悠久历史。虽然文章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但有些观点是共同的:我国茶馆萌芽于魏晋时期,经过一段时间的缓慢发展,在宋代达到一个发展高峰,这与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直接相关;之后在晚清、民国达到繁盛,包括数量与规模、形式与类型。
二、茶馆的经营管理研究
该领域的研究时间上晚一些,总体数量也相对较少,发表的刊物主要是经济和商业类型。著作方面目前还没有以茶馆经营为主题的,但在茶馆类的书籍中会涉及这部分内容,如徐传宏等编著的《中国茶馆》⑪徐传宏、骆芃芃:《中国茶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研究了当今茶馆的经营内容、方法并对经营者的素质提出建议。总体上看,现有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茶馆类型研究。不同类型的茶馆有不同的经营特点。杭州市将茶馆业经营明确分为5类:都市茶馆、景区茶馆、农家茶馆、社区茶馆和主题茶馆⑫《杭州市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发展规划(2007—2020年)》。;刘清荣的《中国茶馆的流变与未来走向》将茶馆按地域文化分成7类:京派北京茶馆、海派上海茶馆、荆楚湖北茶馆、吴越江浙茶馆、巴蜀茶馆、赣文化江西茶馆和岭南文化广东茶馆;徐传宏的《中国茶馆》①徐传宏、骆芃芃:《中国茶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将茶馆分成宫廷式、厅堂式、书斋式、庭院式和茶楼式等14种类型。也有对某种类型茶馆进行专门研究,如晓然的《什么是书茶馆》②晓然:《什么是书茶馆》,《中国工会财会》2015年第6期,第56-57页。、陈文华的《从茶馆到茶艺馆》③陈文华:《从茶馆到茶艺馆》,《农业考古》2009年第2期,第110-123页。、陶伟等的《他者凝视下粤剧粤曲展演空间分析——广州荣华楼曲艺茶座个案研究》④陶伟、程梓源:《他者凝视下粤剧粤曲展演空间分析——广州荣华楼曲艺茶座个案研究》,《人文地理》2015年第2期,第50-57、140页。等,重点对曲艺馆进行考察。
2.茶馆经营理论研究。倪雪华结合目前的经营误区,对如何进行茶馆成本控制提出对策⑤倪雪华:《论茶馆的成本控制》,《知识经济》2012年第17期,第114页。;金兑妍等通过对韩国茶馆及咖啡馆经营的实例分析,探索中国茶馆营业的新模式⑥金兑妍、屠幼英:《以韩国茶馆经营模式为例探讨中国茶馆经营新模式》,《茶叶》2011年第1期,第25-29页。;柯作楷等提出茶馆经营中在注重感觉的同时需要实现标准化管理模式⑦柯作楷、王文静:《茶馆经营中感觉的把握与数值化管理——白沙源的尝试》,《茶叶通讯》2008年第1期,第40-42、44页。。
3.茶馆营销研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茶馆的经营也遇到不少挑战,研究者提供了解决的思路和对策。方雯岚提出,茶馆的营销工作可以从文化营销、体验营销、关系营销、服务营销和品牌营销几个方面进行⑧方雯岚:《关于现代茶馆营销理念的探讨》,《农业考古》2011年第2期,第118-123页。;张荣等对杭州茶馆业实施体验营销的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模型分析⑨张荣、夏燕红:《茶馆行业顾客体验价值驱动因素分析——以杭州茶馆业为例》,《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51-53页。;裴璐等阐述了四川传统型茶馆在开发旅游资源价值方面的意义⑩裴璐、张雅洁、吴东明:《成都茶馆经营现状及旅游推广方案探究——以成都传统型茶馆为例》,《现代商业》2009年第32期,第76-77页。;王璐等在探讨茶馆存在的文化缺失及管理理念、经营业务、资金等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⑪王璐、回瑞娟、孙雨石:《中国茶馆连锁经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现代商业》2013年第8期,第20-21页。。
三、茶馆的功能研究
茶馆,顾名思义即喝茶的地方,这是茶馆最初的基本功能。随着茶馆的普及和流行,它提供给茶客的服务项目越来越丰富,茶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所以学者们对茶馆功能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且视角各有不同。除去一些散文描述性的文章,笔者将学术性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1.概述茶馆的功能和演变。刘清荣重点考察了中国茶馆在发展中的功能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茶馆单一功能逐渐多元化:宋代茶馆兼营买卖,元明时期增加茶馆说唱,清代茶馆与戏园关系密切……一直到当代茶馆,兼有家外会客、审美博物馆、文化活动和传播等功能⑫刘清荣:《中国茶馆形制、功能的演变与前瞻》,《农业考古》2009年第6期,第193-200页。。赵甜甜将茶馆功能分为传统与现代社会两个时期进行比较,分析茶馆的“显性”与“隐性”两种功能表现,并认为“后者可能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更大”⑬赵甜甜:《茶馆功能的演变》,《中国茶叶》2009年第7期,第26-28页。。
2.凸显茶馆的社会和文化内容。牛力阐述了近代中国茶馆与民众生活的密切关系,是“民间纠纷调节的重要场所,社会信息传播的集散地、控制舆论的力量”,而且“茶馆的这些功能正是近代民间社会内在运作逻辑的体现”⑭牛力:《试论近代中国茶馆的社会功能》,《青岛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42-46页。。赵甜甜通过对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茶馆功能和茶艺文化的考量,阐释休闲茶馆涌现的原因,概括了现代休闲茶馆的几大功能⑮赵甜甜:《城市休闲茶馆的涌现和功能——基于泰安TY茗茶馆的个案调查》,《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113-116页。。黄国平将茶馆的某些功能与社会和谐发展联系起来,突出茶馆以“和”为核心的茶德和茶馆文化⑯黄国平:《饮茶文化·茶馆功能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农业考古》2010年第5期,第130-132、139页。。沈冬梅比较完整地展现了茶馆社会文化功能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并预期未来随着后工业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茶馆给人提供格调生活的功能将被进一步强化⑰沈冬梅:《茶馆社会文化功能的历史与未来》,《农业考古》2006年第5期,第130-134页。。张伟通过考察川西乡村茶馆的情形,发现茶馆的原有功能在减弱,其潜在的隐性功能如私人聚会、宗教传播的功能却在进一步加强①张伟:《论当代茶馆文化的隐功能与宗教传播》,《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2第Z1期,第35、45页。。熊红军分析茶馆在乡村社会中的消极影响,并深入探讨解决办法②熊红军、刘成玉:《乡村茶馆功能的演变、原因及对策建议——以四川为例》,《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5年第3期,第53-56页。。
3.研究茶馆的“公共空间”。鉴于西方学者对酒吧、咖啡馆、啤酒馆这类“公共空间”研究的成功经验,国内研究者也尝试将茶馆作为一个公共空间,深度考察茶馆与城市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关系。王笛论述了成都茶馆的形成及特点、市民的自由行为、经济活动和民事纠纷、阶级鸿沟和社会歧视、政治活动、冲突及政府的控制等几方面内容,认为专制政府和改良精英对茶馆的控制和改造大都以失败告终,茶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③王笛:《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第41-53页。。之后他又相继发文论述④王笛:《茶馆、戏园与通俗教育——晚清民国时期成都的娱乐与休闲政治》,《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77-94页。⑤王笛:《“吃讲茶”:成都茶馆、袍哥与地方政治空间》,《史学月刊》2010年第2期,第105-114页。。2010年,他的集大成之作《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⑥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中文版问世,全书从茶馆与社会、茶馆与经济、茶馆与政治三方面展开,对茶馆里的休闲、娱乐群体,茶馆的经营管理、行业组织和服务人员,茶馆里的帮会势力、日常冲突与控制以及茶馆作为地方文化势力与国家政治权力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该书的学术成就很高,是“新文化史和微观史取向在中国研究的一个实践”。作者采用叙事史的手法,生动展现了成都茶馆半个世纪的日常生活,大大提高了作品的可读性。此外,参考的史料相当丰富,涉及中外文档案、报刊、回忆录及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口述史料等,其研究方法和微观视角对茶馆研究者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从目前来看,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研究成果是最高的。茶馆在城市中的存在类似于创立了一个开放的空间:提供居城者(无论长住或暂住)一个开放的活动场所,容许任何具备基本消费能力的人进出,人们对茶馆的消费更是对这个空间的消费。王鸿泰说:“明清以来,茶馆等公共空间在城市中相当普遍,这种空间消费的日渐频繁,也就是城市中公共空间日渐扩张的过程,并且空间的开启而衍生的种种相关活动,却构成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⑦王鸿泰:《从消费的空间到空间的消费——明清城市中的茶馆》,《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49-57页。李晓南从城市公共空间角度比较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及改革开放后三个阶段茶馆文化的不同特点,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⑧李晓南:《从城市公共空间的角度看今昔茶馆文化的变迁》,《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1期,第35-40页。。包树芳关注的是南京茶馆,在全国民众教育运动蓬勃发展之际,政府如何对茶馆进行改良,民众茶园从名称、布局、设施到举办实业,开展由内而外的空间重组,结果发现,茶馆空间的力量和根深蒂固的文化并不是政治手段可以轻易改变的⑨包树芳:《空间重组与茶馆改良——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众茶园的考察》,《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第1期,第130-133页。。陈永华对杭州茶馆作为市民空间进行分析,他考察杭州茶馆空间的平民特质和在公共交往中的影响力:为广泛的社会群体提供娱乐休闲、社会交往、交易勾兑、议论社会、调解关系及集会组织等公共生活⑩陈永华:《作为市民公共空间的存在与发展——近代杭州茶馆功能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116-120页。。张瑞东则以西安几处较为典型的中低档休闲茶馆为研究对象,分析茶馆空间需求和功能⑪张瑞东:《关于茶馆休闲空间的社会功能分析——以西安的某几处茶馆为例》,西北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由上述成果可见,从社会学角度并结合历史学科,对研究茶馆的存在和影响有很大帮助。研究者不再拘泥于茶馆的某一个方面,而是把茶馆置于城市公共、开放的空间下,通过茶馆这个底层社会的基本单位,从细微之处挖掘与茶馆相关的因素,不但不会妨碍历史学家考察宏观和意义重大的事件,反而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时代背景,提升茶馆的研究价值。
四、茶馆的其他研究
茶馆可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并可以按不同的学术背景、不同的观察角度进行差异化研究。因此,在对文献进行整理时,发现除了上述类别的研究成果,还有其他不一样的关注点。
1.茶馆的比较研究。陆晓婧将法国咖啡馆和中国茶馆的社会功能进行比较,突出文化差异下中国茶馆特有的作用和表现形式①陆晓婧:《法国咖啡馆和中国茶馆初探》,《现代交际》2015年第5期,第56-57页。。辛晓明等通过茶馆和咖啡馆异同点的研究,对扬州的茶馆文化活动发展提出保护与发展的建议②辛晓月、刘牡丹:《扬州市茶馆文化和咖啡馆文化的比较研究》,《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第69-72页。。胡悦晗考察了民国时期上海知识群体如何通过休闲生活获得身份认同。以茶社为例,原有的消费功能被淡化,而作为一个构建社会关系网络的空间场所功能逐渐突出,城市的“集体空间,一方面已经成为知识分子内部不同亚群体的聚会结交场所,另一方面又因为其开放性,能够容纳不同的知识群体将一些空间作为活动据点”③胡悦晗:《茶社、酒楼与咖啡馆:民国时期上海知识群体的休闲生活(1927—1937)》,《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第115-122页。。
2.茶馆的外观及室内设计。茶馆的选址、外观设计和室内陈设都是非常有讲究的,而且历来是受到茶客们关注的重点。余熙文等对茶馆装饰风格的历史变化进行梳理解析,发现历史上茶馆的装饰风格随着人们需求和茶馆功能的变化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④余熙文、李晓琼:《我国茶馆装饰风格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农业考古》2014年第2期,第118-120页。。吴恺等认为,茶馆内空间装饰、材料、光影和布景的设计,在表达现代建筑设计的同时又传达出传统地域文化的韵味⑤吴恺、叶青:《浅析茶馆室内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体现》,《科技资讯》2008年第14期,第52、54页。。陈玮然认为,茶馆的设计应该依循展现茶文化的精蕴和功能的需要为主导原则,通过设计元素烘托茶馆的文化⑥陈玮然:《中国茶文化与茶馆设计》,《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第73-75页。。蔡燕歆展现了川西地区古镇中丰富多彩的茶馆建筑形式,并分析了这些茶馆外部空间的特点⑦蔡燕歆:《川西古镇茶馆外部空间特点研究》,《南方建筑》2014年第1期,第34-37页。。
3.茶馆的摄影绘画。冯国瑾从摄影理论和创作研究角度,对镜头记录下的江南民间茶馆生活进行考察,展现了最底层的茶俗事象、最真实的日常生活⑧冯国瑾:《沈钰浩茶馆影像初探》,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彭肜分析了写实主义画家陈安健的茶馆系列作品,通过作品中刻画的茶馆场景和茶客肖像,反映出四川茶馆浓重的巴蜀地域特色和真实的市井生活⑨彭肜:《陈安健“茶馆”系列油画的地域与众生》,《文艺研究》2015年第3期,第161-168页。。
4.茶馆的区位分布。许哲娜以天津的相声茶馆为研究对象,引入文化空间分析方法,探索此类茶馆在城市分布上的格局特点,从而深入认识天津城市文化在发展空间上的特色⑩许哲娜:《天津城区相声茶馆分布格局特色研究》,《城市》2012年第8期,第76-79页。。成功等人以成都市茶馆游憩场点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全市著名旅游地标、著名茶馆为中心0.5公里、1.0公里的多级尺度下,对各茶馆子系统随机聚集维数进行测算,发现成都市茶馆系统具有空间随机聚集分形结构特征,而且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⑪成功、李仁杰、张军海、傅学庆:《成都茶馆空间随机聚集分形特征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6期,第701-710页。。刘雪运用一套完整的茶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为城市茶馆选址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强调了茶馆的地理位置选择对提高经济效益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性⑫刘雪:《城市茶馆选址研究——以厦门岛为例》,华侨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5.茶馆的人际传播。薛可等人首次把茶馆和微博作为一对范本,对两者的信息传播模式进行比较,揭示两者之间的延续关系⑬薛可、陈晞、梁海:《微博VS.茶馆:对人际传播的回归与延伸》,《当代传播》2011年第6期,第67-70页。。张璐选择家乡小镇的两个茶馆为田野点,考察和比较茶馆今昔的不同作用和地位,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丰富乡村人际交往研究⑭张璐:《由茶馆透视江南乡村人际交往的变迁》,安徽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五、小结与思考
从上述研究文献可以看出,近十几年来茶馆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研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茶馆的历史演变、经营管理、社会文化功能及城市公共空间等;研究背景涉及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建筑学、人类学及传播学等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研究方法包含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功能分析、个案研究及跨学科研究等不同方法。可见,茶馆的研究吸引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其成果为之后研究的深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已有的文献中也发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是如何提高茶馆的研究价值,这也是研究者们一直在努力探索的。从现有成果来看,内容已相当丰富,但相当部分研究还停留于表面。比起茶馆与文化生活,茶馆与政治、经济方面的内容不多,尤其是与社会政治关系的研究极少,经济内容则集中在现代茶馆的经营管理方面。如果试图通过茶馆来观察城市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对社会及人民生活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茶馆的政治、经济角色扮演应该有所突破。当然,随着研究的深入,对挖掘和运用史料、拓宽研究范围都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如何体现地区茶馆研究的特点。茶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所以大部分研究者都倾向于以某一地区为例,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这非常符合茶馆差异化发展的特征,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茶馆的区域研究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对四川和江浙地区研究比较多,其他地区显得很单薄;另一方面,研究需联系当地实际的社会背景和发展状况,以表现当地茶馆的特色或是地方的社会风土人情,而不能变成没有区分度的一般化研究。三是如何寻找新视角、新理论和新方法。前人的研究成果中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但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寻找新的角度研究茶馆,需要研究者仔细挖掘与茶馆有关联的一切要素,同时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比如社会生活史、文化史的内容。如此,相信茶馆的研究可以取得更多、更丰硕的成果。
Review of Research on Chinese Tea House since 2000
GU Shengnan1&WU Hao2
(1.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s School of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China; 2.Institu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210095,China)
In recent years,domestic researchers have made many achievements in tea house research.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in tea house research papers and books since 2000,and summarizes from their historical evolution,management,social functions and the design and location distribution.It considers how to further enhance the value of teahouse research,how to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teahouse research and how to find new perspectives,new theories,and new methods.It tends to have a whole grasp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existing problems,and to provide some ideas for future researchers.
tea house;history;management;function;review
10.3969/j.issn.1671-2714.2017.01.015
(责任编辑:金菊爱)
2016-05-19
顾胜楠,女,江苏南通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近代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