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回归分析
2017-04-26董晶珣
董晶珣
(贵州大学,贵州贵阳550000)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回归分析
董晶珣
(贵州大学,贵州贵阳550000)
本文运用SOL估计,以我国29个省份的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对我国的从1978年以来的经济情况做出经济增长收敛的实证分析。先对我国经济增长做σ-收敛分析,然后将整个时期分成三阶段,对三个阶段做绝对β-收敛分析。
经济增长;σ-收敛性回归分析;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
自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发展的整个历程中,先发展沿海城市的经济,再发展内陆城市的经济,造成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差距较大,而地区差距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比如,支援三线、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随着这些战略的实施,我国各个地区的在经济上的差距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否有收敛性?本文将对我国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最小二乘法的实证分析方法。
一、区域经济增长
1、新经济增长理论
(1)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
(2)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分为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自变量,而外生变量是参数,新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是以探究知识溢出、人力资本积累、研究与开发、规模收益递增、开放经济、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制度等内生力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资本存量的增加等外生力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新经济增长站在传统经济增长原有的高度上得到了创新。
(3)在原有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中国区域经济协调该如何发展
尽管新的经济增长理论相比原有的经济增长理论有了一一些新的想法,但是在研究思路、以及分析方法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但是它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相比,它对于经济增长的认识更加详尽。
2、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理论
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是指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产出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落后的国家或地区比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存在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使得落后国家或地区同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最终趋于一个稳定经济发展状态的过程。
二、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收敛的实证分析
1.数据说明
本文的数据样本采用全国省市(海南省和重庆市除外)1978—2009年相关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样本数据均取自中国知网。各省份人均GDP均采用实际人均GDP;各省份样本期内的平均投资率是将原有数据作平均值;采用各省份在样本期的普通高校在校人数(本科和专科)也将原有数据作平均值,替代作为人力资本这个变量。
2.模型介绍及实证分析
由Baumol(1986)提出的β收敛模型:
其中,yi,t表示地区i末期人均收入,yi,0表示地区i基期人均收入,β是控制收入收敛到稳定状态速度的系数,如果参数β的估计结果为正,就说明收入存在收敛,反之则说明发散。εi该模型能反应出具有相同经济结构的地区是否具有经济增长收敛。
对方程(1)进行扩展,引入资本投资、人力资本两个变量建立以下计量模型,
Ii/GDPi表示地区i从基期到末期的平均投资率;hi地区i表示人力资本。
(1)σ-收敛的检验
σ-收敛是指各省之间的人均收入的离差随着时间逐渐下降时间的推移而趋于下降。下图是1978年到2009年各省间人均GDP的变异系数,样本采自各省市人均GDP,将原有各个省市的数据进行均值、标准差的计算,再将标准差与均值作差(变异数大于15的数据应该剔除),用来研究1978—2009年的经济变化情况。
变异系数是在度量单位不同时用来表示离散程度的,变异系数越大,表示数据分散;变异系数越小,表示数据越集中,具体变异系数的大小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材料进行分析。
图1 1978—2009年各省间人均GDP的变异系数
上图是通过收集各省人均GDP的变异系数而作出的图,可以看出,1978年到1991年期间,各省的人均GDP的变异系数逐年下降;而从1992年开始到2002年人均GDP变异系数呈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结合我们国家当时的情况,经济发展情况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2002年开始国家开始关注贫富差距,有意控制各省的贫富差距,继而变异系数呈现了下降的状态,各省的GDP值都变得比较集中、差距较小,我国经济情况是σ-收敛的。
(2)绝对β-收敛的实证分析
下图是通过将1978年到2009年分成三个阶段,利用统计软件做了回归分析得出的回归分析图,第一阶段与第三阶段的回归分析图呈现出当时的经济增长水平与GDP负相关关系,第二阶段呈现出了经济增长水平与GDP正相关关系。再对三阶段进行最小二乘数估计,如下表,得出三个阶段的β系数,根据检验标准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由检验结果可以说明,第一阶段与第三阶段随着GDP水平增长,经济水平增长速度放慢,存在绝对β-收敛;第二阶段随着GDP水平的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不存在绝对β-收敛。
表1 三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绝对收敛的OLS估计结果
三、结论
本文通过计量软件,以各省GDP水平为样本数据,进行σ-收敛分析,然后将整个时期分成三阶段,对三个阶段做绝对β-收敛分析,同时对第三阶段进行条件β-收敛分析。得出我国1978-1991年经济增长符合σ-收敛,绝对β-收敛,1992-2002年经济增长水平不存在收敛趋势,2003-2008年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以及条件β-收敛,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我国贫富差距在改革开放初期慢慢缩小,随后的一段时间又扩大,之后又缩小的趋势,而影响贫富差距的因素很多,例如物质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因素,如何将这些因素结合经济情况缩小贫富差距至关重要,贫富差距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国家的稳定团结,稳定贫富差距是必要的,这样的前提下,才能使我国的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下去。
四、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提出先发展一部分沿海城市,再发展另一部分内陆城市,与此同时,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从公共基础设施到城市经济环境都有了较大差别,各省自己内部的贫富差距又比较大。所以,针对以上这些情况,需要提出一些政策建议缩小各省经济发展的差距和贫富差距。
一是从货币政策方面来说,我国应该针对不同的城市提出不同的货币政策,对落后的内陆城市实行一些符合其发展特点的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存贷款利率。
二是从财政政策方面来说,国家在提出优惠政策的时候,政策应倾向于内陆较为落后的城市,只有在政策的倾向扶持下,才有可能吸引外商投资,获得发展的可能性。逐步缩小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的发展差距。
三是而针对各个省的贫富差距,政府也需要在医疗、基础公共设施等方面给予农村的资金投入、政治支持,提高农村教育平均水平,进而提高农村就业人员的平均教育水平,为下岗职工、农民、低收入水平人员提供相关的职业培训,提高低收入水平人员的就业素质。
[1]于洪波:魁奈的经济表与马克思的经济表[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71(3).
[2]张焕明:发展战略与经济收敛:以中国各省份为样本[J].统计研究,2008,25(11).
[3]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 [4]郭鹏辉:中国大陆省市经济的增长收敛性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9(3).
[5]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02(1).
[6]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机制(1978—2009)[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
[7]陈芳、龙志和:中国县域经济差距的收敛性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GMM分析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2011(04).
[8]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与差异[J].经济研究,2000(10).
[9]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J].经济研究,2001(6).
(责任编辑:占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