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进化博弈的劳资心理契约模式研究
2017-04-26
(重庆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 401331)
基于进化博弈的劳资心理契约模式研究
吴国东,汪 翔
(重庆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 401331)
心理契约是劳资双方长期博弈的结果。劳资双方策略选择的初始比例决定了最终的心理契约模式。如果一开始资方选择强硬策略的比例较高,而劳方选择强硬策略的比例较低,那么最终可能会形成“强企业,弱劳工”的心理契约模式;反之,则可能会形成“弱企业,强劳工”的心理契约模式。而“强企业,强劳工”和“弱企业,弱劳工”心理契约模式均不构成进化稳定均衡。
劳资冲突;心理契约模式;进化博弈
一、引言
心理契约是劳资双方在正式合同之外的无形契约,是劳资双方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心理认知。这种心理认知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劳资双方长期博弈和长期冲突的结果。在劳资关系中,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契约模式,下面通过进化博弈论进行分析。
二、心理契约的进化博弈模型
假设劳资双方都有两种策略,妥协(C,Compromise)和强硬(T,Tough)。当双方都妥协时,双方的收益为vi,i=1,2。其中下标1指代劳方,下标2指代资方。当一方妥协而另一方强硬时,妥协方的收益下降,强硬方的收益上升,妥协方的收益为vi-ai,强硬方的收益为vj+aj;当双方都强硬时,形成劳资冲突,劳资冲突的成本为ci,双方的净收益为vi-ci。由于劳资冲突对双方而言往往都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假定ci>vi>ai,i=1,2。如表1。
表1 劳资进化博弈模型
下面分析上述博弈的复制动态和进化稳定策略(ESS)。假设劳方群体中选择强硬的比例为x,那么选择妥协的比例则为1-x,同时假设资方群体选择强硬的比例为y,那么选择妥协的比例为1-y。这样劳方选择妥协和强硬的期望收益u1c、u1T和劳方总体的期望收益u1分别为:
资方选择妥协和强硬的期望收益u2c、u2T和资方总体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分别把复制动态方程用于劳方和资方,得到劳方采取强硬策略比例的复制动态方程:
资方采取强硬比例的复制动态方程:
我们把劳方和资方比例变化复制动态的关系用一个坐标平面图表示,如图1所示。
图1 劳资双方群体复制动态和稳定性
从图1的箭头方向不难看出,在劳资博弈中,x*=0,y*=1和x*=1,y*=0,y*=0是该博弈的两个进化稳定均衡策略,即图中的A和B点,分别对应“强企业,弱劳工”和“弱企业,强劳工”心理契约模式。而“强企业,强劳工”和“弱企业,弱劳工”心理契约模式都不构成进化稳定均衡,原因在于前者导致劳资冲突不断,而后者导致双方都有机可乘。是形成“强企业,弱劳工”的心理契约模式,还是形成“弱企业,强劳工”心理契约模式,由博弈的初始点决定。
如果初始点随机分布于四个区域,那么哪一种心理契约模式更有可能实现呢?我们从前面的分析已知,如果初始点在区域I,最终的进化稳定均衡一定“强企业,弱劳工”的心理契约模式;如果初始点在区域IV,最终的进化稳定均衡一定是“弱企业,强劳工”的心理契约模式;落在区域II和区域III,两种心理契约模式都有可能实现。我们先看初始点落在区域I和区域IV的概率。区域I的面积S1=(,区域IV的面积)。当S1>S4,即,那么初始点落在区域I的概率将大于落在区域IV的概率,那么最终的进化稳定均衡将很有可能在A点,形成“强企业,弱劳工”的心理契约模式。我们再看初始点在区域II和区域III的情形。从前面的分析已知,当时,不论初始点在区域II还是区域III,最终的进化稳定均衡都很可能是A点,即“强企业,弱劳工”的心理契约模式。综上,当时,最终的进化稳定均衡很可能是“强企业,弱劳工”的心理契约模式。反之,当,最终的进化稳定均衡很可能是“弱企业,强劳工”的心理契约模式。
三、结论
心理契约是劳资双方长期博弈的结果,劳资双方策略选择的初始比例决定了最终的心理契约模式。如果一开始资方选择强硬策略的比例较高,而劳方选择强硬策略的比例较低,那么最终可能会形成“强企业,弱劳工”的心理契约模式;反之,劳方选择强硬策略的比例较高,而资方选择强硬策略的比例较低,那么最终可能会形成“弱企业,强劳工”的心理契约模式。而“强企业,强劳工”和“弱企业,弱劳工”心理契约模式都不构成进化稳定均衡,原因在于前者导致劳资冲突不断,而后者导致双方都有机可乘。劳方为了形成有利于自己的“弱企业,强劳工”心理契约模式,一开始就组织起强大的工会是很有必要的。
[1] Argyris C: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M].London:Tavistock Publications,1960:92.
[2] Fox A:Beyond contract:work,power and trust relation [M].London:Faber and Faber,1974(6)38-68.
[3] Guest D.,Gonway,N:Communicating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An employer perspective[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2000(12):22-38.
[4] Rousseau D:The idiosyncratic deal:Flexibility versus fairness.[J].Organizational Dynamics,2001(29)260-273.
[5] 赵卫东、吴继红:心理契约形成机理的博弈分析[J].软科学2011(9):21-22.
[6] 游浚:新员工心理契约违背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7-10.
[7] 王静:企业雇佣关系中的心理契约问题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3:5-7.
[8] 白艳莉:工人群体心理契约违背下的劳资冲突形成机制多案例研究[J].软科学,2015(1):82.
[9]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冷丽)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2013PYGL27);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2012-GX-049;2014-GX-025)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KJ130620);重庆师范大学基金项目(2011XWQ08,11WXB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