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从文吃零蛋

2017-04-26刘诚龙

喜剧世界 2017年8期
关键词:燕京大学佳话美眉

★文/刘诚龙

沈从文吃零蛋

★文/刘诚龙

楚地有个佳话,武汉一位美眉,2001年3月,她在一家驾校报了名,科目一考试过得蛮快,科目二呢,考考考,美眉被烤焦了,还是过不了;从2001年考到2015年,武汉美眉还是过不了科目二。楚地佳话不在这,而在驾校校长:“如果你这样的技术考到了驾照,我会觉得对不起社会,你决定不学太好了,我请你吃饭。”不止请吃饭,佳话最佳处是,校长把美眉以前报考学费,爽快地还给了美眉。

当世风流,民国也风流。考不上,退回报考费,民国也曾有这佳话。当然,比较起来,民国佳话稍欠佳:只退报考费,校长不曾请他吃饭。不过,民国佳话更传扬些,乃是这佳话之主人,非一般人,是大名鼎鼎的沈从文。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阁下不朝天去,我辈真是蓬蒿人了。1923年,沈从文从偏远的湘西,向北,向北,一路向北,到得北京,当了京漂。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上进青年,百年前京漂与百年后之京漂,也甚区别?都是艰难困苦,难以玉成于汝;所不同者,尤为艰难百倍也。

沈从文京漂后,低头苦笑出门去,我辈只是考试人。沈从文先是想考清华大学留学预科,这学校首先要懂英文。深山更深处来的,只晓得蝌蚪,哪晓得蝌蚪文?沈从文听说要考英语,自知之明得很,望考试通知而旋走。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不要考英语的地方,那是燕京大学两年制的国文班。英文不晓得,俄文不晓得,蝌蚪文不晓得,火星文不晓得,国文还能不晓得?沈从文只读过高小,高小却是国文。其实学生上学就是一门课,数理化、音体美,啥都没有,就是一门国文课,师爷灌鸭子式教学,也会灌进许多国文粮米进肚子去,何况沈从文冰雪聪明,语感极强,考国文班,哪在话下。

恰在话下。沈公这次考试,拿到试卷傻了眼,汉字一个个都认得,谁晓得里面进了很多小蝌蚪?蝌蚪也是认得的,不认得的是,这不是蝌蚪,而是火星文:一行行文字里面,全是“,;:?!”,什么玩意呢?什么意思?沈从文从没见过,脑子里对这些东西是一窠糊。沈从文从没学过新式标点符号;不是没学过,而是没见过,你叫他如何作答?

国学大师(其实算小师吧)沈从文考国学,这回曳白了,当了白卷英雄?白卷是的,英雄不是,英雄是几十年后,才有人给评定。这事佳话之佳处是,校长见了沈青年之零分卷,虽没说“我决定不让你考了,我请你吃饭”(佳话好像欠了点什么),却是:来,来,来,你也莫考了,报考费呢,我退给你。果然将两块钱报名费还了他。佳话够佳吧。阁下考试无数,交报考费无数,没考上,谁退你报考费?送钱去衙门求办事,事办不成,钱你送了多少,他都不还了。职场超市与市场超市是不一样的,市场超市是,东西没拿上,钱还你;职场超市包括考场超市是,东西没买成,钱也不还了。

扯宽了,不扯这个了。沈从文被退报考费,跟武汉美眉被退考驾费,佳话都佳。民国佳话欠佳者是,校长没请沈从文吃个饭;民国佳话逊色么?不呢,更得劲呢,“三年后,燕大却想聘我当教师,我倒不便答应了。”武汉驾校三年后转请美眉去当驾校女教师不,没有吧;三年后,燕京大学却请沈从文去当教授了,情形反转之快,何止是打脸,那是敲锣打鼓了。

这佳话之佳处,不在退回报考费,也不在沈从文当考生考了零分却反转为聘其当教授,这故事之意在于智慧与知识到底是何关系。沈从文报考燕京大学国文班,乃至报考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一个是没考上,另一个是没敢考,是其智慧有问题吗?不是,有问题的是其知识。一个标点符号,若学了,会有多难?不会挺难,一天学不会,三五天准学会。沈从文没学过,他对标点符号之知识等于零;沈从文知识等于零,他之智力可是零?其智力不上一百,也是九十分以上吧。

沈从文吃零蛋

智慧是难的,知识或是容易的。虽然,智慧与知识,并非相反,而是相成;有了智慧,易长知识;有了知识,也长智慧。然则,一个人有了智慧,要去掌握知识,比一个人掌握了知识,要去拥有智慧,要容易得多。换言之,智慧决定知识,而非知识决定智慧;再换言之,一个人拥有智慧,便可以拥有知识;而一个人拥有知识,未必能拥有智慧;再换言之,知识若在人生中,可定十分,那么智慧在人生中,可值百分。智慧与知识,谁更重要?

我们误把知识当智慧了。每次考试,考的是知识还是智慧?沈从文这次参加燕京大学国文班,貌似考智慧,其实考知识——其智慧完全可以轻松掌握新式标点,其知识却一点也没储备那些符号。尽管其智慧可打九十分,而其知识打了零分,也被考试给刷下来了——这般考试,只考你的知识,不太考你的智慧——要考你的智慧,肯定要改革考试方式啊,比如测智商啥的,或者是测神经元,而不是测知识点。

知识与智慧,谁说是相同的?把一次次考试当一层层知识,把一层层知识当一把把智慧,如此如此,太多了。何止知识当智慧啊,博士当博学,文凭当文化,公知当公正,价格当价值,学者当学识,教育当教养,精子当精神,立场当立论……误读太多了。

一个问题是,谁在单把知识当智慧?有位教授说,中国社会是反智社会,说的是,国人对知识高而渊博者,常不恭敬。不看重知识,便等于反智?真正反智最集中之地在哪里?不考人智慧,单考人知识者,不看人文化,单看人文凭者,这般眼光最集中之地是哪?在商场?在职场?在仕界?在民间?错了,在知识界,在高校——你有文化,没有文凭,想进高校?见鬼去吧——他不但要看你学士文凭,硕士文凭,博士文凭,还要看你本科文凭是在哪个学校的——你是一只鼓腹高歌的大青蛙,蛙鸣句句,春来你领先开口,但要进大学定不行,他不要,人家还要看你在哪块田里当蝌蚪的。

嗯,某些最起劲鼓呼崇智的地方,往往才是最轻智之地。

(摘自《晨读香江》)

猜你喜欢

燕京大学佳话美眉
天目湖日月潭演绎的佳话
悬壶济世不留名 永留佳话萦两岸——“南京先生”的传奇故事
朱 德
黄桥战役中的统战佳话
新中国成立前后燕京大学外籍教师的去留抉择
中国化、世俗化与世界化:司徒雷登的大学教育观
燕京大学社会教育述评
秃儿的爱情
爆笑的相亲经历
揭秘美眉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