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改革谋求民生幸福 用法治维护社会公正
——聚焦2017年全国“两会”热点

2017-04-25王松来源于网络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7年2期
关键词:两会

文/本刊记者 王松 图/来源于网络

以改革谋求民生幸福 用法治维护社会公正
——聚焦2017年全国“两会”热点

文/本刊记者 王松 图/来源于网络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提案,深刻表明了中国人有勇气、有智慧、有能力战胜任何艰难险阻;中国经济有潜力、有韧性、有优势,中国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每年的“两会”建议、提案基本都会成为当年党和政府工作部署的重要参考。虽然今年的全国“两会”已经落下帷幕,但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深化改革惠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两会”的委员们

目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面对今年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通观全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正确处理好各方面关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码中国经济,需要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连日来,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凝共识、集智慧,谋新策、发实招。代表委员们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攻坚之年迈入深化之年,这一深刻变革必将牵引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有效进展,开创转型升级新局面。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发改委主任方玮峰说,从全国来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牵引下,中国经济稳的态势在持续、推进且力度在加大,新的动能在生长、好的因素在累积,经济的广阔版图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的通道。

“在所有的改革中,政府自身的改革是关键。牵住这个‘牛鼻子’,以重点领域改革的‘一子落’,带动经济棋局的‘全盘活’。”全国人大代表范海涛说。同时,“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让企业在优胜劣汰中找到发展方向;让政府更好发挥作用,创造公平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向振兴实体经济聚力发力,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关键还是靠创新引领。”

经济体制改革。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肖亚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2017年混合所有制改革依然是国企改革重要举措之一,突破口要进一步扩大。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效果来推动改革。同时,混改既要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流失,也要保证改革各参与主体能够得到期望的符合市场要求的回报。“宜混则混,宜独则独,宜控则控,也可以参股。”他强调,不是所有的国有企业都要搞混合所有制,在实践中也不是一混就灵。“混改是重要举措,但不是唯一的,在推进过程中一定要沿着中央指明的正确方向做好混合所有制改革。”

营业税改增值税。2017年,政府承诺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继续落实完善营改增试点。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表示,今年营改增将有4个“增效剂”,让企业对减税更“有感”,包括适时完善社会关注的建筑业营改增政策。“营改增推进时间愈长,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些,企业的获得感就会更加明显一些。他指出,2017年,营改增试点将在时间上增效,4大行业改革实施时间比去年要多4个月;在税制上增效,增值税税率将由四档变为三档;在抵扣上增效,去年新增不动产剩余40%的抵扣要结转到今年。

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

“政策上也会增效,针对建筑业老项目渐少、新项目增多等情况,国家税务总局正在会同财政部适时适当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王军说。

他表示,随着营改增深入推进,企业在政策把握、投资决策、营销议价、财务管理、合同谈签等方面都会不断改进,以更好适应新税制。“只要税企双方撸起袖子加油干,营改增这一重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多重效应在今年一定会进一步显现。”

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是当前民生问题的重要方面。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立医院主任医师侯建明建议,应尽快建立“精准医学”资源库,整合共享医疗大数据。“‘精准医学’的实现需要构建百万人级的国家大型健康队列和特定疾病队列,以及生物医学大数据共享平台。但是,目前我国数据共享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在临床样本和健康人群的信息收集、临床资料的分析、个体化医疗的实施等方面,我国数据共享机制仍不健全。“建议由卫生行业权威机构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及各医疗机构、大学等共同实施数据整合共享计划,以此夯实精准医疗的数据资源基础,实现医疗资源集约化管理与利用。”

为促进“精准医学”发展,侯建明建议,一些大医院可以率先开展遗传健康门诊,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疾病分类和健康管理,告知患者哪些疾病“精准医学”有明显的优势,在实践中推动“精准医学”发展再上台阶。

依法治国促公平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保证。

3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这一民法典编纂工作中的重要进展,引发会场内外代表委员和法学界的普遍关注和热议。

“民法总则规定民法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则,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本法的位置。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审议,是民法典编纂迈出的重要一步。”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巩富文说。“民法总则草案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国情,尊重民事立法的历史延续性,有很多创新和亮点。”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崔亚东说。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主任王爱立介绍说,目前国家已出台多项规定,防止开展刑事案件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出现违法办案等问题。

如何有效防止在刑事诉讼中发生司法不公、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王爱立说,一是要遵循刑法和刑诉法的基本原则,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惩罚;二是要求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三是要求完善诉讼权利的告知程序,强化监督制约,严密防范并依法惩治滥用职权、徇情枉法行为,促进和确保司法公正。

全国人大代表、著名青年歌唱家谭晶在中国职工之家云南代表团驻地接受专访时,就其今年“两会”准备提交的关于全面加强儿童安全教育、切实保障儿童权益的提案作了详细解读,建议把《道德与法治》教材加进课程。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蒋洪建议将财政收支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傅莹也表示,今年,人大常委会将围绕规范非税收入开展专题调研,推动企业非税收入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按照目前的规划,2020年要实现税收法定。

“我们只涉及税收是法定的,那么非税收需不需法定?还是你想收多少就收多少?”蒋洪表示,除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同样存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情况,现在财政预算是有《预算法》管着的,但是还有许多其他支出没有法律制约。

“国有资产的处置管理缺乏立法,这就留下了空白,有很多地方财政支出后是形成资产的,形成资产之后就没有法律管了。”蒋洪介绍,“很多钱支出以后,其实它还在,它只是转换了一种形式。比如说我们从一本账转到另一本账,很可能说是支出了。在你的概念里面就是钱没有了,这是一个错觉,实际上它变成资产了。变成了资产,怎么处置,就完全不在法律考虑范围里,这是一个大漏洞。这种情况需要加以改进。”

蒋洪建议,在财政收入方面尽快落实税收法定。同时,行政事业收费、社会保险费的投资等也应该通过立法规定。

“我主张所有重大的资产用途的变更,重大的资产投资出资,重大的项目的处置,都需要通过立法来规定。”蒋洪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出台财政法势在必行。

立法为民,执法为民,司法为民。连日来,代表委员认真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高”工作报告。他们表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立法要公正、公平、公开,执法要公正、规范、文明,司法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提升全社会的法治获得感。全面依法治国,宪法法律的权威必须得到牢固树立,要让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穿社会治理各环节全过程。

反腐倡廉正风气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时期,客观上存在诱发腐败的多方面因素,从目前我国社会腐败现象来看,权力是腐败的轴心,体制机制的缺陷、制度管理的漏洞是腐败的主要根源。因此,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充分发挥制度在反腐倡廉中的根本性、基础性作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工作报告时提到,全国检察机关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依法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打虎”、“拍蝇”、“猎狐”一起抓。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肃纪力度前所未有,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人民大会堂“两会部长通道”上说,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审计机关今年将在促反腐方面加大对重大违法违纪行为、损害党和人民利益行为、损害国家行为的揭示和查处力度,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和惩治腐败。

刘家义说,推动和促进中央相关的重大政策措施、决策部署的落实,看好、管好、用好国家的资金,这是审计机关的政治责任、头等大事,也是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表示,2017年,将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特别是通过强化审计监督促使各方面不出重大问题,要对“屡审屡犯”问题加大惩处力度。

中国共产党建党95年来,取得了多次反腐斗争的胜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全面从严治党,对于腐败现象掷地有声地作出“零容忍”的承诺。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进一步体现了从我做起、率先垂范的决心。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是着眼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安排,更是针对当前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寻求解决之策的重大制度创新。十八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将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住建部部长陈政高接受采访

扶贫攻坚奔小康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为了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脱贫攻坚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地方特别是困难地区的财力支持力度。今年中央财政在预算草案中,进一步加大了对地方特别是困难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

农村地区扶贫。当前,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的大扶贫格局已经形成,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优势的民营企业也已成为重要的攻坚力量。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宁夏区委会主委戴秀英等人建议,加快村医薪酬改革留住农民“家门口”的医生,办好乡镇卫生院提升诊疗水平,让农民看病少跑路、少花钱。“村医是最贴近农村居民健康的‘守护人’,但当前村医待遇不高、保障不足、队伍不稳、素质不强等问题十分突出,难以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和健康需求。”全国人大代表姚晓英提出,应将村医统一纳入社会保障,切实解决其后顾之忧,更好地发挥他们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重要作用。

戴秀英也呼吁,应将村医的养老保险逐步转化到与乡镇卫生院职工相一致。并加快村医薪酬改革,完善村级卫生服务补偿的制度设计,加大村医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力度,提高他们的绝对薪酬水平。对西部偏远贫困地区的村医还可以实施差别化的薪酬政策,发放诸如地区津贴、高原津贴等,提高村医的实际收入。

特殊地区扶贫。《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开发,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劳务输出、教育和健康扶贫,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报告中关于扶贫的一系列表述,再次体现了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让我们看到了同步实现小康的希望。”贵州省毕节市扶贫办副主任付立铭说。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强化资金和项目监管。张杰说,去年,当地整合各类资金集中投向贫困村,村均投资达到1000万元以上,让贫困村面貌有了大变样,“今年我们会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使扶贫资金‘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让贫困群众真正有获得感。”

企业参与扶贫。《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要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认为,民企参与脱贫攻坚不仅能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也能重塑民企形象助力转型,但要实现双赢还需更多支持。“要实现贫困地区脱贫,不能事事靠政府,还需要整合资源,凝聚成扶贫攻坚强大合力。”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善红说。

焦家良委员:倾听报告 关注发展

他建议,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动员企业和群众踊跃加入到扶贫队伍中来,以贫困村为切入点,加大力度开展精准培育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工程。“增强贫困地区自我造血功能,才是治本之策。”周善红说。全国政协委员、兴伟集团董事长王伟表示,民企参与扶贫有助于重塑民营企业家的形象。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引导金融机构对带动脱贫成效明显的企业,给予增加信贷规模、优先办贷等方面的支持,激发企业扶贫“兴奋点”,增强民企参与脱贫攻坚的可持续性。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工商联副主席谢强认为,农民的稳定增收、长效脱贫离不开产业支撑,而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也正是做好农村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既是在帮贫困户,也是在帮自己转型。“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给不少‘不敢投’、‘不知往哪儿投’的民间资本提供了一个风口。”

张晓庆代表:不负重托 认真履职

安全管理防隐患

校园安全问题。近年来,校园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到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社会不良人士进校为非作歹、校园食堂饮食问题频发、校园霸凌事件时有发生、教师体罚学生、雾霾天让学生在操场考试,尤其是针对前一段时间的校园“毒跑道”事件,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将从制定标准、修改招投标制度和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三方面入手,解决校园“毒跑道”事件发生。

陈宝生认为,“跑道建设从材料到工程、设计等,没有标准或者标准非常陈旧”、“招投标都喜欢低价竞标”、“没有质量意识”等因素是导致近年来校园“毒跑道”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他表示,教育部与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合作,就跑道建设的材料、设计等方面分别制定了标准,该标准已经过充分论证,今年上半年将进行大范围的适应性调查,随后将对外公布、实施。同时,要改变“价低者得”的招投标制度,要按照标准、质量要求来办。此外,教育部门还将逐步和更多的省份签订备忘录,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此外,他还建议,在校园跑道和类似的设施建设上,最好选择“代建制”,交给专业团队来做。

产品安全问题。现在很多人到国外‘扫货’或者在网上‘海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疑似“崇洋媚外”的现象?这表明中国消费者最关心的仍然是产品质量。全国人大代表张维华表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制造业每年因质量问题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了2千亿元,因产品质量问题对下游产业的影响、市场份额的损失,带来的间接损失超过了1万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大众汽车发动机厂维修部高级经理徐小平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某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粗制滥造,造成的后果是安全事故的频发。

从生产制造到进入市场,要确保产品质量,第一关是工人的手,第二关是检验检测。虽然近两年来,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的培养逐步受到重视。比如,很多高校都成立了智能制造的实验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动和企业对接,但还是出现了“对不上”的问题。

对此,徐小平建议,可以组建专门的中介机构,为学校和企业之间搭建桥梁,让学校在平台上找到对接路径,脚踏实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产品生产出来了,必须经过检验才能进入市场,避免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

由国家认监委牵头,加快推进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的联合评审和统一发证工作,同时对合格的机构在网上进行公示,实时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提高社会公信力。

信息安全问题。民法总则草案中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话题也再次引起了代表们的热议。

“电信诈骗的根源在于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目前,个人信息从泄露、贩卖到营销、诈骗,已经发展成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成为社会公害。”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说。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严重损害了公民的个人权益,而且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诚信。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尚属空白,建议我国尽快启动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张天任说:“任何机关和个人在收集他人个人信息都应当遵循合法性原则,保证收集的主体和手段必须合法;知情权是个人信息权的核心。”他同时建议,要通过立法明确个人信息收集范围、妥善保管原则等,收集主体应当对个人信息收集后的泄露承担责任,而对于掌握信息的相关行业,要建立起信息保护与信息安全的防火墙。

环境治理护生态

环境污染治理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关注的一大焦点,各省区市也在大气、水、土壤三大领域纷纷出台了重磅措施,打响了环境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今年“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也对环境治理问题高度重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行“河长制”。“河长制”指的是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随着“河长制”在我国多个省份陆续推行,这样的变化正在越来越多地发生。“省长村长,都是‘河长’”。河长制推行之后,让每一片需要保护的水域和原本无人愿管、易受污染的河流有了责任人,解决了“九龙治水”的难题。

“治理环境,老百姓的共同参与非常重要。”在浙江省海宁市华丰村,每个村民小组长也都担着河道段长,每个月有三天是全村党员志愿者的义务巡河日,平日里,村里还经常组织开展各类活动,通过微信群、广播、村报,宣传治水相关知识,通过经济补贴动员群众共同治水、护水。村民上下一条心,形成了爱河护河“生态链”。

垃圾回收与分类是环境治理绕不开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实验小学校长方青说,现有的垃圾分类名称过于学术化,缺乏一定的通俗易懂性,给生活垃圾分类设置了人为的障碍。而且,国内各地的垃圾分类名称、标准五花八门。全国人大代表、杭州环境集团物业服务发展分公司清扫保洁员陈腊英说,一些地方分类有的分两类,有的分三类,有的分五类,还有的地方出现九类,名称多,老百姓有些真是弄不明白。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温岭市蔬菜管理办公室主任林燚说,不同的分类标准给居民造成概念上的混淆,操作上的困惑,从而导致垃圾分类积极性降低,垃圾分类效率不高。

“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垃圾终端处理方式为依据重新制订垃圾分类标准,确定通俗易懂的分类名称,并在全国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统一标准和统一名称。”方青说,可回收物和有毒有害物不应该再纳入垃圾范围,这两类分离出来后,分别交给市场和专业单位去做。

垃圾分类应该让更多的人接受,名称上要通俗易懂,以免不知道如何分类,最后垃圾分类执行打折扣。

文化复兴增自信

国家卫计委、国务院医改办答记者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式

今年春节期间,一档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迅速走红,掀起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实践。传统文化热潮涌动,两会上有关“传统文化复兴”的话题,再次引起代表委员热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立足世界文化之林的根基,融入民族血脉,历经岁月仍散发光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说,今天我们饮水思源,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唤醒文化基因,彰显文化自信,瞩望文化复兴。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频频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惊艳亮相:里约奥运会上中国火罐在外国运动员中风靡一时;青花瓷等中国元素在国际舞台“圈粉”无数;今年年初,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绽放中医魅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毅进认为,传统文化从“冷”到“热”,体现了文化自信,崛起的中国极大提振了民族自信心,发扬光大传统文化成为许多中国人的自觉意识。

近年来,国学书院、国学培训班如雨后春笋,代替了“学钢琴”、“学奥数”,成为不少中国家长的选择。与此同时,一些国学班要求孩子必须穿汉服、行拱手礼,读古诗要“摇头晃脑”等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也屡遭诟病。

一些代表委员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传统文化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复兴”亦不是简单“复古”。什么才是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性格和生活方式,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爱诚孝仁、崇德向善的伦理观念,比如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事象、口头文学和传统工艺,比如家族代代相传的家风家训……

“公共文化服务要大家办,把政府独唱变为政府和社会的合唱。在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供上,要把政府送文化和群众要文化结合起来,即把政府的“送菜”和群众“点菜”结合起来。“只有让群众‘点菜’,公共文化服务才能提高效率,增强实效性,群众才能点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十三五”规划已经给中国描绘出了一幅欣欣向荣的理想蓝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近在咫尺。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砥砺奋进,“撸起袖子加油干”,将今年“两会”的“好声音”一一落到实处,以崭新的面貌和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猜你喜欢

两会
“两会”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