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同走红与教育之殇

2017-04-25王琳红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3期
关键词:刘同教书作家

王琳红

当当网2016年度影响力作家评选榜单揭晓, 单论票数,畅销书作家刘同得票数最高,即便把莫言、余华、麦家、刘慈欣的得票数加起来,也远远比不上这个小伙儿。

不至于吧。于是我百度了一下。刘同与莫言们不在同一个榜单系列。刘同在正能量作家榜系列,而莫言们属于小说家榜单系列。但是,得票数确实是高于这些人之和。

四万多张投票不能代表大众的心声。但是部分反映了投票群体的读书趣味。这令不少人为如今的图书市场感到心酸,有人哀叹,图书界跟上了电影界的步伐,也越来越看颜值了,真可谓鸡汤文作家打败了真作家。

刘同,作家,同时是媒体人、主持人、某影业公司事业部副总裁。

我在朋友处见过他的一本书,看了几节,实在看不下去。文笔一般故事一般,不知道咋就那么卖得好。看过这则消息后,为了探探这一现象的究竟,我从网上搜来他主持的节目、他去大学的演讲等等进行研究,甚至看完了刘同经典语录1400句,也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无非怎样度过迷茫的青春、怎样对待孤独、怎样与世界相处什么的。思想并不独到似乎也缺乏深度。

刘同拥有2千多万微博粉丝。他的几本书卖到800万册。当当网2016年度影响力作家评选榜得票率最高。这些个奇怪的现象在我看来除去炒作因素,直指我们的教育之痛。

我们的学生每天与分数博弈,千军万马直奔高考,上了大学面对职业规划更是迷茫,谁来关照他们的精神成长?他们迷茫孤独失落拧巴,哪里是他们心灵的栖息地?没有信仰、不读哲学经典、不读名家名著、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可不是就得读一读刘同这样的文字找一找慰藉呗。

教育之殇,心头之痛。

学生们什么时间读书?谁引领他们读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各学段的课外阅读量并有推荐书目。教育人扪心自问,哪些学校做到了?

2015年11月网易教育发布基于大数据的《全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写作业3小时,是全球平均数的2倍。写作业到23点以后的比例,小学生为18.2%,初中生为46.3%,高中生为87.6%。另据2017年1月三好网调查,在京沪两地,中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达到74%以上。每天就是学习学习做题做题,到了双休日还得去参加各种辅导班,学生们真没有时间读书。

還有一个问题,谁引领他们读书?每年的各国人均读书量统计都似啪啪打脸。中国人均不到5本的读书量全世界少有,不足日本的一半。没有比读书更划算的事,但这事我们不爱干。全民不读书的场域下,你怎敢奢望孩子们爱读书?

今年上海两会市委书记韩正自曝家丑,对学生课业负担太重、课外补习泛滥进行了批评,激起了对上海教育的反思。市教委将成立“减负领导小组”进行专项治理。这将是一场攻坚战,但愿教育发达的上海出经验带好头。

有识之士也在努力改变国人不读书现状。有的城市读书运动开展的轰轰烈烈,真是功德无量。特别是有些学校在升学夹缝中作战,始终高举读书的大旗,读书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有声有色。如清华附小、唐山开滦一中。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这样子学校的学子们有福了。向这样的学校致敬。

谁来关照学生的精神成长?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可是我们的现状是教书多育人少,甚至只教书不育人。

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与世界与别人与自己和谐相处,身心健康这些都比取得好分数重要得多。说起来是共识,做起来就走样。分数、分数、分数始终幽灵一样笼罩着学校的一切,挥之不去。只教书不育人现象比比皆是。有朋友女天资聪颖,爱好广泛,雄心勃勃上了某重点高中。几个月下来再见她,灰头土脸,活像打了败仗的落汤鸡。排名排名,压得喘不过气来。未见老师心理辅导,只见老师气势汹汹。看看这分数,能上重点吗?家长每天诚惶诚恐,真怕孩子被逼疯。还有某重点高中学生在校三年不知道学校图书馆在哪儿。

我们好多高中校,培养的就是考试机器。什么人格什么修养什么健康,在分数面前统统让路。高考升学率是这些学校不进行素质教育的借口。

同样向在夹缝中开展有效的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致敬。

这样的学校既教书又育人。他们信奉育人不只是班主任的事儿,也不只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老师的事儿。全员育人观念深入人心。这样的学校评价老师有一条刚性的原则,就是受学生喜欢。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全员育人的氛围,彻底改变学校的生态。这样子学校的学子们有福了。

学生们过五关斩六将,终于上了大学。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大学生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待加强。基础教育阶段没有打好精神的底子,到大学后自然迷茫。我们的大学教育本身也存在很多致命的伤痛。北大钱理群教授说,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是我刚才说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我所概括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绝对”,是指一己利益成为他们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指什么呢?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振聋发聩啊。我们的教育伤痕累累。

刘同的书受学生欢迎,是教育伤痛的一个折射。

猜你喜欢

刘同教书作家
作家的画
我的教书生涯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走”着教书,点亮孩子的心灵
刘同:年轻的时候,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