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数学作业设计

2017-04-25施小燕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3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课程标准形式

施小燕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以学生为本,作业设计的目标必须反映新课标的理念,本文结合数学新教材的特点,从作业的分层性、多样性、趣味性等角度谈一下数学作业设计。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标准;作业设计;形式;评价

优质高效是学校教育永恒的追求。它的实现,需要我们将教学的每一环节务实优化。作业,作为教与学互动的重要形式,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作为数学教育重要环节的数学作业如何体现这一基本理念,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和发挥作业的功效?这就需要教师以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为指导,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设计出学生感兴趣,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作业。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从中获得较为准确、真实的教学反馈信息,增进与学生思想感情交流,这些无疑都会对数学教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当前,由于受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参照,由教师按习题的难度组织起来布置给学生,组成一个基础型、提高型、竞赛型的训练链,通过机械重复来加强记忆、巩固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习中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现象比较突出。

课本作业与教学资料的不足之处: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直接布置课本作业或者补充一部分教学资料中的题目,但是,课本作业形式比较单一,相应知识点的考察题量分布不均匀;教学资料中的题目普遍存在题量过大,多数配套练习与教学内容脱节,练习缺乏层次性,难易程度难以适应学校的具体教学要求,难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要求等要求。

在作业设计方面新课标比旧教材考虑得多的就是多元化目标,即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科学素养目标等。那么作业设计如何落实和实现这些目标,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作业应体现分层性

由于学生在自身发展中存在个性的差异,小学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法、习惯、能力以及学习目的、态度、情感和意志品质等都会不同。因此我们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通过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层: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B层:中等水平的学生;C层:基础较差的学生。A、B、C三层人数分别为25、50、25,分层由教师掌握,不公布每位学生层次,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分组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学生评出好中差,而是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来掌握、了解自己所需的知识,给各层次学生的“递进”留有阶梯。

二、作业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传统的数学课堂作业往往是单一的数学习题。作业形式多样化,有助于克服作业活动中的单调乏味现象,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小学新课程注意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我尽力增强作业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性;或选择具有较大开放度的开放性题目,培养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合理的方案。内容上多样化的同时,数量和表达方式上也要多样化。

①“质疑袋”、“我的疑问”。让学生把自己的疑问通过作业传递给老师。任何方面的疑问都可以提,可以是关于课堂、当前所学单元的疑问,也可以是本学科的其它内容。惟一的要求是:对于自己的疑问先尝试写出解决方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作业环境,尤其是为那些平时不敢提问的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机会,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

②“与老师对话”。鼓励学生大胆地与老师对话,说出自己最想对老师说的话。可以向老师指毛病、谈建议、提要求,可以交流学习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释放自我,拉近师生情感,形成合力,教学相长。改革后的作业,学生普遍感到新奇、轻松,颇有兴趣,所做的作业字迹工整、认真。但是学生所提的问题不多,且深度不够,质疑的问题以课后思考题和课堂上讨论过的题目居多。学生在作业中反映,以往缺少这样质疑的习惯及训练,首次放开质疑后不知问什么好,这表明以往学生的训练确实未能落到实处。与老师的对话中,学生似乎有所顾忌,询问的大多只是关于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根据以上情况,老师要對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和训练。

三、作业内容应体现出趣味性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在作业设计中保证数学作业的“质”的前提下,设计具有趣味性、富有情境的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去完成。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如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改错题、操作题等经常变换,课本习题、自编习题、计算类题目、表述类题目(如单元小结、学习体会、数学故事、小论文等)互相穿插,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采,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感受作业的乐趣,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如学完《统计》一章,可以安排学生调查本级学生的体育爱好情况,进行数据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调整心态,产生学习的激情。

总之,改革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要针对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使数学作业有利于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我们为实现新课程作业的“优质高效”积极探索。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课程标准形式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