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尝试教学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探究

2017-04-25王喜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3期
关键词:预设尝试环节

王喜华

提起尝试教学,讓人自觉地想起尝试教学法的创始人邱学华,自然而然就想起他的“先学后教,练在当堂”的理论。教也好,学业好,到底能不能使课堂效果最好,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一直在研究,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说道有效,人们一下子就看到了果的问题,的确忘了,事情的起因,和事情的经过,也就是在教学这件事情来说,有有效着实的起因,有效尝试的经过,才能有效的结果的,我认为,有效育人,有效传授,必定产生有效的途径和理论,高效课堂也使如此。

陶行知先生指出:“智育注重自学”。我们可以看出,其中强调了自主学习的精神,新课程中也提出了,会学习才能有创造,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习的办法也就是会学到爱学,这样才算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谈得上是否有效,有效了才可以说成和谐,才能使一切的课堂目标得以落实,这样的课堂形成了合理,才能称之为有效课堂,课堂有效了,才能向往达到高效的目标。

我这几年一直在研究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的教学实验,其实它与效课堂的目标是一致的。这就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是很高的,我们是引导者,指挥棒在我们手里我们的方法是什么指挥棒就是方向。学生是否有大的收获,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检验出课堂是否高效。

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很重视新课标的学习,在建三江下发的“教师岗位大练兵中的必练模块”中首先就把学习“课标”放在首位。新课程规定的三大课程目标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说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通过课堂三维目标 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更要把握效率、效益、效果同步发展、当下发展、终身发展和内在与外在发展的关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个很好的办法,可随时检验到学生的能力。在教学的效果上,完成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学生学习的任务量,教学目标的达程度,有直接和间接的效果,也有明显和隐性的效果。还有预期的和非预期的效果。效率是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所投入的时间、精力的各种资源和学生得到知识技能增长,身心素质得到提高,个性得到成长,创造力得到培养的相关度。效益就是从学生所获得知识,成长吻合社会和个人终身教育的需求。

其次,我校对高效课堂的教学环节进行拆解。在课堂研究上,我们先要研究高效课堂的建构。

1.教学目标的构建:根据当前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当前的教学任务,教师通过学情和班情必须准确确定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本习惯与态度等方面的反应,是否能获得发展,是否符合新课程的标准要求,是否对学生的个性品质、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构成三位一体,这也是课堂评价的起点也是终点。

2.对教学内容的构建:教学内容的支架必须做好三个分析。分析本节课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在本课标和本学段中的地位。分析具体内容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存在的逻辑关系,分析和本内容相关的典型材料后,重新整合教材,预设新的情境,以便找出和学生更近与生活更近的切入点来搭设课堂内容的支架。我校根据尝试教学法的内容能做到堂堂清:每节课都要进行课堂检测,检测学生对本堂课的内容是否达标。

3.对教学策略的构建:我校几年来从自主——探究——合作,到先学后教,练在当堂,集中体现的是自主学习,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与自主管理、自主调动的能力,方法很重要。所遵循的原则是激发兴趣,在尝试教学法中的自学环节就是完成这一目标,完成“独立实践思考”,“自主探究”,“有效合作”的学习过程。整体环节间注重新旧知识结构,重点突出,而且保持层次性。让学生学会导读,根据目标整理出难点与问题,有效地缓解课堂的难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对课堂训练的构建:俗话说:“有预设才会有精彩”要想效果好,效率高首先要总目标明确,分目标清楚,提前做出种种可能和假设,从新授课到巩固和训练,抓住普及性——针对性——深入性——拓展性来综合设计,层层深入,给不同程度的孩子达梯子,对应用练习要在数量上下工夫,进行巩固,对难记的知识在反复上下工夫,这样就会形成技能和习惯的。

5.课上时间的构建:

学生课前准备往往也能体现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导学过程中的查阅时间,突出早、细、熟,是基础的前奏,也是理清知识的迁移时期,是主动参与的反应,是生成新的疑问,为新知识减小了坡度,缓解了难度。所以,导学的时间、自主探究的时间,主动参与的时间,做到科学计划,合理分配。

6.课堂评价的构建

评价是衡量是否高效的重要的手段,常常采用观察、比较、发思、测试的办法。在研究过程中,要比对标准,重点关注并完善重点问题的评估细节,采用跟进的方式来追求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有跟进就有研究,有研究就需有对策,有对策就需要有反思,因此,无论采取个体跟进还是集体跟进,研究和观察是最有效的途径。

再次,我们对高效课堂的对象目标要求进行拆解。

对于课的三维目标在学科中的定位要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紧跟在知识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之中,且不能讲三维目标割裂开来。环节目标,步骤目标都要围绕三维目标仅仅相扣。根据知识要点要设计相应的学习方法,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预设对效果的评估方法,在组织活动时,要对时间进行预设;在学习中,对教学内容更要做充分的预设,使课堂成为真正的有效的学习过程。因此,在每个子目标上也需要多动脑筋有所指向,如:我校在尝试教学中总的目标是达到四清,但每个环节的小目标各不相同,都为大目标服务,我校开展的“苗苗杯”课堂大赛,把获奖者作为此次目标的榜样,解决的就是驾驭尝试课堂的掌握程度,目的任务就是引领教师通过恰当的教法,解决课堂的关键问题,实际问题。接着就是“萌芽杯”课堂教学大赛,就是在苗苗的基础上目标有所提高,方法有所巩固,课堂的环节上也有所创新;“茁壮杯”大赛对高效来说仍然是个探讨。最后的“丰收杯”,可谓是教法应用自如,是比教法也是比高效的大赛。

从整个尝试教学的两年来的经验总结出,三维目标的构建必须做到关注课堂环节子目标的预设。对本节课的技能目标通过一些实际操作中的观察、推理、交流,培养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步骤中,所达到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尝试发现”,通过操作激发学生兴趣,将新旧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引入下步的探究中。目标中的第二个环节就是“尝试探究”,学生经历了猜想、操作、观察等环节,就会形成自主探究,就逐渐形成一些数学思想,这就是对中心目标分解、达成的意义,有的时候分解的目标有连续性,不能过大,过大目标就会落空,就会有影响高效。

因此,高效课堂必须使三大目标领域都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发展。要解决教师的高效问题,就应该始终关注六个度,即三位目标的清晰度,典型材料的准确度,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教师指导的适合度,教学效果的达成度,教学环节的层次度。此外,还要扮演好教师的角色,新课标下的教师应该是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在新的数学理念下适当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 大胆猜想、合作探究、概括延伸的能力。从而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

教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追求的过程、研究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和成长的过程,教师要时刻提高教学的高效意识,注意教学思考的投入与产出,分析效果和效益,包括知识构建于传授策略,把问题带到研究中,就找到高效的捷径。

猜你喜欢

预设尝试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