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校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
2017-04-25黄燕青
黄燕青
【摘 要】在新课程的改革下,高中数学教材有了较大的变化。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很多学生适应不了,演变成为学困生。如何减少数学学困生,是很多数学老师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变策略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它的周边有三所重点高中,所以学生基础都不是很好,而数学这科相对于其它科基础更差。所以上数学课对于数学老师来说就是一种考验。我一直思考是否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转化这些学困生,让他们学起来不那么痛苦,老师教起来也不那么吃力,也一直摸索着。这些年我通过积累的经验和调查分析,找到我校学生数学学困生的一些成因和一些应对方法,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一些学困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成因和转变方法。
一、本校学生成为数学学困生的原因
(一)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在教材上不能很好的过渡
进入高中初期,普通高中的学生有很多不能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没有意识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有很大區别,还用初中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来学习高中的数学。这是行不通的,这是因为(1)高中的学习在知识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的知识信息量比初中的要大得多,辅助练习增多而消化的时间反而减少;(2)高中数学语言与初中数学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可是高中的数学在高一一开始就接触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过渡的梯度很大,一时间很难适应。(3)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大不同,初中很多题型都确定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等。初中数学在学习中属于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定式,这就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思维要灵活多变才得以适应。鉴于以上几个原因,很多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掌握,上课听不懂,练习、作业不会做。越不会越不想学,问题越积越多,慢慢就变成了学困生。
(二)学生自身的内在原因
(1)数学知识储备太少,基础太差。有的学生在小学、初中就已经放弃数学,知识缺陷太多,到高中后脑子里数学知识的储备几乎为零。所以看高中的数学书就像看天书,听课也听不懂,作业练习不会做,就算到高中有信心开始学也只能力不从心。有的在小学、初中学一点的或学得还可以的,到了高中由于跨度太大,适应不了这种变化,成绩就越来越差,信心也就瞬间化为零,也放弃了,成为学困生。
(2)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明确,没有吃苦耐劳、刻苦专研精神。本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不知道计划将来要考什么大学,做什么工作等。我校的很多学生都问过我同一个问题:“老师,学习数学有什么用?难道我以后买一把青菜还要用函数来求吗?”来自农村的孩子想的就这么简单。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求知欲望。没有主动学习,都是被动的学习和接受,学习意志薄弱,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学习效果差,学习成绩上不来,久而久之,演变为学困生。
(3)没有找到适合学习方法。爱因斯坦说过:“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对于渴望成功的同学来说,艰苦的劳动与少说空话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正确的方法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摸索出来的,并且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做题,可就是掌握不了所学的内容,付出的收获的不成正比,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感到身心疲惫,只能放弃。
(三)来自于家庭、社会方面的因素
我们学校是寄宿式的学校,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少年。迫于生活的压力,父母外出打工,将小孩基本上全部托付给学校,家庭教育监管全部空白。有的学生也因此受“读书无用论”、“打工挣钱”思想的影响。还有一部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的离异使得孩子得不到双方父母的爱,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一些家庭的纠纷给孩子的心理蒙上了阴影,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网吧、手机、游戏室等对学生的诱惑力也非常大,尤其是手机,晚上玩,上课玩。使得学生意志消沉、精神颓废,上课没心思听或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思进取,成为名副其实的学困生。
二、挽救学困生的一些做法
(一)从教材上做好初中和高中数学的过度,让学生易于理解的掌握
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存在着很大的联系的,只不过是跨度太大,如果老师一开始直接按高中教材的步骤上,学生可以就难以接受。这就要求老师花点心思做好衔接工作了。如高一数学知识大多是在初中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而从初中知识(衔接点)出发提出新的问题,引伸到高中的知识。比如函数定义的讲解,可以从初中函数定义(衔接点)出发,结合初中所学具体函数加以回顾,再运用映射的概念,给这些函数以新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对函数重新定义,使新定义的出现水到渠成,易于理解,同时比较新旧定义,发现原有定义的局限性,这样使学生的认识得以深化,新知得以掌握和巩固。总之,做好衔接工作,可以让一部份学生很顺利的过度到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来。
(二)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道数学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而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这一关系,总认为日常生活中数学只是局限于算算数而,其它的基本上不用。数学教学中多联系日常生活的有关例子。比如,数学可用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市场营销、社会热点等无处不在的数学运用。具体大的方面有水电费、通讯费等的函数问题;交通路径的设计、彩票抽奖的计算与预测、风险决策的评估等的概率统计问题;贷款、细胞分裂、人口增长、退耕还林、浓度配比等的数列问题;以及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小的方面有教室里看黑板的最佳位置、水管截面为圆形等日常琐事,都与数学有关。这样一方面可以打消学生的误解;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方法就像一把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只有适合自己的钥匙,才能开启知识的大门。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这几方面的事情:(1)制订好近期和远期学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学习计划才能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2)做好科学时间安排表。时间给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做好时间安排,才能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井然有序,才能提高做事的效率。(3)学会听课,做到事半功倍。课前做好预习,预习要把新内容认真的看一遍,甚至两遍,看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然后偿试做题,看会哪些,哪些不会,然后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去听课,在听课时还要勤于思考,提问,发言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4)学会构建知识体系,掌握知识规律,不死记硬背。知识结构是知识体系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反映,也就是知识经过学生输入、加工、储存过程而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序的组织状态。如果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它们应有的功效。
总之,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江海”。学习也是一样,学困生之所以学不好也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学,他们这边失一点数学概念,那边丢一个定理公式,从而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跟不上,越来越厌学。教师只有在实际教学中多多的分析、探讨,细心引导培养,才能避免更多的学困生的出现,这也是我们学校每个数学教师一直在深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