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中运用的弊端及对策

2017-04-25姜萍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3期
关键词:弊端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姜萍

【摘 要】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通过转变教学理念,重视自身的学习和建设,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为确保良好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奠定基础。本文结合当前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弊端,分析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弊端;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开始广泛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基于这样的教学趋势,在小学数学当今小学中,一些教师也开始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仪器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根本上讲,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对于促进学生积极的交流和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物极必反,凡事过犹不及。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如果教师滥用小組合作学习模式,将会失去合作学习的意义,反而将会影响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基于此,笔者提出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弊端,并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分析在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对策。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弊端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也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弊端。主要如下:

1.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不甚理想

在理想的状态下,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就实际的运用而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并不是在所有的科目以及所有的学生中都管用。从根本上讲,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且天生的活泼好动,让教师在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结束以后,会发现教学的效果和理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通过对讨论过程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发现,在讨论交流的过程当中,学生们彼此之间的交流是相当缺乏的,绝大多数都是自己想自己的,显得非常孤立。实并没有进行实际意义上的交流与合作,自然得不到小组合作的实际效果,最终的合作效果在显示小组的整体水平方面不具有准确性质。

2.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足

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践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虽然重视了主体地位,但同时也忽视了自己的主导地位。一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当予以过多的干预。正是因为这样的教学心态,使得很多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忽视了自身的主导地位,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使得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角色缺位的现状,严重阻碍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提升。

3.学生不懂得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年纪小,阅历浅是他们普遍存在的一个特征。正是因为学生存在这样的特征,使得学生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不懂得如何合作学习的现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一般都喜欢教师讲解。面对突如其来的合作学习模式,很多学生显得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合作,也不知道如何学习,从而使得小学数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实质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的有效性对策

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弊端,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断改革和创新,促进良好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创新教学理念,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对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而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显得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帮助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管理能力,促进小学合作学习模式的良性和健康发展,实现良好的合作学习效果。此外,教师应当通过进行定期的培训,可以帮助教师对合作学习这一课题从理论知识和方法特点等方面有一个较为深入且清晰的认识和掌握,最终得到教育理念的巨大提升,实现良好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化教师主导地位

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并非可以无所事事,而是应当通过适当的参与和指导,确保小学数学小组合作能够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教师在进行定期培训以及教学观念更新以后,还要能够真正进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切实加强教师在合作学习方面的教学技能。在进行小组的分配时,要能够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组织以及思维等能力,另外再加上学生的性别因素,之后进行一个较为全面合理的搭配,使得每个学生的分工明确,彼此的合作协调且高效。对于合作学习的程序、主题以及目标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并且要清楚地传达给学生,对于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要把握得当,为确保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健康开展奠定基础。

3.不断提升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理念格外强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形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步提升,通过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从根本上讲,教师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对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实现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通过转变教学理念,重视自身的学习和建设,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为确保良好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奠定基础。本文结合当前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弊端,分析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对策。

【参考文献】

[1]曹廷和.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J].学术研究,2011,(5):137-137

[2]刘存全,柳元.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新课程(小学版),2009,(11)

猜你喜欢

弊端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跟踪导练(四)
探讨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及改进方法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
“新农合”县级统筹弊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