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2017-04-25马焕银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3期
关键词:课文文本阅读教学

马焕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中,阅读教学占的比重大,用的课时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投入的精力大,花费的时间多。因而,人们一提到语文课,往往想得较多的是阅读教学。在有关语文教学研究中,“语文教学过程”往往是“阅读教学过程”的同义语,“语文教学方法”常常是“阅读教学方法”的代名词。这就不难看出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当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资源不丰富

农村的学生课外阅读书本来就不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阅读能力不强,阅读量不大,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学习成绩。然而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又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2.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够深入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难认的字不多念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该解释的词不解释,该辨析的词不辨析,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该归纳的段意不归纳,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标点符号知识更是一溜而过。①有的教师还不会细读文本。他们一般都按照教学参考书建议去进行解读教材,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去细读、研读文本。②有的教师不能独立细读文本。作为一名教师,要真正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做的是把自己当作一般读者静下心来去阅读教材,“钻进去”、“潜心会文本”、“披文以入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找准语言训练的重点。在没有独立细读文本前就参考许多资料,就会使自己在文本前迷失自我,也迷失学生。

3.轻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语文教师发出“越来越不会教了”的慨叹,这种慨叹也基本是针对阅读教学而发出的。首先是因为在语文教学课堂中集中地反映出一个教师的语文教学理念,集中地表现出一个教师驾驭教材、控制课堂、组织学生、运用教法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阅读课是以一篇篇文章为师生课堂对话的中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代替了学生自身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这样学生与课文的对话减少了。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与课文的直接对话,是充分利用这一手段,才能牢牢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从而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对话文本。

总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突破口。为此,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

二、要注重感悟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在长期阅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在感悟的基础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整个感悟过程需要他们自已完成,而不是老师包办代替,给学生心灵以自由。当然,老师也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要适时加以指导。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指导:(1)为学生指导思考的方向;(2)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引导他们多角度地想问题;(3)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4)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在学生已充分感悟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展开对话,并引导学生对不同看法加以辩论,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取长补短,发展思维;(5)充分利用文本阅读,促进写作。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文情并茂,并和生活紧密联系。不仅有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还凝聚着强烈、丰富的情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三、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

阅读的内容是千变万化、无穷无尽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这才是我们教师最重要的任务。

1.抓题眼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能诱发学生的感情。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而问题导入最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我们可利用语文课程的有效资源,抓住课文题眼巧设问题。

2.抓关键词句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词语是课文的基本单位,词语学习是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别是对课文中的关键词、难懂的词语更应该不惜时间,深入理解。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拓展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从小处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散学生思维,使词义理解得更透彻,使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刻。

3.学会使用图注与圈注,“不动笔墨不读书”。

“图注”是根据文章描述或者说明的内容而制作的图画,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在阅读中,学生可看图领会文章内容,或边看课文边画图以加深理解,增强阅读中的形象感。

“圈注”是指阅读时给字、词、句画上符号或者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文中点点划划、眉批边注,边读边圈边勾画,边读边评注以及做读书笔记等。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还可根据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和内容,运用一定的符号帮助阅读。如用“△”标记重要词语,用“——”标记精彩的描写语句,用“~~~~”标记精要的议论片段,用“……”标记名言警句等,批上心得体会,注出疑难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加深和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培养起仔细阅读、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和加强对文章的记忆。

4.引发想象,在阅读过程中融进生活积累。

想象力是进行阅读训练不可缺少的智能因素,也是达到阅读目的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方法。可见,想象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多么重要,语文的阅读教学也不例外。阅读的基本要求是理解。所以我觉得,阅读课文不能完全受课文制约,从课文中被动地接受一些东西,而要引导学生带着被课文唤起的全部激情和想象来品读。

四、读练结合,提高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都很重要,我们更要重训练。”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关重要。如果学生在语文课上只是感悟,只是人文,只是一读到底,只是一味探究,如果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过关,那么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熏陶、生命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语文课应该把“练”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只有让“读”与“练”结合,在课堂中做到以读为本,读练相融,才能让学生真正积累语言,感悟内化语言,迁移运用语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素养才能全面提高,我们的阅读教学才真正扎实有效。

读练结合,切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对学生而言,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词语的推敲和品味,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其次以说代写,融口语训练和思想品德为一体。比如可以看动画说,用词语说,想象说,联系实际生活说等等。

五、抓好课外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

广泛涉猎,博闻强记,才能积累深厚的语文功底,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不仅仅是课堂阅读就能提高的。教师除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給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阅读。针对农村孩子拥有课外书籍的数量极少这一现状,我鼓励孩子们把自己拥有的课外书籍借给班上供大家阅读,在班上设立一个小小的图书角。这样一来,图书角不再单调,有《365夜故事》,有《人类未解之谜》,有《神话故事》……课间或午休时,不少孩子捧着书静静地读呀读呀,时而会心微笑,时而若有所思。广泛的课外阅读能让孩子们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宝剑锋从磨利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教师只有不断地思考、学习、总结、实践、尝试改进,才能实现阅读课堂的有效教学。尽管是农村小学生,也应是书声琅琅、歌声琅琅、笑声琅琅。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应从关注他们的阅读开始,让我们农村小学的孩子们也去品味阅读的快乐,在博览群书中感受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吧!

猜你喜欢

课文文本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