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课“自主学习”模式
2017-04-25王欣
王欣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在教师引导下,实现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模式是:复习铺垫——师生定标——自学探究——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强化训练——教师点拨——课堂作业。
1 复习铺垫
复习铺垫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学习新知铺路搭桥,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复习铺垫问题的设计要向例题靠拢,以旧引新,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这一环节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第一步,也是教学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2 学生定标
教师根据课标要求以及本单元、本课时的重难点,学生依据课后练习,共同制定每节课的训练目标。在共同确立目标的过程中,使学生对一堂课的训练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教学“简单的小数加法”时,教师先让学生看书中的例1、例2后,说说本节课应该学会哪些知识,学生不难说出:“应该学会简单的小数加法的方法 ,学会小数加法的法则”,教师将学生说的内容概括、整理、补充,先肯定同学们的说法,补充一条“能运用小数加法的方法正确计算”,把同学说的和老师说的合在一起,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简单的小数加法的方法;能运用这种方法正确计算;能试着归纳出小数加法法则。将师生共定的学习目标写在小黑板上,指明学生读,让全班同学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3 自学探究
这一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积极主动的自学尝试,在自学教材的基础上寻找答案,再组织讨论。这样既使学生全员参与学习活动,又能提高自学能力。这一过程的关键是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设计出有思考价值的自学思考题。
例如,教学“简单的小数加法”,根据师生共定的学习目标出示自学思考题:用两种方法计算例1,并说说是怎样想的(这一思考题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掌握简单小数加法的方法)?按照学例1的方法试做例2,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这一思考题完成第二个学习目标——运用小数加法的方法正确计算)?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共同点?要注意些什么(学生通过对比异同完成第三个学习目标——归纳小数的加法法则)?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这几道思考题,也就完成了学习目标。
4 小组合作
合作研讨就是学生在自学教材的基础上,针对重点、难点及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的范围内进行研究讨论。
合作研讨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规律性,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集思广益,互相交流,研究讨论,使每個学生都有发言和成功的机会。组内发言方式可以是:中心发言式、指定发言式、组内议论式或两两配合式等。总之,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完全、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5 全班交流
这个阶段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各小组汇报情况后,教师进行适当指导,或者是学生进一步看书学习,从课本中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则对各小组汇报的情况,作出鼓励性评价和指导点拨。
例如,教师出示这道题“小三角板的单价是1角5分,比大三角板的单价少2角1分,大三角板的单价是多少钱(用小数计算)?”在全班交流时,大多数同学列式都是:“1角5分=0.15元,2角1分=0.21元,0.15元+0.21元=0.36元”。而有一个小组的同学与众不同,他将1角5分写成小数1.5角,2角1分写成2.1角,用1.5角+2.1角=3.6角。这是一种求异思维,是学生更进一步掌握小数加法的方法,而且明确了小数名数的确定方法,教师及时鼓励这种创新精神,激起全班学生创新的火花。
6 强化训练
精心设计练习题,是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把训练点或学习目标浓缩在习题中,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加强训练。
巩固强化练习题的设计要求紧扣“双基”,揭示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练习要有多样性、层次性和坡度性。要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意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开动脑筋。
例如,基本性练习——巩固新知;变形型练习——突出重点;对比型练习——区别异同;综合型练习——形成网络;拔高型练习——开发智力。
7 教师点拨
过去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靠系统教授来实现的,现在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自学,教师充当了设计者和引导这:学生讨论,教师充当了调解者和启发者;学生自练,教师充当了点评者和鼓励者。在学生自学、讨论、自练的基础上,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教师应加以点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应答疑解惑。也就是教师应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概念评价、升华。
8 当堂作业
为了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效果,必须让学生在课内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作业完成后,4人小组的学生互批、互改教师引导学生互评、互议,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正。这一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相互协作、自主学习的功能,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练的基础上互评、互比,先由小组长给每个学生打分,再按小组总分进行评比,使成绩好的学生感到光自己学习好是不够的,成绩差的学生感到影响小组成绩有了压力。这样压力变成了动力,使学困生每天都有同学的督促和帮助,学习成绩将会有明显的提高。
几年来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的构建科学、高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