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读带讲”的课堂策略的研究

2017-04-25栗娇娜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读书课文探究

栗娇娜

“以读带讲”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优良的阅读品质,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最终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当然,教者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要求,采用各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的读书形式。漫无目的,不讲形式,即使多读,也收不到好的效果,在检查学生读书的时候,要以鼓励为主,尽量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那么,怎样的“以读为本”的课堂实施策略才是行之有效的呢?

1 读通课文

所谓读通课文,就是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破词,不破句,不添字,不落字。读通课文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对小学生来说,读通课文并非易事,不经过反复的读是不能实现的。读通课文,我们不可能让学生机械地一遍又一遍地读,学生不是我们支配的玩偶,教师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读的积极性,调动学生读的主动性。

1.1 审题质疑,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

有些文章的题目,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的欲望去读书。这些问题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会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主动性。

1.2 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渴望去读

对那些文质兼美、以境取胜的文章,我们可以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用生动的情境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激发他们走近课文的愿望,诱发他们接触课文的渴望。

1.3 師范读,吸引着学生主动地去读

对于那些形象生动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范读的方式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在教学《两只小狮子》一文时,把两只小狮子读得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学生怎能不愿意去读课文呢?说到此处,就想到了备课,备课不只是“写”,还有重要的一环是“读”。读不仅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教师备课的基本方法与重要任务。

1.4 尊重学生,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去读

学生读书,可以让他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可以默读,可以小声读,可以放声朗读,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读。学生读有所得,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进去了,自然而然地读书的兴趣就来了,有了兴趣,就不愁读不好书了。所谓“读懂课文”,追求的并不是对课文的正确而唯一的解读,而是让学生去自主地探究,让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读懂并不意味着把所有的问题全部在课堂上解决。把学生教得没有了问题,正是我们教育的最大弊端,如果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走进广阔的社会,去主动地探究,才是教育的成功。

学生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服务者,而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应当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读书,而应当让他们自己去积极地发现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学生读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文本进行同构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进行思想碰撞、情感交流与融合的过程。随着学生认识的不断深化,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正体现了课堂学习动态的生成性特点。以读促思,以疑促读,读思结合,在读的过程中伴随着已有问题的解决与新的问题的不断地生成,学生的认识在发展,体验在加深,个性在张扬,思维活起来,语言活起来,想象飞起来。经历了这样自主的学习过程,学生获得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发现的喜悦,探究的兴趣,顿悟的惊喜,思考的快乐。这样的过程是学生学会学习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2 读活课文

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也渐渐地进入课文,在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认识作者描绘的事物的特点,感受作者的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与作者形成情感的共鸣。所谓读活课文,就是置身于课文之中,融入作者营造的情境之中,赋予文本中描绘的人、景、物以自己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朗读,使他们活起来、动起来,使自己如目睹其形,耳闻其声,如亲历其境。

3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读

陶行知曾经告诫当老师的人,切不可摧残儿童的创造性,他说:“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不是旧时代的继承者。”不少课文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在教《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说说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之后,会怎样做了呢?像这样的创造性的超越课文的阅读,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能激发学生的想像,最能张扬学生的个性。

4 引导学生拓展性地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凭几本教材是不够的,应致力于建设“校内外沟通、课内外结合、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体系。对课文的拓展性阅读,就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如学习完《王二小》以后,可以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电影了解革命战争时期的儿童团的事迹;学习完《古诗词三首》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收集描写山水方面的古诗词。

从以上所述,在“以读为本”的语文课堂实施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既可促进学生的发展,又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用自己对语言的感悟去沟通、交流、碰撞,回应作者的心灵,在互动共振的学习中评味文字,发展语言,涤荡精神,形成素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如布鲁巴科索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能独立提出有价值的问

题,说出读文的某点感受,是学生把书读“进去”的一种标志。我们应想方设法引导他们研读、琢磨课文,通过大量的朗读来探究和解决问题,突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与积累,引导它们独立思考,做到读书有自己的见解预感,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

猜你喜欢

读书课文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背课文的小偷
我爱读书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