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运用探略

2017-04-25万朝文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3期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现状小学语文

万朝文

【摘 要】在特殊教育學校的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引入,可以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当前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以及“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创新游戏化教学手段,实现良好的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现状;对策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对特殊教育对象,语文更是他们将来获得生活能力的前提。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往往会难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传统过度重视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形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实现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正好可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思想,阐述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现状以及对策。

一、游戏化教学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从根本上讲,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是为了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实现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游戏化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笔者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分析,发现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存在如下问题:

1.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理解不够透彻

前面我们谈到: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改革和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理解却存在不正确的现象。一些教师认为“游戏化教学”就是一种娱乐性的教学模式,致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度重视游戏的效果而忽视教学的本质和意义。教师的一切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都是将游戏作为核心要点,忽视了是在教学中渗透游戏活动,而不是全程游戏。正是因为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理解上的偏颇,影响了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效果。

2.教师的游戏化教学手段单一

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长时间反复运用,都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意义。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的游戏化教学手段,也需要有所创新,而不是长期反复使用同一的教学手段。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使得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习惯性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长此以往,这样的游戏化教学手段也失去了意义,难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游戏化教学的政策宣传引导不够到位

当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游戏化教学并没有被广大教师采纳并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究其原因,在于游戏化教学的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教育主管部门缺乏游戏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也没有进行广泛地宣传,从而极大地制约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和发展。

二、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针对当前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教学的指导思想,重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重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现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1.利用游戏作为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是学生的一大特点。对于特殊教育儿童,特别是聋哑儿童,可视化的游戏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般。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导入,利用有趣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游戏化教学作为课堂导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正好可以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讲解到一些有趣的教学课程,如有关童话的故事,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童话短片作为课堂导入,或者是挑选几名学生扮演童话故事里面的人物,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快速地融入课堂,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2.通过竞争性的游戏调动特殊教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争强好胜是每一名小学生与生俱来的特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通过具有竞争性的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词语或者是词语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成语接龙的游戏,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个成语接龙的游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曾经使用,学生是比较喜欢,教学的效果也格外好,整个课堂教学一片欢声笑语,且成语接龙的方式,对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引入很多竞争性的游戏,如猜字画的游戏、课堂辩论、知识竞赛等,这些竞争性游戏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3.结合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创新特殊教育游戏教学模式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发展,使得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何为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关键性能力。在核心理念的要求之下,教师的教学应当尽可能地跨打破学科的限制,让学生能够灵活地对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打破学科的限制,通过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的引入,实现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诚然,语文本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一些美术知识或者是音乐知识的引入,对于实现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引入,可以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当前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以及“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创新游戏化教学手段,实现良好的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的思考[J].安徽文学,2007(12)

[2]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学语文新课程案例与评析[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

猜你喜欢

游戏化教学现状小学语文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