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汉语语法基础探究 虚词“之”字用法
2017-04-25陈复益
摘 要:在古代汉语语法中,“之”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字,是常见的文言虚词之一。“之”字出现的地方很多,经过演变,用法和词性也多种多样。动词、代词、助词这三种词性一般是常用的用法。本文对“之”字用法从汉语语法的角度,选择初中课本进行研究,希望能让大家对“之”字有全面的认识,提高我们的古汉语水平。
关键词:文言文 动词 代词 助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69-01
初中语文教学,文言文占据很大的篇幅,中考试卷里占比也较大,可见是很重要的;文言文作为悠久的文化,又是我们必须要继承发展的。
语言是有继承性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在语法方面,有许多古代虚词和结构形式就常常运用在现代汉语尤其是书面语言里,在词汇方面也是这样。因此,适当运用汉语语法,对文言文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虚词中“之”字在古汉语中出现的频率最大,意义和用法又不尽相同。了解“之”字的词性和用法对学习古汉语由其是刚刚入门的初中学生而言,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词性上讲,“之”字的用法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
1 “之”字用作实词,只有一种用法就是做动词
如:
(1)尝与人佣耕,辍耕之陇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2)至之市,而忘操之。(《郑人买履》 )
(3)吾欲之南海,何如?(彭端淑《为学》)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李白《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以上五个句子中,“之”都当作动词讲,可以译为“到……去”。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是有规律可循的。前四个“陇上”、“市”、“广陵”、“蜀川”等次或是地名或表示地点,(5)句中,“至”是抽象的方位名词,也可以看作地点。我们在看这几个句子的主语,(3)(4)句可以看出主语是人,(1)(2)省略了主语“陈胜” “郑人”,整个句子合起来应该是某人去某地,结构为“某人+之+某地”。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说,初中课文以外还有别的用法,如:
(6)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7)枭(xiāo,猫头鹰)逢鸠(斑鸠)。鸠曰:“子将安之?”《枭逢鸠》
其中(6)句中之和所连用,我们可以看成所字结构“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那么“之”就必须理解为动词;(7)句为课外文言文,“子将安之”是宾语前置,如果将之理解为提宾标志的话,那么句子又却谓语动词,所以之字只能当初动词解释,其实安解释为那里,也可以看作是地点,只是句子位置有变化罢了。
2 “之”字用作虚词,用法有助词和代词两种用法
“之”字当解释为助词时,有五种情况。
2.1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
如: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语《师说》)
(9)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刘禹锡《陋室铭》)
从上面两句看,“之”字分别位于名词和动词之间,名词作主语,动词作谓语,结构为:主语+之+谓语。
2.2 宾语前置,不译,但是“之”字分别位于名词和动词之间也有例外
如:
(10)“句读之不知。”(韩语《师说》)
(11)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这类句子叫做宾语前置,通常出现在疑问句和否定句中,如(11)动词“有”,宾语“陋”,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用公式为:宾语+之+谓语。
2.3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
如:
(12)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
(13)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
这类结构简单明了,一般容易掌握,结构为:定语+之+中心语。
2.4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14) 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15)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
这类用法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结构和“3”刚好相反,为:中心语+之+定语。
2.5 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如:
(16)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
(17)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
“之”字当解释为代词时,有两种情况。
如:
(18)彼竭我盈,故克之。(左秋明《曹刿论战》)
(19)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
(20)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魏学伊《核舟记》)
(21)渔为甚异之。(陱渊明《桃花源记》)
这四句中,(18)句中之代指齊国军队;(19)句中之代指狼;(20)句中之代指窗户。这类句子之均为前指,要么指人,要么指物,为了避免重复使用代词,这类为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21)句中之:代指桃花源的情景,往往指代一件事,这类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但究其位置都处于动词之后,所以结构为:动词+之。
在日常教学中,熟悉掌握“之”字用法,多阅读分析古汉语,日积月累,熟能生巧,才会真正体会到古汉语的迷人魅力,才能更好的学习中国古代文学。
参考文献:
[1] 吴金华.古文献整理与古汉语研究续集[M].凤凰出版社,2007年12月.
[2] 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9年,第3版.
[3] 董希谦.古汉语简明读本[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4] 洪成玉.古汉语教程[M].中华书局,1990.
[5] 杨春霖.实用古汉语教程[M].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6] 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2.
作者简介:陈复益(1981-),男,江苏泗阳人,汉族,现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