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与思考
2017-04-25温晓明
温晓明
摘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龙岩,是一个发展实践不断推进、发展成果不断累积、发展实力不断提升、发展成效不断接受检验的过程。龙岩市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证明,只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就一定能够共建绿色中国,共创生态文明,共享美好未来。
关键词:经济建设;绿色发展;生态文明;龙岩市
经过多年的努力,龙岩市发展绿色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良好的绿色生态为龙岩带来了一块块金字招牌:“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全国首届生态文明典范城市”……龙岩,这座红色之城、绿色之城、文明之城,正以独有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本课题就龙岩市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探索实践进行理论思考,很有意义。
一、龙岩市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探索与实践
(一)不断解放思想,探索发展思路
1.谋划绿色发展路线图
龙岩市是福建省的资源富集区,已发现矿物种类64种,已探明储量的33种;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大77.91%,是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发源地。独有的资源禀赋为龙岩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1997年5月,龙岩市撤地改市。市委、市政府立足区位优势,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凛赋条件,不断解放思想,谋划发展路线图,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特别是近年来,龙岩市牢牢把握中央支持福建省加快发展、“新古田会议”召开的重大机遇,谋划一条以生态效益型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的路线图,把龙岩市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生态优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新闽西。
2.精准定位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
进入新世纪,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两岸三地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国内区域间经济竞合互动势头强劲形势,2004年8月召开的中共龙岩市委二届七次全会上,龙岩市委、市政府把发展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要务,首次提出了建设“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的战略构想,明确了龙岩市的发展定位与目标。2008年,龙岩市委、市政府提出举全市之力,依靠科技进步、体制机制创新,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0年,科技部选择龙岩市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可持续发展产业示范基地。2012年,龙岩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通过科技部的中期考核检查。2016年1月,龙岩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又通过了《龙岩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龙岩将打造“东进沿海、西连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的发展规划。2016年9月召开的龙岩市委第五次党代会上,再次提出了今后五年“生态文明再上新台阶”的目标任务,要求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保持全省首位,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5%以上,主要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95%以上;单位GDP能耗降低值、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成,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前列,建设美丽龙岩翻。
2000年以来,龙岩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围绕“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龙巖市通过对传统资源型产业的改造提升,着力发展以商贸物流、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集约发展机械、电子等新型工业和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城市绿化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了较好维护与拓展,生态与人居正呈现出和谐发展态势,一个山川秀美、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正在形成。
(二)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绿色发展
龙岩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从20世纪80年代起,依托资源优势,龙岩市各类小水泥、小煤矿企业遍地开花。这些资源型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浪费和枯竭现象也日益突出。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便成为龙岩市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1.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一是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以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畜牧、蔬菜、林竹、果茶、红心地瓜干、烟草“六大”农业重点产业。提升河田鸡、连城白鸭、槐猪、黄(黑兔)、兰花、漳平水仙茶、花生“七大”特色农产品。二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安全农产品生产,建设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标准完善、管理规范的安全食品生产体系,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形成了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上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漳连城福建农民创业园产业基地。三是推广“粮一经一饲”、“牧一沼一果”、“稻一萍一鱼”立体种养模式,发展粮经、粮肥轮作模式,优化品种配置和种植结构,推广立体种养、水旱轮作、间作套种、节水灌溉、设施栽培等技术。对以畜禽粪便为主的有机肥生产、使用环节给予政策资金补助,以激励粮农、果农多用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达到既解决养殖污染问题又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品质的目的;同时,加快沼气生态农业示范建设,因地制宜地推广“一池带四小”(小猪场、小果园、小菜园、小鱼塘)为主要建设内容的庭院生态农业模式。四是发展林下经济。通过政策、资金扶持等手段,引导农民在林下种植中草药、绿化大苗,养殖纯天然绿色家禽等,逐步形成了永定的巴戟天、草珊瑚,连城的铁皮石斛,上杭的断肠草、梅花鹿,新罗的竹子采集加工,武平的林下养蜂和种茶、红豆杉、金银花;漳平的金花茶、林下养殖棘胸蛙,长汀的互叶白干层、黄栀子、金银花、菊花、红菇等等,并呈现出规模大、品质好、效益高的发展势头翻。发展油茶等木本粮油、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丰产竹林、花卉苗木、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等绿色富民产业和生物质能源林基地,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让广大林农共享“经济红利”,既有效利用了林下空间,发展了林下种植、养殖,又涵养、抚育了森林资源。
2.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严格执行产业政策,严把项目建设的资源消耗关与环境保护关,提高项目资源环境准入门槛,严控高消耗、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对纺织、轻工、冶金、建材、林产等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加快发展节能、节水、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吸纳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淘汰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企业,坚决制止新建淘汰类落后产能,不断巩固关闭小火电、小纸厂的成果,继续淘汰机立窑水泥和落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二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加强政策配套和产业引导,扶持和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制造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发展物联网应用、生物医药、功能稀土材料、新一代轻纺化工材料、半导体照明(LED)和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源、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专用汽车等领域,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做大做强全国环保产业基地。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环保产业的两家领军企业。以龙净环保和龙马环卫为龙头,做大做强除尘、脱硫、脱硝等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的研制与工程总包、环卫系列产品制造等产业,培育发展集废气、废水、废渣、噪声处理等领域功能齐全的产业群,保持全国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研发生产基地的先进地位。四是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建设,在建材、有色金属、钢铁、煤炭、化工等行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以煤矸石、粉煤灰、冶金炉渣综合利用为重点,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突出抓好资源开采、资源消耗、废物产生、再生资源产生、消费等五大环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依靠龙岩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条件,推进龙岩市全国资源型城市和武平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县建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3.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是发展生态旅游业。制定生态旅游规划,在“海峡客家,欢乐龙岩”主题下,整合、保护、开发生态、文化、红色优势旅游资源。整合以古田会址和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为代表的红色之旅、以永定土楼和培田古民居为代表的客家之旅、以冠豸山和梁野山为代表的生态之旅精品旅游线路,加强旅游服务与环境建设,提升旅游开发整体水平。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森林旅游、体育休闲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完善古田、土楼、冠豸山、长汀古城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一批星级宾馆,提升层次发展高端服务业。二是培育壮大物流业。以构建大物流为目标,通过加快“陆地港”建设,构筑物流发展平台,推行信息网络技术,构筑物流信息平台,发展甩挂运输、集装箱、多式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实现节能降耗。三是拓宽服务业发展领域。发展信息服务、商务会展、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体育健身、医疗保健、职业培训、家政服务、老年护理和病患陪护等社会服务业,开发新的增值环节,丰富消费服务产品类型,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多样化需求,建立惠及城乡居民多种形式的家庭服务体系。
(三)治山、治水、治大气,确保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1.治山,让山更青
一是进行水土流失治理。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水土流失治理是改善和治理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早在1983年长汀县就进行了全面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2012年1月8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在中央7部委联合调研组《关于支持福建省长汀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上做出重要批示,指出:长汀县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经过十余年的艰辛努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保护建设取得成效,但仍面临艰巨的任务。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上,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要总结长汀经验,推动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由此形成的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在全国推广,并推动了龙岩全域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全面展开。如今,在汀江两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新型工业园区、生态旅游区迅速崛起,生态工业蓬勃兴起,生态农业异彩纷呈,生态旅游风生水起,生态人居沿江“绽放”,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人居建设,将长汀建設成为“看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美丽家园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二是在全国率先推进林权改革,加强森林经营。在总结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02年4月,武平县出台了《关于深化集体林地林木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行“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集体林经营新机制,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国家得绿、农民得利”的理想目标,林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国第一本“林权产权证”落户武平县,由此形成的林权改革“武平经验”在全国推广。龙岩市林权改革全面铺开,全面启动了森林抚育经营,加大中幼林抚育、封山管护和低质低效林改造等森林抚育经营力度,增强公益林的生态功能,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三是治理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市、县二级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开展规划环评,对符合规划的小矿进行规模化和集约化改造;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和矿业权市场建设;推广先进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推进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全面落实矿山生态恢复治理补偿机制和企业责任制,打击取缔非法采矿;运用网络、遥感等先进技术,加强对开采金、铅、锌等易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矿种以及其他大中型矿山企业排污的实时监测;执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强化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到2015年,新(扩)建生产矿山地质环境得到全面治理,开采破坏土地得到全面复垦利用;历史遗留的矿山(闭坑、无主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40%,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40%。
2.治水,让水更绿
一是实施江河流域生态修复及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九龙江和汀江干流、一级支流为主的江河两侧及库区周围一重山的造林、补植,加快流域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修复,加强重点水土流失区、易灾地区的生态治理,实施江河流域及库区周围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天然阔叶用材林实行封禁,优化区域林分结构,提升区域森林生态功能,到2015年,“二江”一重山可绿化宜林地绿化率达100%。二是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建设与保护。持续扩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面积,建立湿地保护区;实施对江河源头森林植被、典型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等关键区域的保护;加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提高保护和监测能力,重点实施华南虎等20种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福建柏等23种(科、属)珍贵濒危野生植物的保护救护。三是保护饮用水源地,优化水利资源利用。落实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依法搬迁或治理水源地内各种类型污染源,对农村人口聚居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源,依法划定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体系建设,设区城市饮用水源地每年进行一次水源地水质全分析,县级饮用水源地每月进行一次水质分析,乡镇饮用水源地每半年一次水质分析;完善取水许可证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健全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四是实施治污工程。对境内的九龙江、汀江、闽江等重点水流域进行生猪养殖、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多管齐下的综合整治。龙津河上游流域基本完成养猪场关闭退养,龙岩境内的龙津河、象洞溪、黄潭河、旧县河等支流水质呈逐年好转趋势。
3.治大气,让天更蓝
一是推进清洁生产。为了让蓝天重现,龙岩市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加快对水泥、矿业等优势产业整合,实行产业绿色改造。龙岩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12月下发文件,向全市产煤县(市、区)发出了关闭重组号令,用三年时间,使全市煤矿企业从2012年的143家减少到2015年的49家;同时向水泥粉尘污染“动刀”,分4批关闭中心城市规划区内的18家水泥立窑企业、水泥粉磨厂、水泥熟料厂,到2014年关闭水泥企业127家,淘汰落后水泥产能超过2 500万吨,龙岩中心城市“一重山”范围内的18家水泥厂全部关闭。二是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把节能减排目标和任务逐级5-)4~落实到各部门和重点企业,强化属地管理责任、企业节能减排主体责任、部门齐抓共管责任。落实节能减排奖惩机制,充分利用差别电价、差别水价、替代发电、以奖代补等奖惩政策,促进节能减排;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通过财政补贴对能效等级1级和2级以上的高效照明产品、节能等十大类高效节能产品进行推广应用。三是实施“四绿”工程。实施推进绿色城市建设,结合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进城市片林、城边林带、城郊与城区森林公园建设,扩大城市森林面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绿色村镇建设,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村镇道路、庭院、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引导农民广泛种植优良乡土树种、特色经济树种。实施绿色通道建设,提高公路、铁路、交通主干线沿线绿化水平,新建、改建、扩建高速公路两旁20-30米,铁路、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道路两旁10-20米,县、乡道沿线两旁3-5米以上范围,全面建成沿线绿化带。实施绿色屏障建设,调整公路、国省道、铁路交通主干线沿线一重山,汀江、九龙江等沿江一重山,城市、县城、环城一重山的造林绿化和封山育林,沿路、沿江、环城森林打造成具有保持水土,减灾防灾、美化环境等多功能的绿色屏障。到2015年,全市主要交通干线、沿江、环城、一重山宜绿化率100%。
二、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思考
(一)把“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
“绿色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更长远发展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倡导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必然要求,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前提条件,不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要摒弃“先发展后治理”的陈旧思维,把消极被动的“亡羊补牢”变为积极主动的“未雨绸缪”,从消极被动的生态修复转变到积极主动的生态安全预防,从单一的政府管制转变为多元的各方参与,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不仅作为政府的责任,而且作为企业和公民的责任。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共享,要求我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上实现全面刷新和深刻变革,在身体力行中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根本目标
“多赢”是对发展绿色经济内涵的全面理解。发展绿色经济,“绿色”是底色、是发展的定性;“经济”是载体,是促进发展的手段,“发展”是目的,是最终的落脚点。绿色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地发展。绿色发展不是降低了发展,恰恰是升华了发展,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是“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的发展,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是全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赢的发展。
(三)把体现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和利用的公平性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基本要素
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模式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悖论,树立发展绿色经济是必然选择的意识。这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构成要素突破了传统经济理论的局限性,要求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不再只是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载体,而是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等因素一样,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基于此,绿色经济发展的构成要素中,生态、环境、资源是更重要的系统构成要素,发展绿色经济就是要求充分实现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和利用的公平性,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四)把推动传统经济转型、构建经济全过程的生态化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主题
顺应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客观要求,在生态、资源和环境系统的承受力、承载力许可的范围内维持经济系统的运行,既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也保证生态、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维持,更保证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取代过去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只能是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现代经济发展方式,最终走向绿色经济形态。
(五)把发展绿色科技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
科学技术决定成本收益,成本收益决定发展方式。长期以来存在的“生态不经济”、“循环不经济”、“低碳不经济”现象,其根源就在于科学技术的落后。真正实现生态又经济、循环又经济、低碳又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依靠绿色科技的创新,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新能源、新材料的推广运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和IS0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各种手段,建设生态农业、生态型工业,发展生态型第三产业,确保资源的再生速度大于资源的耗竭速度、生态压力不超过生态承载力,全面提高生态风險抵御能力,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六)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全过程
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关键是制度创新,从制度上解决生态环境的整体性、长期性与不可逆性问题。一方面,建立生态战略规划制度,真正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与宏观决策中,依据长远生态目标来规划发展步骤、发展速度、发展结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确立新的以绿色GDP为指标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着眼于“善治”,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运用好行政与市场手段,通过政策工具的灵活调控来应对生态风险的不确定性,降低社会成本,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形成有利于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
(七)把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变革生产、生活方式,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绿色效益。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要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要积极推进绿色消费革命,推广绿色服装、引导绿色饮食、鼓励绿色居住、普及绿色出行、发展绿色休闲,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要构建全民行动计划,把生活方式绿色化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中去,从拒绝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采购低碳环保产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多种一棵树、少抽一支烟以及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张纸等小事做起,汇聚形成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强大合力。
结语
在当代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乃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相信,只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通过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我们一定能够共建绿色中国,共创生态文明,共享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