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初中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2017-04-25闫建业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初中学校管理方法管理模式

闫建业

摘 要:初中学校在基础教育当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基础知识形成、人格思想逐渐成型的关键时期,因此可以说初中教育关系着整个基础教育的成败。而对于初中学校的管理者来说,如何有效的进行管理,最终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是才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人本理论不断被应用于各种管理的实践当中,并展现出了其不凡的效果,本文将从意义、对象和方法等多个方面,对以人为本的中学学校管理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以人为本 初中学校 管理模式 意义 管理方法 管理对象

一、以人为本的初中学校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提高管理实施的效能。当管理以人为核心,运用人本思想,使管理变得有"人情味"时,管理将不在只是管人管事的手段,而变成了服务,即为了更好的教学质量服务,为学生教职工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服务。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也变得不再是对立的,反而变得亲近,这种亲近的关系会相对的存在于校长主任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管理也會更加贴近人心,管理实施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二)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更能激发师生的潜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行动力。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要关注人的需求,具体来说就是要关注一线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判断管理制度人性化与否需要更多的站在被管理者的角度,而这样提出的不管是管理制度也好还是管理模式也好,都更容易被被管理者所接受,重视需求的管理制度和模式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更能激发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的动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样在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中,如果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一些问题,将学生的需求与管理模式结合起来,也可以降低学生对管理本身的逆反情绪,更好的遵守管理制度。

(三)以人为本的中学学校管理模式有利于优化完善管理模式。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下中学学校的管理模式大都偏向于严苛,管理与被管理是倾向于绝对对立的,制度缺乏变通性,主要依靠强制力的管理制度也使得师生的能动性被扼杀。而以人为本的中学学校管理模式的提出、实施则为我们的管理模式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能够有效的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病。

二、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的管理对象研究

要想使中学管理模式更加有效,就应明确管理的对象,从而使得管理模式更加有针对性。而中学学校管理模式的对象主有校风校纪、教学制度、思想行为规范以及学生和教职人员的管理监督等几大部分。明确对象以后,就能更清晰的把握,管理模式建设的重点,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统筹方法。例如对于校风校纪、思想行为规范这类制度管理模式的以人为本应重点体现在育人教人,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上。

三、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将管理制度化,建立放管结合、宽严并济、完善的、科学的制度体系。以人为本中学管理模式的关键是要形成体系,而这个体系就是我们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还要体现以人为本这一理论核心,因此就要转变以往一味运用强制力的管理制度,更多的重视制度当中的人文关怀,在制定制度时要更多的站在被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重视被管理者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让被管理者"心甘情愿"的接受管理,因此我们的管理制度要在改放权的地方放权,该包容的地方包容。例如对于老师的教学进度和方式为例,管理者可以给予教师充分的权利,而不是掐齐。让一线教师根据教学经验以及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方案。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完善决策形式,促进决策的全方位、多角度,使决策更加科学。在中学学校传统的管理模式当中制度的制定往往是由一小部分人决定的,而这往往导致决策无法贴近一线教学,少部分人的决策极易受到局限。因此我们可以引入群体决策的方式,让一线教师和学生也能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初中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因此群体决策可以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科学。不仅如此,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更有利于发掘新的管理思路。也能更加多角度、更加全面的建立高效的管理制度。

(三)善于利用管理学原理,完善中学学校的激励体系,善用激励制度激发师生潜力。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管理制度的核心即要以教师为根本进行管理,而在对教师进行管理时就要善于利用奖励制度,在管理制度当中关注教师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有生理、安全、社会、尊重以及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的需求。需求层次是逐层而上的,因此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提高待遇,使教师的付出和收获能够成正比,满足教师在生理和安全上的需要。其次要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使教师在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中获得归属感,进而提高教师的责任感。最后是要满足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给予教师精神上的支持与激励,使其获得对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四、总结

通过本文的分析不难发现,以人为本的初中学校管理模式的核心就是人本思想的运用,即以人为核心。只有以人为核心才能激发出人的巨大潜力。而以人为本中学学校管理模式的关键是制定人性化、科学化的制度,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对于中学学校来说好的制度要做到放管结合、宽严并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以及教职人员在各自的"轨道"中大胆创新、激发潜能。对于中学学校的管理者来说,把握好以人为本中学学校管理模式的核心和关键,善用管理理论,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那么实现学校教育水平和发展的跨越就不再是难事。

参考文献

[1]刘永豪,刘书婷.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5(13)

[2]南吉永.对"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行政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6(32)

[3]李斌.探索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7)

[4]吴微.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才智,2008(21)

[5]余一波.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模式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3)

猜你喜欢

初中学校管理方法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 和谐共进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试论激励理论在初中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初中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