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2017-04-25杨建祥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启发式小学数学教学

杨建祥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基础阶段,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感知能力,需要对学生做好启发和引导,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养成用数学逻辑思考问题的习惯。本文将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对学生启发式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启发式 教学

小学生思维还不完善,对于各科知识的学习都处在起步阶段,教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知识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养成数学逻辑,通过启发式教育对学生的解题思维进行培养和引导,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探索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目标。

一、当前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育开展现状

启发式教学的理念一直在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以来,应试教育的弊端就逐渐被教师所改正,而启发式教育的思想是符合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的。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是对学生学习思维养成的一种引导,也是对学生数学逻辑形成的一种培养,这些都符合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育的发展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对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缺乏重视

虽然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已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广泛的传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数学启发式教学还不被很多教师所实践,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学中,数学教师依然不重视对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应用,没有意识到小学数学和启发式教育之间的关系。一些地区的教师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数学教学思路开展教学,对于启发式教育这种思想和理念的接受程度不够,教师并不十分认可这种教学理念对学生培养的优势。同时,由于目前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认为启发式教育的方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实现周期比较长,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大部分都体现在学生在考试中的数学分数上,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很多数学教师对传统教学理念的固执也是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残存,导致教师的教学理念无法与时俱进。教师不重视启发式教育,课堂上对应试教育的应用程度有限,这些情况直接导致了数学教学效果实现的问题。

(二)教师在数学教育中对启发式教育的运用能力不足

作为数学教师,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启发式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对于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在不断的教学工作开展中探索启发式教育的积极之处,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学习的探索中去。当前,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的引导,没有很好地把启发式教学的理念运用到知识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内容,达到解题的准确率,更多的时候采用的是講授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使得教师过于约束学生,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划好路径和方向,让学生沿着教师规定的路径来学习,这对于学生而言,虽然短期内能够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但是长远来看,这种方式会让学生的思维产生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缺少了张力和发散性,会让学生过度依赖教师,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的养成就会退化。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做好启发式教育的途径分析

启发式教育对于学生有着长远的影响,数学教学中运用好启发式教育方式,能够更好地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未来的数学启发式教育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教师对启发式教育的重视能力

未来,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启发式教学的应用,当前的数学教学越来越多地偏重于对学生的思维培养和教学,教师要在教材的指导下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体会思维教育对学生的引导意义。做好启发式教育教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启发式教育对学生长远的学习发展的意义,并且将这种认识内化为自身的教学实践,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为了提高教师对启发式教育的认识程度,学校内部还可以相应地调整对教师的考评标准和要求,提高素质教学相关内容对教师考评的影响范围,更好地帮助教师充分认识到启发式教育对数学教学的意义。

(二)强化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对启发式教育的实践应用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对启发式教育理念的实践工作,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到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中去,从而形成比较好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和思维。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引进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启发式教育的实践需要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来启发学生,带动学生去跟着教师的思路思考,教师给学生提供思路和问题的方向,学生主动去探索,这样能够让学生通过知识解题更好地发散思维。

例如,推导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教学时,在复习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教师列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接着提问: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底与长,高与宽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图形的大小会怎样?用什么方法能证明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数方格和割补证明这两个图形重合,从而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以上启发点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启发点充分起到了迁移作用,使学生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自然轻松地掌握了新知识,实现自主学习。

三、结束语

启发式教育对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教师需要针对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在教学中实践启发式教学的方式。教师要重视启发式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和启发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好地践行启发式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措姆.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创新思考[J].亚太教育,2016(28):29.

[2]匡帆.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模式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4(17):80.

[3]盖明霞.试论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J].学周刊,2013(14):30.

猜你喜欢

启发式小学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陈美琴
启发式教学在《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中的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