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017-04-25王丽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王丽杰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现状,接着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意义,最后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兴趣 培养策略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在我国持续不断的推行,越来越多的传统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习惯于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十分反感。同时,在传统模式之下,小学语文教师对于阅读的教学不甚重视,根本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阅读教学中。长此以往,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每况愈下,十分令人唏嘘。

一、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现状

(一)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偏低

在小学语文教育体系中,教师对于阅读能力的重视程度一直处于十分“边缘”的状态。由于受到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师一直都将自己教学的关注点集中在基础层面的教学之上,而对于难以提升的阅读成绩而言,教师则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阅读教学中去。教师不重视的态度使得学生也对阅读显得不屑一顾,对于阅读的兴趣也显得十分欠缺。

(二)阅读教学具有很强的局限性

现如今,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十分具有局限性。他们往往将自己的阅读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之上,对于课外的知识则鲜有涉及。同时,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不愿意扩大自己的教学内容,阅读教学的范围十分局限,不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欠缺

在我国小学教学体系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往往不可估量。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很欠缺,如果教师不加以正确引导的话,最终的教学效果自然不会有多大效果。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不少的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十分令人堪忧。阅读教学本身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文化底蕴,如果教师自身素质欠缺的话,最终的教学效果势必会显得差强人意。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阅读兴趣的提升能够让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透彻。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对于文章的理解建立在“读文解字”的前提下。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學生阅读兴趣的提升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蕴含于文中的生僻道理。这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思想不谋而合。第二,阅读兴趣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言教学中,“听说读写”的能力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又缺一不可的。因此,阅读兴趣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涉猎更多的书籍,并沉浸其中吸取对于自己表达有用的东西。有了强大的阅读量作为后盾,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自然不在话下。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主要策略

(一)在教学中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对于正处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正是好奇心和探究欲极度爆棚的年纪,但是这个阶段的他们集中精力的时间相对较短,对任何事物都只有“三分钟的热度”。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充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学中埋下伏笔的方法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顺着文章的故事脉络为学生娓娓道来,但是到了一个精彩处教师巧妙地选择戛然而止。这个所谓的“戛然而止”就是一个教学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故事的后续“添砖加瓦”。久而久之,通过这种方法的引导,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变得十分浓郁,他们渐渐变得愿意静下心来进行阅读,不浮躁,不冒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例如,教师在进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采取这种埋伏笔的教学方法。通过伏笔的设置,卖火柴小女孩的命运牵动着每一个学生的心。大家心心念念十分急迫地想要知道故事后续的发展,阅读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到了最高点,阅读兴趣的提升变得水到渠成。

(二)为学生营造恰如其分的阅读气氛

对于学习而言,潜移默化远比“满堂灌”的效果要好很多,阅读教学亦不例外。为了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恰当阅读氛围的营造十分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尽最大限度地拓宽小学生的阅读途径,在教室里摆放一些适合于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利用班会的时间进行相应主题的读书报告会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融入到学生的周围,多与学生进行探讨,分享阅读体验,对学生的阅读教学进行查漏补缺。

此外,教师还应该动员广大的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到阅读氛围创建的过程中去。对于小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使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长应该定时为学生准备一系列课外阅读书籍,让学生在家中也能长期浸润在阅读的氛围中。久而久之,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变得不在话下。

(三)巧妙运用典型人物或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合理巧妙地运用典型人物或者是生动有趣的事件作为教学素材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紧扣教材内容,站在小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所思所想,巧妙地利用学生求知欲来抓典型人物,让学生的阅读脉络变得空前明晰,阅读兴趣的提升稳步进行。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感十足,仿佛自己就变成了文中的具体人物,文中故事的发展牵引着学生的每根神经。很显然,在这样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中进行阅读,阅读兴趣的提升自然十分顺畅。

例如,教师在进行《海瑞当知县》这篇课文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将文中的典型人物进行重点介绍。有了典型人物的铺垫,学生的后续阅读渐渐变得兴趣盎然,在鲜明的人物性格与曲折的故事发展的牵引下,阅读教学成果斐然。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紧扣教学大纲,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收获阅读的兴趣,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明贵.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7):39-40.

[2]郭亚芝.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J].科技资讯,2015(26):122+125.

[3]朱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3(34):34-34.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