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师德”成“失德”
2017-04-25孙月媛
孙月媛
眼看期末考试时间将至,宜宾学院部分选修申论课的同学陷入纠结之中。申论课的主讲老师郭五林发布通知,称凡购买其编写的申论教材的同学,每买一本书,期末考试成绩加5分,每人最多可以加20分,也就是买4本书。此举引发了部分学生的质疑和不满。
在这场“加分”闹剧中,老师通过自己制定的一系列“加分规则”在无形中迫使学生不得不买他的书。学生们的申论课期末考试试题总共三道,内容均围绕郭五林编撰的书展开:一是为此书拟写一则200字的介绍;二是拟写一份关于此书的销售方案;三是如果你是一名公务员,就如何指导考生学习这本申论用书,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如此奇葩的试题,让人大跌眼镜。
常言道:“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教师的责任和本分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而这种公然将学生的成绩与推销书籍捆绑在一起的行为,不仅让师生关系沾满了“铜臭味”,还将“师德”二字抛得一干二净,让人唏嘘不已。
教育部早在2014年就出台了《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明确指出“严禁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生活用品、社会保险等商业业务获取回扣”。按照规定,凡踩红线者,“一案双查”,即当事人和学校或教育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都将被追究责任。为了杜绝此类现象再次发生,教育部门应不断完善对教师的考评制度和自检自查力度,用制度与规定堵住教师“失德”行为的漏洞,提升教师的自律意识。
對教师来说,“品”是一个人内心对自我的要求,底线高了,“德”自然就高。郭五林所犯的错就是因为降低了自己的底线,在利益的驱动下迷失了方向造成的。教师只有抵御住物欲的诱惑,认清自己的定位,才能让师德素养不断提高。
【热用立意】师德/为人师表/利欲熏心
【素材评说】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者,万万不能失了“为师之德”。只有少一些利益捆绑,多一些真诚讲授,师生关系才能更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