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提名“乌龙”,想得奖想“疯”了吧
2017-04-25刘雪松
刘雪松
2016年12月,有关中国经济学家鞠建东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然而不到一天的时间,“提名人”武汉大学经管学院院长谢丹阳发微博辟谣并道歉,说这只是一个玩笑而已。
“乌龙”被打回原形后,似乎感到最难过的,还是那群亢奋了24小时的热血受众。很多人已经在网上表达过骄傲的情绪和分享过光荣了,最后却像吃了一只苍蝇一样欲吐不能。可见,想诺贝尔奖想“疯”了的国人,不在少数。
不可否认,诺贝尔奖对人类发展各项成就的评定,有着积极的推动与导向作用。但将诺贝尔奖视作追求名利的法宝,甚至将其视作评判国家荣誉的标准,是相当反智的。
对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而言,诺贝尔奖只是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偶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原因是他们发明了节能高效的“蓝色发光二极管”。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原因是她从黄花蒿中发现了抗疟疾药青蒿素。他们的发明,最初没有一个是冲着诺贝尔奖而来的,也没有一个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现实科研中的创新。
中国人挥之不去的诺贝尔奖情结,其实是一种想让中国科学技术得到世界认同的强国情结。但是,如果科学家们怀着不纯的目的进行发明创造,即便得到诺贝尔奖评委的青睐,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底气。科學家们要想获得真正的发展与创新,首先需要抛却对诺贝尔奖的膜拜心理和对科学研究的浮躁心态,别把诺贝尔奖想“神”了,更别为了想得诺贝尔奖想“疯”了,不如实实在在地把心思花在科研上。
【热用立意】钻研精神/功利之心/淡泊名利
【素材评说】科学家们只有把诺贝尔奖看得更淡一些,把发展科学技术看得更重一些,才有可能把气力花到实处,也才有可能收获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更多“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