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市冬枣产业特色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7-04-25刘彦辰孙浩然霍鑫帅
刘彦辰+孙浩然+霍鑫帅
摘 要:该文介绍了黄骅市冬枣特色经济产业现状,分析了黄骅市冬枣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并从特色经济体系出发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特色经济;冬枣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2-03-0037-02
所谓特色经济,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以特色产品为前提,以特色产业群的开发为核心,以特有资源转化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支撑,以特色经济区域为载体,各部分环环紧扣,相互联系,促进地方经济的优化发展[1]。目前,发展特色经济已经成为了地方经济的重要内容。特色经济是以特定的经济区域为基础的,特色经济是对区域内的特色进行选择,继而发展来的,如河北省安国市的药材,江西省景德镇的瓷器等[2]。特色经济已经成为各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而黄骅市冬枣历史悠久,知名度较高,近年来更是致力于冬枣特色经济的发展。黄骅市发展特色冬枣产业,不仅能够为当地人民增收,更是能打出渤海经济发展增长的一张名片。
1 黄骅市冬枣产业特色经济发展现状
黄骅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濒临渤海,物产丰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冬枣。冬枣作为黄骅市的特产,长期以来一直是黄骅市的名片。冬枣果皮赭红光亮、皮薄肉脆、甘甜清香、营养丰富,食用价值极高,备受人们青睐。
目前,黄骅市的冬枣种植面积已达1.11万hm2,种植人员占全市总人口的1/4,年产鲜冬枣约70 000t,经济产值达10亿元。占全市水果总产值的80%,对黄骅市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冬枣产业给黄骅人民带来了巨大财富,但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品质、深加工企业发展、品牌保护等问题的存在,也给黄骅冬枣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 冬枣产业特色经济发展特点和优势
2.1 气候适宜 黄骅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全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因临渤海而略具海洋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1℃,平均年降水量627mm,非常适合冬枣的生长,这实在是天然的特有资源。
2.2 种植历史悠久 由于黄骅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之冬枣种植历史悠久,经久改造,品种优良远超其他冬枣,是市场上极具潜力的特色产品。
2.3 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市场广阔 黄骅市近年来由港口带动,大力发展交通,不仅多条铁路通过,高铁也在建修之中,这为黄骅冬枣未来的产业群建设大大提高了交通运输的实力。港口修建、各种交通工具的通行和大学的不断迁移,使得黄骅市人口流量大大增加,无形之中也提高了冬枣的知名度。
3 存在问题
3.1 人工成本高,种植技术相对落后 冬枣每1hm2地每年需要花费15万元左右,而其中人工费用达12万左右,约占总成本的80%。而目前所沿用的种植技术,如授粉术、开甲术等,大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现的,现有技术无法进行机械化作业。并且现有种植技术抵抗灾害能力差,如何解决技术问题,加以推广,成为冬枣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3.2 枣产品销售结构单调,品种单一 冬枣加工后产品虽多,但只有脆冬枣一枝独秀。以国润生态食品公司为例,该公司2015年的销售额为8 000万元,其中由脆冬枣所提供的竟占到了7 900万元,由此可见,企业在提高加工技术,丰富产品等方面还有所欠缺。
3.3 品牌效应较差 黄骅目前有国润、十月红等品牌,但都影响力不足,同时知名度不高,无法形成品牌效应。原因在于,虽然目前盛产冬枣,但是却存在供货体系不完善,品牌营销力度不大等因素,导致冬枣市场上并没有本地知名的品牌,已经成为制约冬枣发展的一大问题。
3.4 果木保险缺失 首先,冬枣种植具有局域性,相对于其他主要农作物来说,冬枣属于地方特色农业,开发特定针对冬枣的险种较为困难。其次,冬枣易受灾害影响,在责任认证方面面临困难,目前仍没有权威的鉴定机构和精准的鉴定技术以及鉴定标准。
4 基于特色经济发展理论的黄骅市冬枣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冬枣产业要根据特色经济的体系实现最优化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特色产品、特色产业群、特色技术,特色经济资源和特色经济区域方面相互联系,统筹兼顾,齐头并进。
4.1 开拓特色科学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提升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标准化生产是冬枣要进入国际市场和更好的占领国内市场的前提,先进的技术是决定特色经济的重要因素。今后要进行设施冬枣的深入研究,提升冬枣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4.2 加大新产品研发,深入研究加工技术,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开发特色产业群 新产品是特色产品的领头羊,研究新的技术以此服务与产品的开发是冬枣加工企业的发展要求。在原有的冬枣真空滤油和冻干的基础上研发新的加工技术,改善销售结构单一的现状。企业要在冷藏保鲜方面加以研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得冬枣保存时间更长,从而弥补冬枣上市时间局限的缺憾。发展特色产业群,冬枣加工企业集聚,进行技术交流,共享资源,在众多的企业之中,更要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带领众多企业向前发展。
4.3 生产组织化,鼓励农户+企业模式的开展 当前冬枣种植还很零散,生產随意性也导致了冬枣品质不能保证,推动生产组织化的必要性越来越凸显,农户与企业搭配,使冬枣销量有保障,稳定市场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4.4 政企合作,提升知名度,打造知名冬枣品牌,提高特色经济知名度 冬枣种植虽然地域性强,在当地知名度也高,但却未能作出响亮的品牌,冬枣在质量标准化生产的前提下,必要参与市场竞争,占有市场份额,形成黄骅冬枣的地方特色品牌,并使之成为地方经济的特色品牌。推动政企合作,政府要加大对品牌的推广力度,采用网络、电视台、报社等媒体对黄骅冬枣进行宣传,拓展黄骅冬枣的知名度。政府与冬枣加工企业携手推广,共担品牌营销的责任,加工企业要推出新的产品,利用特色产品配合政府做好宣传。
4.5 “政保”合作,推动勘察机构的建立,推出冬枣保险,提升特色经济区域生产实力 冬枣保险由于生产地域性强和勘查责任困难,迟迟未能推出,成为冬枣扩大种植规模的阻碍因素,为了公平公正并减少困难,需要政府农业局、林业局、气象局专门技术人员,工商局市场调查管理人员,与当地代表性的枣农共同进行调查研究,统筹兼顾,合理考察冬枣在不同时间段,不同生长段,不同灾害的发生情况及受损情况,综合市场价值规律及价格成本的波动,推出三方同意合理合法的保险险种,为冬枣生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溪.清源县特色经济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10-13.
[2]王芳.特色经济内涵解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4(1):127-129.
[3]王怀仁,陈超,袁金香,等.沧州冬枣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北果树,2008(1):31-32.
[4]刘春杰,谢韶颖.滨州市冬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林业科技开发,2003(17):61-62.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