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7-04-25黎羚
黎羚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的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兴趣;效果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得到了一些教训,认识到自己有很多不足,并且对小学教学工作有了一些体会。
一、凸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数学活动与灵性。数学的教与学应该联系生活,注重现实体验,变传统的“书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新教材编排的学习内容,大多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目的就是再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动、熟悉的生活情境可以使数学由抽象变得具体,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现实,采撷生活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将数学问题融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越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会乐学、愿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生活中,自主探索、自主实践、自主创新。
二、重视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学习过程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形成结果的生动过程往往被教师“全包了”,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不断地被教师塞进知识,从而使数学课堂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新时期的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但要让学生弄清“是什么”,而且要让学生弄清楚“为什么”。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所学的新知识才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教学中,我由传统单一的知识灌输者逐步转变成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學生体验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最后针对本堂课的重难点进行最有效的巩固练习,教师及时辅导。
三、练习是掌握和巩固知识的必要途径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工具,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具有高质量的练习作为基础。练习要有目的性,不要盲目练。要想使练习效果明显,课前必须精心筛选与本课新授内容紧密相关的练习题,针对性要强,习题要有一定的坡度,先易后难。要保证让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便于老师发现问题,一对一地进行及时辅导。合理安排练习内容,不求练习数量,重视练习质量。基础知识经常练,关键内容和重难点每两周安排一次练习。将两周以来所学重、难点内容进行归纳,设计一些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练习题让学生周末独立完成。下周一交给老师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重视复习
数学复习的主要目的是查漏补缺,系统梳理,夯实“双基”提高能力,促进学生发展。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精讲多练,以点带面。抓住关键知识,薄弱环节,疑难问题讲清、讲透,次要知识、简单问题少讲、不讲。复习要有层次,抓中间促两头。对于学困生我经常要求学困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加强练习,教材上、《基础训练》上的习题反复练习,达到基础知识牢固掌握,考试时该得的分数一定要得到;对于优生,尽量安排一些难度比较大的习题让他们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力争考试得高分。方法要巧。利用一切有效手段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学得轻松,理解得透彻,掌握的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是我在复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寻找多种解题途径,择其精要解题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一题多变”的训练,尽可能覆盖知识点,扩大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行之有效的复习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