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热敏灸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6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7-04-24吴连堤汪家财余征王飞康剑万小明
吴连堤 汪家财 余征 王飞 康剑 万小明
(1江西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研究生 南昌 330004;3江西中医药大学2016级研究生 南昌 330004;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腧穴热敏灸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60例临床疗效观察
吴连堤1汪家财2余征2王飞3康剑3万小明4#
(1江西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研究生 南昌 330004;3江西中医药大学2016级研究生 南昌 330004;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灸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对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溪、合谷等热敏腧穴进行艾灸治疗,2次/d,疗程为7 d;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 l,静脉点滴,10~15 m in滴完,2次/d,疗程为7 d,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第2、3、6、7天患者肢体肿胀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 d后,两组减轻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相当;治疗4 d后,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7 d后,观察组肿胀治疗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腧穴热敏灸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腧穴热敏灸;疗效观察
桡骨远端骨折是上肢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约占整个骨科急诊骨折的1/6~1/4[1],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2],但手术后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肢体肿胀和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传统的物理治疗和西药治疗效果往往不太理想[3]。而热敏灸在治疗骨折肿胀方面有新的突破,肖红云等[4]在腧穴热敏灸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肿胀50例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将热敏灸运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四科住院部患者60例,按照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39±9)岁,病程7 d以内,平均病程(1.5±0.5)d;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0±2)岁,病程7 d以内,平均病程(1.0±1.0)d。两组均选择单纯、闭合性前臂双骨折,具有明显手术指征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损伤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均行术后常规换药、止痛治疗和康复训练。
1.2.2 观察组选取患肢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溪、合谷等热敏腧穴施行热敏化艾灸治疗。具体操作:在上述穴位分别依次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操作:先行回旋灸2 m in温通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 min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 m in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只要出现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灸感反应就表明该腧穴已发生热敏化[5]: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麻、痛等非热感。施灸剂量:最佳剂量以每穴完成灸感四项过程为标准,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3时各治疗1次。
1.2.3 对照组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 l,静脉点滴,10~15 min滴完,2次/d。
1.3 肿胀评分肿胀程度评定标准[6],轻度:肿胀,皮纹尚存在,标尺法测量,肿胀肢体与健侧肢体对比中心高度<0.5 cm;中度:皮纹消失,尚未出现水疱,肿胀肢体与健侧肢体对比中心高度在0.5~1 cm;重度:皮纹消失,且已出现水疱,肿胀肢体与健侧肢体对比中心高度>1 cm。根据肿胀程度分为:无(0分)、轻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10分)。
1.4 疗效判定标准[7]显效:肿胀程度明显减轻,皮纹出现,治疗后用标尺法测量双侧肢体差值<0.3 cm,肿胀消退时间<3 d;有效:肿胀程度减轻,水疱消退,治疗后用标尺法测量双侧肢体差值0.3~0.9 cm,肿胀消退时间3~6 d;无效:治疗7 d后肿胀基本未见缓解,治疗后用标尺法测量肢体差值>0.9 cm。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肿胀评分资料以(±s)表示,不同时相点的肿胀评分统计比较均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7 d后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7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7 d后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治疗前、治疗后第2、3、6、7天两组肿胀评分统计分析治疗2 d后,两组减轻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相当;治疗4 d后,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肿胀评分值分析(分,±s)
表2 治疗前后肿胀评分值分析(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术后肿胀的原因与术中组织的剥离损伤了血管、神经,以及肢体静脉回流受阻有关,受损肌肉肿胀,局部静脉压增高,形成恶性循环[4,8],骨折患者体内会出现气血异常,形成血瘀,导致气血运行失常[9]。骨折对机体的气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气血在体内瘀积不散,而导致肿痛情况出现,因此,行气活血祛瘀是治疗骨折的关键。中医学对肿胀有其独特的见解,中医认为肿胀属于“水肿”、“瘀血”范畴,主要病理改变为气滞血瘀。《血证论·吐血》认为“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故治以益气活血,消肿止痛为法,气为血之母,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行,气血得运,血行瘀自去,灸法的主要治疗作用为温经通络、益气补虚,可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消肿。
热敏灸是一种简便、安全、高效的新型治疗方法,全称为“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是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采用艾条温和灸体表热敏化穴,激发经络感传,促进经气运行的气至病所疗法,具有“小刺激、大反应”的特点[10]。临床证实,其操作方法易掌握,治疗过程中患者痛苦少,易接受。本临床研究通过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的计分量化结果进行分析,肯定了腧穴热敏灸缓解骨折后局部肿胀的疗效,与甘露醇消肿治疗对比,在缓解程度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为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患者提供了较好的治疗方案。
[1]姜保国,张殿英,付中国,等.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建议[J].中国创伤骨科杂志,2010,12(11):1053-1056
[2]徐文停,倪诚,喻任,等.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1):50-51
[3]李畅居.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0,16(6):153-154
[4]肖红云,胡建华,钟发明.腧穴热敏灸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肿胀50 例[J].江西中医药,2013,44(4):53-54
[5]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4
[6]刘武,米琨,王斌,等.活血利水汤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1,43(9):59-60
[7]王风雷,王衍全,杜克.胫腓骨骨折复内固定术后肿胀的治疗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17(8):52-53
[8]田荣利,邹洪宇,邓小彬,等.防己茯苓汤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5,1(2):152
[9]叶贵生.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思路与方法[J].中外医学研究, 2010,8(3):16-17
[10]汪振荣,田宁,郭玉青.热敏灸治疗胆囊结石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7):11-12
R683.41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1.063
2016-11-17)
#通讯作者:万小明,E-mail:23115783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