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生血汤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2017-04-24徐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1期
关键词:性贫血红细胞肾功能

徐敏

(江苏省靖江市中医院 靖江 214500)

补肾生血汤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徐敏

(江苏省靖江市中医院 靖江 214500)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汤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82例肾性贫血患者资料,其中实施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西医治疗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另40例采用中药加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并对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两组治疗前Hct、Hb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Hct、Hb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可有效纠正贫血状态,改善肾功能,值得推广。

肾性贫血;补肾生血汤;促红细胞生成素;临床疗效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中,15%~45%存在肾性贫血,近几年来随着CRF患者数量的递增,肾性贫血者也与日俱增。造成肾性贫血的原因众多,其中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是最为常见且最重要的因素,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临床中普遍的治疗方式[1]。然而,临床实践发现,长期进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不仅需要支付昂贵的治疗费用,且会造成促红素抵抗、高血压等病症,临床效果不佳。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在肾性贫血患者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82例肾性贫血患者,本研究选取患者无血液系统疾病,无心衰、高血钾、高血压、恶性肿瘤等疾病,均符合国内贫血标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知情同意后,采用双盲法分组治疗。观察组40例,女23例,男17例,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7.3±2.9)岁;对照组42例,女24例,男18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48.2±3.1)岁。两组年龄、性别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饮食控制,以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为主。

1.2.1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水电解质纠正治疗,补充维生素B12等,并合理控制患者血糖、血压等;补充铁剂:口服,200 mg/次,1次/d;补充叶酸片:口服,10 mg/次,3次/d;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国药准字S20133002),皮下注射,每周100~150 IU/kg,每周分2~3次给药。持续治疗2个月。

1.2.2 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同对照组,中医治疗给予患者补肾生血汤治疗,组方:党参20 g,炙黄芪20 g,白术10 g,当归15 g,川芎10 g,阿胶(烊化)10 g,仙灵脾10 g,赤芍10 g,生大黄5 g,泽泻10 g等,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每次100 m l。连续用药2个月。

1.3 观察指标于治疗期间对患者生命体征与临床症状进行监测,并用全自动生化仪对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进行测定。

1.4 疗效评定依据慢性肾衰竭疗效标准联合贫血疗效标准,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评定: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且Hb、Hct增加幅度<10%;有效:临床症状出现好转迹象,且Hb、Hct均增加10%以上;显效:临床症状已消失,或明显减轻,且Hb、Hct增加幅度超过2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临床数据资料加以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Hct、Hb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Hct、Hb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Hct、Hb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ct、Hb改善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ct、Hb改善情况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nHct(%)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Hb(g/L)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对照组40 42t P22.04±3.25 21.87±3.37 0.384 >0.05 28.14±6.48#25.65±4.02#6.054 <0.05 72.57±10.54 72.65±11.04 0.257 >0.05 92.34±11.71#78.16±10.37#9.117 <0.05

3 讨论

肾性贫血多由肾功能损伤引起,是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并发症,且随着肾功能衰竭程度而不断恶化。从肾性贫血的发病机制看,肾功能出现损伤后,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难以正常产生,含量明显下降,而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红细胞的合成有关,随着生成素的减少,红细胞生成受阻,最终红细胞数量严重减少,出现贫血症状[2]。此外,肾脏严重衰竭后易出现尿毒症,大量的毒素物质滞留在血浆中,严重干扰红细胞的代谢过程,加剧肾性贫血症状。经临床实践证实,肾性贫血患者多出现唇甲苍白、腰膝酸软、面色萎黄无光泽、气短懒言、肢体水肿、眼结膜苍白、神疲乏力等症状表现,严重危及患者机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的提升[3]。

近几年来,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不断增加,促使肾性贫血患者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加强临床治疗研究刻不容缓。据文献报道显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肾性贫血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该种治疗方案难以改善肾功能,不能对疾病进行根治,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治疗副作用大、经济负担重,于临床推广中困难重重[4]。基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局限性,在肾性贫血治疗中,我院加用补肾生血汤(中药)进行辅助,经中西医药结合作用,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且对肾功能改善起到一定疗效。

肾性贫血属中医“水肿、血虚、虚劳”等范畴,而本虚标实则是病因所在,“本虚”则指脾肾虚衰,因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根源,脾胃表现虚衰后,则无法获取气血生化的物质基础,致使气血生化受阻,进而无法滋养机体[5];肾脏则具有藏精、生髓、主骨等作用,若肾脏虚衰,必将肾精亏耗,阻碍生髓、生血等。“标实”则为血虚,因慢性肾衰竭疾病长期不能治愈,伴随肾脏功能失调的加重,可因“浊毒”、“水湿”、“瘀血”等因素,造成气机阻滞、气血损伤,进而出现血虚[6]。因肾性贫血患者多由肾功能衰竭疾病造成,因而“本虚”、“标实”病因错杂,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只能暂时性的缓解毒邪的蓄积,但是无法根治血虚、脾肾虚衰等。

中药方剂补肾生血汤,对气血两虚、脾肾亏虚等疗效确切,组方内含多种健脾补肾药材,如炙黄芪、党参、仙灵脾、川芎、赤芍等,随着脾肾的强健,进而可实现气血化生。此外,组方内添加活血化瘀良药,如当归、阿胶等,进而增加补血填精的功效。依据现代中医学理论认为,黄芪具有利尿、扩张血管等作用,能够促进肝脏蛋白的合成,降低蛋白尿发生,从而纠正肾衰竭、保护肾功能[7];党参则能够对红细胞生成起到促进作用,增加Hb;当归则可直接与过氧化氢发生反应,降低自由基含量,避免拮抗作用对红细胞造成的损伤[8];大黄能够减缓肾小球硬化,对肾组织起到保护作用;川芎则可改善血液,阿胶可促进生血,多种药物协同后,共同起到健脾补肾、益气生血的功效[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两组治疗前Hct、Hb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Hct、Hb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给予肾性贫血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同时,加用补肾生血汤,能够显著改善贫血症状,提高Hb、Hct等,具有良好的肾功能保护作用,值得推广。

[1]徐首航.当归补血汤联合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4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6):414

[2]Hu SL,Said FR,Epstein D,et al.The impact of anem ia on renal recovery and survival in acute kidney injury[J].Clin Nephrol,2013,79 (3):221-228

[3]吴秋枫,闫瑞芬.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1):1205-1206

[4]陈豪.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6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 2012,47(9):661

[5]何敏尔,孔仕波,沈伟钢.加减补中益气汤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3):260-261

[6]黄柳莺.补肾通络汤肾区离子导人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指标的影响[J].江西中医药,2012,43(7):18-19

[7]De Lima GA,Mazzali M,Gentil AF,et al.Anem ia in chronic renal disease:evaluation of inflammatory activity on erythropoiesis and iron metabolism in patients not subm itted to dialysis treatment[J]. Clin Lab,2012,58(7-8):695-704

[8]谢志芬.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7):42-43

[9]胡江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28(6):478-479

R692.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1.012

2016-05-24)

猜你喜欢

性贫血红细胞肾功能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贫血36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CTA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