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在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中应用及临床效果分析

2017-04-24王治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1期
关键词:胃镜开腹出血量

王治伟

(河南省孟津县人民医院 孟津 471100)

腹腔镜在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中应用及临床效果分析

王治伟

(河南省孟津县人民医院 孟津 471100)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中应用腹腔镜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接诊的胃间质瘤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有完整临床资料,接受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直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20例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25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半年复发率,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随访半年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中应用腹腔镜处理,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胃间质瘤;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效果分析

胃间质瘤属于胃部最为常见的一种间叶源性肿瘤,每年发病率为1/10万~2/10万[1]。本病虽然并不多见,但每年也可接诊十余例或数十例,且临床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治疗成为首选方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术后恢复时间较长,而腹腔镜技术作为微创手术,能很好地避免传统开腹手术的弊端[2]。为了进一步探讨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中应用腹腔镜的效果,我院实施了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计纳入对象45例,全部为我院接诊的胃间质瘤患者,时间2010年1月~2016年1月。45例均有完整临床资料,经临床表现、胃镜检查及术后病理等证实,符合胃间质瘤诊断标准[3],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直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4~79岁,平均年龄(60.5±3.9)岁;胃底部肿瘤6例、胃体肿瘤9例、胃窦肿瘤3例、食管胃结合肿瘤2例;瘤体直径1.00~4.56 cm,均值(2.54±0.18)cm。研究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6~77岁,平均年龄(60.3± 3.7)岁;胃底部肿瘤7例、胃体肿瘤10例、胃窦肿瘤5例、食管胃结合肿瘤3例;瘤体直径2.68~14.32 cm,均值(8.25±3.09)cm。两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瘤体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包括近端胃切除术、局部切除术、远端胃切除术、全胃切除术等。研究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前采取内镜、亚甲蓝、钛夹等定位,部分患者可能采取术中胃镜协助定位,定位完毕采取气管插管全麻,取仰卧位,手术操作者站立于患者左侧,扶镜手则在腿间,采取三孔法或四孔法处理。根据肿瘤位置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其中胃底部、胃体部肿瘤患者可直接将前壁切除,后壁则分离胃结肠韧带后翻起胃部后再切除;食管胃结合肿瘤患者则实施楔形切除,狭窄者可采取近端胃切除;胃窦肿瘤患者则采取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应用超声刀分离后,从腹腔镜下以直线切割缝合器切除,并予以吻合,病灶组织则冰冻后及时送去病理检查。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半年复发率,并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s)表示,予以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随访半年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n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 l)术后恢复饮食时间(h)住院时间(d)随访半年复发[例(%)]研究组对照组25 20 65.34±9.63 66.37±9.29 59.87±10.35*149.56±60.74 24.55±3.49*34.62±7.21 6.23±1.20*9.03±5.25 0(0.0)2(0.1)

3 讨论

胃间质瘤属于非上皮源性间充质肿瘤,多为膨胀性生长,极少数会侵袭淋巴结。药物治疗效果极不理想,手术切除则是治疗本病首选方案。传统开腹手术属于有创性操作,并发症较多,术后恢复较慢,随着腹腔镜手术在本病中应用起来,显示出了比较良好的优势。腹腔镜技术在胃间质瘤中的应用不仅能减小手术切口,避免过大创伤,而且对腹腔的干扰很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但是,腹腔镜手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对于肿瘤直径较长或体积过大,采取腹腔镜手术可能造成肿瘤破裂、腹腔种植等,为此提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其瘤体直径不宜超过5 cm,超过者建议采取开腹手术治疗。

我院针对接诊的45例胃间质瘤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根据瘤体直径大小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则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与随访半年复发率稍低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优势明显,安全性高,可促进患者更快康复。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操作期间对腹壁肌肉组织并无明显损伤,而且对胃肠道的干扰也较少,使得术后恢复更快,疼痛更轻微,极少患者会应用止痛剂,加上术后1~2 d患者可恢复正常锻炼,从而明显减少了住院时间[4];本次研究中腹腔镜手术切除腹壁皮肤切口长度有0.5 cm、1.0 cm、5.0 cm三种情况,切口小,术后瘢痕小,基本不会留下瘢痕,有一定的美学价值[5]。不过,在一些研究中提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也有一些缺点,比如腹腔镜设备比较昂贵,对麻醉要求较高,基层医院难以满足要求,即便有条件开展腹腔镜,但术前准备繁琐,如安装设备、器械消毒等,使得手术时间可能延长;病灶定位有时候难度较大,尤其是腔内肿瘤或小体积肿瘤,甚至需借助术中胃镜定位处理;此外,若瘤体较大,尤其是直径超过5 cm时,腹腔镜下切除难度较大,极易造成肿瘤扩散或破裂[6]。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也有着安全有效及可靠等优势,在基层医院可以广泛开展,术中定位准确,能在直视下找到病灶,无需胃镜协助,若术中操作轻柔,一般不会造成肿瘤破裂,但是这种方案多适用于直径超过5 cm肿瘤。综上所述,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中应用腹腔镜处理,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1]陈丹磊,柯重伟.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126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3):169-171

[2]姜宝飞,葛恒发,于仁,等.腹腔镜联合胃镜在36例胃间质瘤手术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1,40(7):668-669,671

[3]李鹏,黄振,赵宏,等.腹腔镜与开腹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对照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16,38(5):372-376

[4]陈勃聿,秦鸣放.胃镜、超声内镜辅助腹腔镜治疗在胃间质瘤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5,55(1):50-52

[5]李伏超,史冬涛,周晓俊,等.内镜与腹腔镜切除胃间质瘤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2):69-71

[6]沈娣,冯玉阳,茆勇,等.胃镜或胃镜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间质瘤[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6,33(3):771-774

R735.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1.015

2016-12-22)

猜你喜欢

胃镜开腹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1 32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避免中转开腹的治疗体会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