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宁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017-04-24伍志燕

关键词:阶级列宁党性

伍志燕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列宁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伍志燕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俄国化过程中,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在意识形态概念上,列宁将意识形态概念中性化,提出了“科学意识形态”的范畴,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剥削阶级意识形态区别开来,突出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意识形态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在列宁看来,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阶级意识,是一定阶级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哲学上的党派斗争实质就是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在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上,意识形态是为阶级统治和阶级利益服务的工具,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要有正确的阶级立场,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至关重要。

列宁;马克思;意识形态;继承及发展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在俄国广泛传播的过程中,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政党在对各种机会主义批判的基础上,对意识形态的概念、性质、本质及功能等内容做了诸多新的阐述,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

在马克思的经典文献中,尽管“意识形态”这一范畴在一定场合被看作是一种观念上层建筑,从而使“意识形态”呈现出中性化含义,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马克思对以往唯心主义的、剥削阶级意识形态进行批判的时候,都是从否定性的层面上指斥其虚假性和非科学性的。所以,部分学者错误地认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是一个与“虚假的观念体系”相关、与“科学”相对立的范畴。

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对意识形态作了中性化的描述。在列宁看来,“思想的社会关系不过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1]171。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一个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中性概念。作为意识形态来说,这一概念本身无所谓褒贬、真假之分,而一旦意识形态具体化到一定的社会体系之中,与一定的阶级相联系时,才呈现出“虚假性”和“真实性”。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自由、民主、平等之所以虚假,并不是基于自由、民主、平等概念本身,而是因为它们所依附的经济关系的剥削性、欺骗性以及与其相关的那个阶级的阶级属性。这样,列宁将意识形态概念中性化,祛除了“意识形态”一贯被作为贬义指称的看法。

在马克思那里,“科学的意识形态”的概念还没有被提出,马克思本人也没有将马克思主义本身等同于“科学的意识形态”。列宁通过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深入研究,并结合当时俄国革命的实践继续对当时俄国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一种“谎言和偏见”;并且,列宁对意识形态范畴进行了重新认识并将之中性化,提出了“科学意识形态”的概念。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一文中,列宁将社会关系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认为前者是“不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1]161,并且是重复和定期发生的社会现象,因此使得科学分析成为可能;后者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1]161,这些“社会关系”是前者的“上层建筑”。所以,这里的“思想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是等同的。在列宁看来,“思想的社会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在《怎么办?》中,列宁则描述了一种高度对抗的政治斗争,并对意识形态的阶级性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列宁认为,在当时俄国有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即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其中前者是科学的、真实的,后者则是伪科学的、虚假的。并且,列宁还强调要在工人阶级的自发意识与真正的、“社会-民主”的阶级意识之间做出区分。他指出,前者是意识的一种“混杂形式”,产生于工人的自发运动,是工联主义的表现;后者则是一种政治的和理论化的意识形式,来自于工人阶级自发运动外部的知识分子。因此,在列宁那里,意识形态有两层含义:一种是与“物质的社会关系”相对应的“上层建筑”;另一种是反映阶级利益的阶级意识的理论表达。这种“理论表达”是有党性原则的,要么属于这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要么属于另一阶级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在一个由阶级对立所分裂的社会中,人类是决不能创造出第三种意识形态的。

当然,列宁之所以提出“科学意识形态”,是因为时代和俄国革命斗争的现实状况需要。到了列宁时代,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当时俄国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一支巨大的力量。然而,自从马克思逝世之后,以伯恩斯坦、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思潮泛滥,他们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恣意“修正”马克思主义,而实际上却完全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策略路线。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下,列宁认为一味强调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实际上也就彻底否定了已经成长为无产阶级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崇高信仰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因此,出于与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机会主义论战的需要,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从众多意识形态中剥离出来,并将之与以往一切剥削阶级意识形态划清界限。列宁认为:“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2]67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称之为“科学的意识形态”,是因为它不仅科学地揭示了自然、人类社会以及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还公然申明自己是为全人类的幸福和解放、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意识形态。进一步说,无产阶级要夺取政权成为统治阶级,必须要有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或者称之为“共产主义科学”。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主要体现了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它科学、客观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发展的内在规律;二是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它是一个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的开放的科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列宁从整体性视角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十分完备而严密”的科学体系。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的“完备性”体现在它涵括了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军事学等各方面的内容,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指南。马克思主义的“严密性”体现在它的各种组成部分上,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2]68;政治经济学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价值旨向。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一块整钢”。此外,列宁的《卡尔·马克思》一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斗争的策略等四个方面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科学性,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是与客观真理和绝对自然相符合的,与人类思想史上的任何其他思想体系有着本质性区别的“科学的意识形态”。从一定意义上说,列宁“科学的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将马克思主义直接纳入了意识形态范围,改变了以往学者将意识形态和科学直接对立的僵局,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阶级意识,是一定阶级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诚如马克思所说:“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411作为革命阶级,无产阶级从不掩盖自己的党性和阶级性,它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就是要体现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全人类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而奋斗。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党性的思想,认为任何意识形态要么是为这个阶级服务的,要么是为另一个阶级服务的,没有任何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正如其言:“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4]326-327从这里可知,社会上各种意识形态尽管在形式上可能相同,但是却存在本质区别,它们是为各自的阶级利益服务的。在此基础上,列宁批判了当时各式各样的“超阶级性”“超党性”的唯心主义意识形态,揭露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谓的“全民性”无非是糊弄人的“鬼把戏”而已。同时,列宁也从文化的视角论证了不同阶级的文化具有阶级性和党性原则。例如,以无产阶级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为例,列宁认为,“每一个现代民族中,都有两个民族。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5]344。一种是“还不发达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另一种是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文化”,俄罗斯如此,德国、法国、英国等都如此。与此相联系,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阶级社会中,所谓的“中立”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不同阶级的意识形态分别体现不同阶级的意志,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必须严格地划清界限。

在阶级社会中,各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文化斗争等,其中政治斗争中最严整、最真实、最全面的体现就是各党派之间的斗争。用列宁的话来说,“非党性是资产阶级思想。党性是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原理总的来说适用于整个资产阶级社会”[4]676。在列宁看来,在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想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归根结底可以追溯到哲学上的党派斗争。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要坚持党性原则,反对那些自诩为“无党性”“超党性”而实则坚持唯心主义立场的哲学,这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一贯立场。哲学上的党性主要包含两层内涵:一是学术上的党派性,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二是哲学上的阶级性,是为哪个阶级的利益服务。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批判了马赫主义、波格丹诺夫之流的“无党性”,并指出其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列宁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两种党性不同的派别,反映在哲学上就是“物到感觉”和“感觉到物”的两条路线的斗争。俄国马赫主义者除了坚持哲学上的“无党性”之外,还企图用自然科学领域的成果来调和辩证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本质区别,其意图无非就是要排斥马克思主义。从一定程度上说,资产阶级学者奥斯特瓦尔德、彭加勒等人的话在自然科学领域是极有价值的,但在哲学上他们所说的“任何一句话都不可相信”,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包括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在内的任何一门社会科学都具有极强的党性,是为一定社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列宁告诫大家: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各种腐朽的、反动的剥削阶级意识形态会想方设法利用唯心主义的一些新的发展、微小的变化来为他们的党派谋取利益。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尽管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像革命时期那样暴风骤雨式的激烈,但还是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所以,列宁强调,无论是十月革命之前还是革命胜利之后,都要反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要“战胜资本家的一切反抗,不仅是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反抗,而且是最深刻、最强烈的思想上的反抗”[6]。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在全党全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并上升为社会主义的国家意识形态。

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能动反映。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能动性的观点,并认为思想观念最终来源于经济事实。在驳斥米海洛夫斯基时,列宁指出:“思想的社会关系不过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而物质的社会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是人维持生存的活动的(结果)形式。”[4]19在《马克思的学说》中,列宁对以往的意识形态家进行了批判,认为这些人看到的仅仅是人类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至于这些动机背后到底是由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及其客观规律来推动的,他们却置之不问。例如,马克思之前的社会学、历史学只是积累零星的生活事实,描述历史的某一个方面,而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社会结构中经济关系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整个变化过程,“揭示了物质生产力的状况是所有一切思想和各种不同趋向的根源”[5]425。很明显,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受生产力的发展所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彼此发生的关系,只有用这种生产关系才能解释社会生活中的人的观念、意向和法律。

作为一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列宁既看到了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同时也强调了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在《怎么办?》中,列宁针对俄国经济派仅仅注重经济斗争而忽视了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的重要性,提出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7]的光辉论断。在他看来,革命理论在革命运动中非常重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党,没有一个坚强而团结的党,就无法保证革命运动取得成功;只有掌握了革命的理论,才能使工人阶级的工联主义意识上升为无产阶级意识,使他们单纯的经济斗争上升为政治斗争,从而正确地指导革命运动。在列宁看来,工人运动必须要与社会主义学说相结合,如果没有科学思想的指导,工人运动只能处于一种零星的、无组织的状态,不会有任何政治意义。一旦工人阶级中的部分知识分子懂得了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到广大工人群众中去,那么,原来在工人中的那种自发的、分散的经济斗争很快就会转变为自觉的、集中的政治斗争,因此,“我们的主要的和基本的任务是:提高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发展无产阶级的独立的阶级组织”[8]。也就是说,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一方面,要将无产阶级思想灌输到革命群众当中去,提高群众的阶级觉悟和阶级意识;另一方面,要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保持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发挥马克思主义对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和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上,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与统治思想和阶级利益是紧密相关的,“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3]178。因此,统治阶级在思想领域也必须处于领导地位。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3]178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和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在他看来,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阶级立场与他们扶持的宗教、哲学、法律和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家是统治阶级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意识形态的功能在于为阶级统治和阶级利益服务。列宁说道:“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5]478其中,前者的任务是镇压,后者的任务是教化。在列宁那里,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里就是一种阶级意识,只要存在阶级差别,就会有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统治阶级就会利用意识形态来麻痹和欺骗被统治阶级,发挥其“刽子手”和“牧师”的双重职能。基于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和社会功能,列宁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地位和作用、领导权主体、领导权的方式方法作了详细论述。在列宁看来,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是革命的首要的基本问题,“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否认或不了解领导权思想的阶级就不是阶级,或者还不是阶级,而是行会,或者是各种行会的总和”[9]。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要有自己的阶级立场,认清自己隶属于哪个阶级,统一在哪个阶级或政党的领导之下,否则,就无法从现存的复杂阶层关系中脱离出来,无法分清敌友,更无法取得革命的胜利。列宁认为,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不会主动交出政权,工人阶级要在革命中战胜强大的资产阶级,必须要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保持高度的独立性,领导和组织劳动大众进行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保卫无产阶级政权,走向无产阶级专政。那么,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主体应该是谁呢?那就是工人阶级政党。只有工人阶级政党,才能抵制群众中的小资产阶级习气、克服行业偏见和狭隘思想,才能进一步组织、团结和教育广大群众,并领导全体无产者进行联合行动。在列宁看来,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必须要由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并完成以下三个任务:一是推翻剥削者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统治;二是培养、组织、教育劳动群众,正确引导受剥削的无产阶级劳动大众跟着党走;三是使动摇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苏维埃政权和资产阶级民主之间的小业主阶级、职员、知识分子等阶层保持中立,使之不起有害的作用。此外,关于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方式方法问题,列宁认为首先是靠宣传和教育。以前的宣传方法主要靠讲解和举例说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而现在新的宣传方法是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具体事例和典型来教育群众,所以,现在的宣传和教育应该“多注意工农群众怎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地创造新事物。多检查检查,看这些新事物中有多少共产主义成分”[10]。其次是搞经济鼓动和政治鼓动。列宁认为,与宣传和教育密切联系的就是在工人中间做鼓动工作,社会民主党人要积极参与到工人的自发斗争中去,帮助工人提高团结意识,从而从原来的工联主义意识转变为社会主义意识。总之,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共产党人必须牢牢把握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群众、领导群众,使群众的自发运动变为自觉运动,这样,无产阶级政权才能得以巩固和发展。

[1] 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7.

[7] 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3.

[8] 列宁.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74.

[9] 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111.

[10] 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3.

(编辑:蔡秀娟)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s Ideology of Lenin

WU Zhiyan

(SchoolofHistoryandPolitics,GuizhouNormalUniversity,Guiyang550001,China)

During the process of Russian Marxist ideology, Lenin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Marx’s ideology. In the conception of ideology, Lenin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ideology, and also put forward the category of “scientific ideology” which distinguishes socialist ideology and the ideology of the exploiting classes, and bulges out the different existence of ideology in different social systems. In Lenin’s view, ideology as a class consciousness is the embodiment of a certain class and interests, which has distinct class nature and party spirit, and the essence of philosophy is the partisan ideological struggle. The function of ideology as a tool of class rule and class interest service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win the victory of the revolution, the proletariat must have the correct class position, and consolidate and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of Marxist ideology.

Lenin; Marx; ideology;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10.3969/j.issn.1673- 8268.2017.02.002

2016- 09-2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研究(11BKS05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研究(14BKS073)

伍志燕(1975-),男,湖南东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A81

A

1673- 8268(2017)02- 0009- 05

猜你喜欢

阶级列宁党性
马克思恩格斯的“中间阶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