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文化的传播载体

2017-04-24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原文化太学文化传播

吴 涛

(洛阳师范学院 河洛国际文化研究中心, 河南 洛阳471934)

中原文化的传播载体

吴 涛

(洛阳师范学院 河洛国际文化研究中心, 河南 洛阳471934)

移民是中原文化传播最重要的载体。 主动移民对于中原文化中物质、 制度层面的文化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被动移民对中原文化中精神文化的传播与扩散更为显著。 和平年代非移民性的人员流动、 出身中原的官员在各地仕宦过程中也促进了中原文化的扩散。 中央政府的文教政策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扩散。 关键词: 中原文化; 文化传播; 移民; 太学; 循吏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中原地区(以河南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扮演了文化发源地的角色, 中原文化长期领先于其他地域文化, 表现出很强的辐射性。 中华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在中原文化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 正因为如此, 中原文化与整体的中华文化保持了很高的重合度,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 中原文化不仅实现了在中原大地的传播, 而且从来没有停止向外扩散的脚步。 中原文化的传播与扩散, 不仅存在于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 也存在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 考察中原文化的传播扩散, 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中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很多学者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关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与扩散, 比如《中原文化的扩散》分析了茶马商贸对中原文化的传播扩散; 沈文雪先生《试论金朝重北轻南政策与中原文化北移关系》分析了少数民族政权政策对中原文化传播扩散的影响; 秦隆文先生《中原文化在东北亚地区的传播路线》分析了战国时期秦国、 燕国郡县的设置, 长城的建设, 商贸往来等对中原文化在东北亚传播的影响。 于沙沙、 张安福两位先生《唐朝西域治理下的文化认同研究》中关注了质子、 使臣、 商贾等对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的贡献。 不过, 多数学者从移民角度分析了中原文化在闽台地区的传播, 对历史上中原文化的传播途径, 还缺乏整体性的研究。 大体而言, 移民、 往来中原的人员、 出身中原的官员、 中央政府的政策在中原文化的传播扩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 由移民带来的迁移扩散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 移民是文化传播扩散最重要的载体。 每一个移民, 都是一颗文化的种子, 自觉不自觉地将原住地的文化带向移居地。 在历史上, 中原地区往往是移民的重要迁出地。 这些移民在迁移的过程中, 也将中原文化扩散到各地。 在中国移民史上, 移民的产生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主动移民, 一种是被动移民。

(一)主动移民的文化扩散

主动移民, 是民众为了寻找更适宜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迁移。 费孝通先生指出:“因为人口在增加, 一块土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 人口就到了饱和点, 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外出, 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1]8在中国历史上, 因为人口饱和进行的迁移经常发生。 统治者也鼓励这样的迁移。 唐朝曾规定:“居狭乡乐迁就宽乡者, 去本居千里外, 复三年; 五百里外, 复二年; 三百里外, 复一年。”[2]109近三个世纪以来, 数千万民众闯关东, 就属于这一类型。 民国年间, 旅平河南赈灾会就曾经多次组织中原移民前往东北垦荒。 据统计该组织先后组织移民数十万。[3]

在统一王朝控制下, 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 统治者也往往会鼓励甚至组织移民。 为了稳固帝国的疆界, 中国历代统治者往往募民实边。 秦始皇在取得岭南之地后, 曾派大军前往驻防, 因后来多数人留居当地, 秦军将领尉佗曾向秦始皇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 以为士卒衣补。 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4]3086这是见于记载向岭南大规模移民的开始。 西汉前期, 晁错也曾向汉文帝建议:“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 不知胡人之能。 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 且以备之。”[5]2286汉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到汉武帝时, 随着帝国疆域的扩张, 更是大规模向四方移民。 其后, 历代统治者都将移民实边作为巩固边防的一项重要措施。

主动移民的, 多数是社会的底层民众, 伴随他们传播的往往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 首先是农耕的生产方式, 伴随着中原移民的脚步向四方扩散。 史念海先生认为黄河本名一个字:“河”。 “河”开始变“黄”是在西汉中期以后的事情, “这应该和当时森林遭到破坏和大量开垦土地有关”[6]151。 汉武帝取得河西走廊, 开始向西北地区大规模移民以后, 移民在西北地区的农垦破坏了西北地区的原始植被, 水土流失加剧, 黄河开始变色。 同样, 在闯关东的过程中, 伴随着大量中原移民的到来, 东北地区农垦面积迅猛增加。

中原地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文化也随着移民的播迁而向四方扩散。 虽则衣食住行等生活文化, 容易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有时中原移民迁移到新的地区也会受到当地人的影响, 比如太伯、 仲雍迁移到吴越后就受到越人的影响而文身断发。 但更多的时候, 这些中原移民都自觉地保持中原地区的文化特色。 西汉初年汉高祖派陆贾出使南越, 南越王赵佗故意“魋结、 箕踞”来会见陆贾, 陆贾就批评他说:“足下中国人, 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今足下反天性, 弃冠带, 欲以区区之越, 与天子抗衡为敌国, 祸且及身矣。”赵佗听了这番话, 也很不好意思, “于是佗乃蹶然起坐, 谢贾曰:‘居满意中久, 殊失礼义’”[5]2112。

语言文字的传播也主要依靠使用它的人。 中原移民的到来, 也将汉语和汉字带到了西域, 丝绸之路上的众多考古发现, 证明了汉语和汉字在西域的传播。 语言学家研究证实, 在南方的客家方言中, 保留了很多上古音的孑遗。 在各地出现的所谓方言岛, 大多与移民的播迁有关。 甚至可以根据方言, 勾勒出移民迁移的路线。

受主动移民的文化水平所限, 高雅艺术等很难通过他们传播。 他们传播扩散文化, 也常常是无意的、 无组织的。 他们所传播的文化容易与当地文化结合而发生一些变化。 今天东北地区的关东文化, 就是伴随着中原移民的到来而形成的。 在他们闯关东的过程中, 中原文化中开拓、 古朴、 豪放的文化特点不断放大, 与东北地区固有的文化相结合, 成为今天特色鲜明的东北文化。

(二)被动移民的文化扩散

被动移民指因战乱和灾荒等天灾人祸而导致的移民。 中原大地位居天下之中, 号称得中原者得天下, 从来就是战祸频仍之地。 中原人民也因此被迫踏上了播迁之路。

早在两汉之际, 就有大批中原移民为躲避战祸而向各地播迁。 西汉时期, 江南地区尚处于待开发状态, 瓯江流域、 闽江流域仅在入海口有一个县。 到东汉以后, 行政区划设置明显增加。 对比长江流域两汉时期人口的变化, 就可以发现东汉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明显增加(参见表1)。

表1 两汉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对照表

注:会稽郡东汉分为会稽郡和吴郡, 表中东汉会稽郡人口系两郡总和

其中, 豫章郡、 桂阳郡、 零陵郡的人口增加最为显著。 除却人口的自然增长以外, 当与王莽末年中原移民的大量到来有直接关系。 后世, 每逢战乱, 都会有大量的中原移民移居江南或者岭南。 比如永嘉之乱中, 大量中原移民向江南、 辽东、 河西地区迁移。 东晋政府为了安置大量中原移民, 设置了许多侨置州郡。 在首都建康周围就设置了南兖州、 南豫州、 南徐州。 而南迁的移民, 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祖居地。 诸如陈郡谢氏、 琅邪王氏, 等等。 两宋之际的靖康之乱时, 中原人民也曾大量南迁, 《宋史·食货志》记载:“高宗南渡, 民之从者如归市。”[7]434013世纪初, 蒙古崛起, 后来灭金灭宋, 中原地区战火更烈, 居民南迁规模更大, 历史上河南人口最少的时期便出现在元朝初年。 在这次移民高潮中, 南迁人口大约有500万之众, 多寓居今浙江、 江苏, 并散居于今上海、 福建、 湖北、 湖南、 江西、 广东、 广西等地。 宋代诗人韩淲曾感叹道:“莫道吴中非乐土, 南人多是北人来。”[8]史书也有“中原士大夫避难者多在岭南”[9]1084的记载。

被动移民和主动移民不同之处在于, 被动移民往往包括了社会各个阶层, 很多社会精英、 上流人物被迫背井离乡, 踏上逃亡之路。 在迁移过程中, 人们为了生存往往结成一个个团体, 而上层人物往往成为人们团结的核心。 他们的到来, 改变了当地的文化结构。 比如, 东汉末年刘表统治下的荆州相对安宁, 荆州地区成为一个重要的避难地, “关西、 兖、 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 表安慰赈赡皆得资全”[10]2421, 逐渐在荆州地区形成了一个荆州文人集团。 荆州文人集团在经学、 文学等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 唐长孺先生曾将荆州之学与洛阳太学进行比较。 他说:“荆州学校的规模和制度远远逸出郡国学校的范畴, 不妨说是洛阳太学的南迁。”诸葛亮就曾随着叔父逃亡荆州, 他在荆州所交往的士人, 也多是来自中原地区。 这些被动移民, 尤其是移民中的精英阶层, 有比较强的文化自觉, 往往能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因而他们对于中原文化的扩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夏增民先生在引用谭其骧先生关于永嘉移民的分布之后说:“由此可以看出, 建康吴会地区移入的北方移民最多, 迁入江陵长沙地区、 浔阳豫章地区的被动移民人数亦不在少。 北方移民数量规模较大的地区, 与前述文化发达区域, 是相吻合的,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论证了该地区文化发达的成因以及儒家文化中心形成的必然。”[11]231

所以, 伴随着文化精英的被动移民, 处于文化结构核心层的思想文化、 文学艺术也逐渐从中原扩散到江南、 岭南、 辽东、 河西等地。 就思想文化而言, 随着晋室南迁, 中原士人纷纷南下, 在洛阳盛极一时的玄学也随之渡江。 东晋初年的士人领袖王导就曾亲自召集过彻夜玄谈。 “殷中郡为庾公长史下都, 王丞相为之集, 桓公、 王长史、 王蓝田、 谢镇西并在, 丞相自起解帐带麈尾, 语殷曰:‘身今日当与君共谈析理。 ’既共清言, 遂达三更。 丞相与殷共相往反, 其余诸贤略无所关。 既彼我相尽, 丞相乃叹曰:‘向来语, 乃竟未知理源所归, 至于辞喻不相负。 正始之音, 正当尔耳。 ’明旦, 桓宣武语人曰:‘昨夜听殷、 王清言甚佳, 仁祖亦不寂寞, 我亦时复造心, 顾看两王掾, 辄翣如生母狗馨。 ’”[12]115

不仅是玄学, 儒学的传播也得益于播迁的士人。 仍以王导为例, 在南渡之初, 王导发现“于时军旅不息, 学校未修”, 就向晋元帝上书请求恢复学校制度:“故有虞舞干戚而化三苗, 鲁僖作泮宫而服淮夷, 桓文之霸皆先教后战。 今若聿遵前典, 兴复道教, 择朝之子弟并入于学, 选明博修礼之士而为之师, 化成俗定莫尚于斯。”[13]1748晋元帝对他的建议“甚纳之”。 不仅江南, 辽东地区的文化也因移民的到来获得巨大发展。 史载辽东鲜卑慕容部领袖慕容皝“尚经学, 善天文”[13]2803, 其子慕容儁“雅好文籍, 自初即位至末年, 讲论不倦。 览政之暇, 唯与侍臣错综义理, 凡所著述四十余篇”[13]2842。 他们父子的文化修养, 显然与避居辽东的中原士人有关。 在两宋之际, 由于靖康之难而南下的中原士人, 也推动了理学的发展重心从中原向江南、 闽南的移动。 程颐的弟子洛阳人尹焞在绍兴初年南渡, 曾充任经筵讲官, 他上书宋高宗极力要求为理学平反, 为理学在南宋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邵雍之子邵伯温更是在宣和年间就预感中原将乱而迁居蜀地, 将邵雍之学传到了四川。

文学艺术领域也是如此。 永嘉之乱后, 大批中原士人南下, 使得江南地区的文学、 艺术获得了巨大发展。 琅邪王氏、 陈郡谢氏、 太原王氏等大族中, “善属文”者代不乏人。 尤其是江南地区的书法艺术因为琅邪王氏的到来有了发展, 王羲之、 王献之父子的贡献最大。 两宋之际, 因靖康之难而南下的大批士人, 使得宋词的创作重心由中原转移到江南。 李清照、 辛弃疾、 朱敦儒等人即其杰出代表。

二、 通过人员往来为载体的文化传播与扩散

秦始皇灭六国以后, 国家实现统一。 传统的农耕社会社会流动相对不大, 社会呈现静止状态。 但国家的统一也为人员的广泛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频繁的人员流动, 促进了中原文化的传播与扩散。

(一)各地民众到中原地区的文化学习

中原地区长期是政治经济的中心, 文化也处于领先地位。 因而, 中原地区成为各地民众向往的文化圣地。 许多人主动前往中原地区学习深造, 并承担起将中原文化向各地传播的重任。 尤其是在大一统王朝统治下的和平年代, 各地民众到中原主动求学, 往往成为中原文化传播扩散的主要渠道。 思想学术、 文学艺术主要是通过这一渠道传播扩散的。

早在西汉前期, 蜀郡太守文翁就曾选派蜀地青年才俊到太学学习。 东汉建立后, 统治者更加重视太学建设, 太学规模不断扩大。 汉桓帝时, 太学生的人数一度达到3万人。 太学成为各地学子求学的首选目标。 赵翼《陔余丛考》曾指出:“汉时, 凡受学者皆赴京师。”[14]281原因是各地虽有学校, “然经义之专门名家, 惟太学为盛, 故士无不游太学者”[14]282。 为方便学生学习, 汉灵帝采纳蔡邕的建议, 在洛阳太学门外刻立石经。 据章怀太子李贤《后汉书》注引《洛阳记》记载总共有四十六块石经:“碑高一丈许, 广四尺, 骈罗相接。”谢承的《后汉书》还记载道:“立于太学门外, 以瓦屋覆之, 四面栏樟, 开门于南, 河南郡设卒看守。”石经落成以后, “其观视摹写者, 车乘日千余辆, 填满大街小巷”[10]1990, 盛况空前。 当时的太学生来自各地。 两汉时期, 太学生籍贯可考者总计167人, 其中西汉96人, 来自37个郡国; 东汉71人, 来自30个郡国。[15]35-37据1931年出土的西晋《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义再莅之德隆熙之颂碑》记载, 西晋太学里甚至有来自西域的学生。 这些太学生在中原文化的传播扩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隋唐以后, 统治者将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密切联系起来, 更进一步刺激了各地学子前往中央学校的学习热情, 加速了中原文化扩散的步伐。 南宋初年著名《春秋》学者、 福建建宁人胡安国, 就是先到开封的太学里学习, 绍圣三年中进士第三名后被任命为太学博士, 曾历任湖南、 成都等地提举学事, 南宋初还曾出任经筵讲官。

各地学子到中原地区求学不是仅仅局限于中央所办的太学或国子学, 更多的是进了中原地区著名学者所创办的私学, 这些私学也成为中原文化扩散的重要渠道。 两汉时期, 随着“儒术”的独尊, 私学也开始兴盛。 如范晔所论:“若乃经生所处, 不远万里之路。 精庐暂建, 赢粮动有千百。”[10]2589不仅两汉时期, 后世知名学者也往往都是大教育家, 及门弟子遍及天下各地。 著名理学家程颢、 程颐兄弟所授弟子也都是一时俊彦。 南剑(今福建南平)人杨时中了进士之后, 放弃了选官, 从学于二程兄弟。 “程门立雪”典故就出自杨时, “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 颐偶瞑坐,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 则门外雪深一尺矣”[7]12738。 杨时与另一位南剑人罗从彦俱为程门弟子, 他们共同的弟子李侗也是南剑人, 人称“南剑三先生”, 李侗就是朱熹的老师。

至于虽不能亲受学于中原学者, 然向往中原学术, 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学习中原文化者更是不胜枚举, 他们对中原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两宋之际浙江严州人喻樗, “少慕伊、 洛之学”[7]12854。 莆田人林光朝, “闻吴中陆子正尝从尹焞学, 因往从之游。 自是专心圣贤践履之学, 通六经, 贯百氏, 言动必以礼, 四方来学者亡虑数百人。 南渡后, 以伊、 洛之学倡东南者, 自光朝始”[7]12862。

(二)商贸往来带动的文化传播

传统的农耕社会中, 商贸只作为农业的补充而存在, 相对来说不是很活跃。 但在和平时期, 商贸活动也能突破重重阻碍而有所发展。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就记载:“汉兴, 海内为一, 开关梁, 弛山择之禁。 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交易之物莫不通, 得其所欲。”[4]3261

来往各地的商人所传递的不仅是商品, 也包括文化。 当然, 从广义的定义出发, 商品本身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 如北宋五大名窑之中的官窑、 汝窑、 钧窑都在河南, 这些名窑产品的销售流通对中原陶瓷文化的传播扩散起到了巨大作用。 更何况商品本身也是文化的载体, 承载着一定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西汉时期已经有了书店, 东汉时期纸张就已经成为重要的商品。 雕版印刷业出现以后, 中原地区已经是重要的出版中心。 纸张和书籍的流通, 加速了中原文化的扩散。

同时, 往来各地的商人也是文化的载体, 他们也促进了中原文化的传播与扩散。 中原地区自古就商贸发达, 洛阳、 开封、 南阳等地都是著名的大都市。 北魏洛阳城内设有多个市场, 《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的大市“周回八里”, 而且在大市周围的十个里坊也都是商业繁盛之地:“凡此十里, 多诸工商货殖之民。”[16]在中原经商的商贾, 往往来自全国各地, 甚至是异域他邦。 北魏时期洛阳城中, “伊洛之间, 夹御道有四夷馆, 道东有四馆:一名金陵, 二名燕然, 三名扶桑, 四名崦嵫。 道西有四馆:一曰归正, 二曰归德, 三曰慕化, 四曰慕义”[16]。 其中就居住着一些来自波斯、 大秦的商人, 此时的洛阳城成了丝绸之路东方起点。 隋炀帝也曾在洛阳接待过大批异域胡商。 出土文物也证实了异域商旅往来的频繁。 洛阳博物馆就收藏有发现于洛阳的罗马银币, 洛阳也发现有中亚商人的墓地。 各地辐辏而来的商贾, 在商业贩卖之余, 也必然会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 加速了中原文化的扩散。 同时, 也有大量中原地区的商人贩运于四方, 比如秦汉时期的洛阳大商人师史:“周人既纤而师史尤甚, 转毂以百数, 贾郡国, 无所不至。 洛阳街居在齐秦楚赵之中, 贫人学事富家, 相矜以久贾, 数过邑不入门, 设任此等, 故师史能致七千万。”[4]3279他们在往来经商的过程中, 也将中原文化传播向四方。

(三)戍卒、 刑徒等对文化的扩散

专制集权社会里, 民众除了承受经济剥削, 还要承担大量的徭役, 为统治者的各项建设提供劳力, 还要承担兵役, 保卫国家, 护卫贵族。 徭役和兵役, 也促进了人员的流动, 他们也促进了中原文化的传播与扩散。

由于中原地区长期作为统一王朝首都所在地, 中原民众一般不需要到其他地区服徭役。 所以中原民众的向外流动主要为戍边。 历代中央王朝也都在边境地区建立起大量的烽燧, 田余庆先生曾说过:“屯田区、 城堡和烽燧, 西汉在北方边境的政治、 军事据点, 也是先进经济、 先进文化的传播站。”[17]80在居延汉简中, 有不少简牍详细记载了戍卒的里籍, 可以看到有很多中原人在居延戍边。 比如, “戍卒魏郡内黄□居里杜收贳卖鹑缕一匹, 直千……”(112.27), “察微燧陈留郡偃宝成里蔡□子七月中贳卖……”(E.P.T51.122), “张掖居延库卒弘农陆浑河阳里大夫成更年二十四庸同县阳里大夫赵勋年二十九”(13.9A), “南阳郡杜衍安里公乘张齑年廿六庸同县安居里公乘张胜年廿八”(E.P.T52.240)。 很显然中原人戍守的地方不止于居延一地。 秦朝末年准备到渔阳戍边的陈胜、 吴广等人都是中原人氏。 西汉中期, 新安人、 楼船将军杨仆就曾到过岭南、 朝鲜等地。 中原人来到边塞, 也或多或少地将中原文化传播到边塞。

各地民众向中原的流动既包括服徭役, 也包括服兵役, 以徭役为主。 以汉代为例, 民众一年需要承担劳役一月。 后来, 多不用亲自服役, 而改为交纳二千过役钱。 实际的劳作, 往往由政府动员各地刑徒来承担。 新中国成立后, 曾对汉魏洛阳城进行考古发掘, 发现了大量的刑徒墓地。 刑徒墓地共出土了820多块墓砖, 其中一些墓砖上刻写了刑徒的籍贯, 可以看出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 其中一块砖上就写有:“右部无任江夏鄂完城旦谢郎永初元年七月一日物故死在此下。”[18]599当然, 还有大量的刑徒最终能够生还故乡。 这些来自各地的民众到达洛阳后, 也会受到一些中原文化的影响,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文化扩散载体的作用。

三、 出身中原的官员在各地的文化推广

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后, 儒生出身的官员逐渐增多, 司马迁慨叹“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矣”。[4]3120这些儒生出身的官员, 往往对于传播文化有很高的热情。 他们所传播的文化涵盖了生产生活文化、 制度文化与思想文化等各个层面。 他们的文化推广效率很高, 但也存在着人亡政息的弊端。 总体看, 他们对中原文化的传播扩散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从战国时期确立上计制度以后, 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主要是人口和垦田面积, 所以地方官员都把劝课农桑当成第一要务。 就农业生产而言, 中原地区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江南、 岭南地区曾长期处于刀耕火种阶段。 最早的铁制农具出现在中原, 最早的牛耕出现在中原。 出身中原地区的官吏对于先进农桑文化的扩散, 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比如东汉初年的著名循吏任延, 到位于越南中南部的九真郡以后, 发现当地人还不知道牛耕, 任延“乃令铸作田器, 教之垦辟田畴, 岁岁开广, 百姓充给”[10]2462。 茨充担任桂阳太守期间, 也是“教民种殖桑柘麻纻之属, 劝令养蚕织履, 民得利益焉”[10]2460。 东汉后期崔寔出任五原郡太守, 发现“五原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织绩, 民冬月无衣, 积细草而卧其中。 见吏则衣草而出”。 崔寔到任后“斥卖储峙, 为作纺绩, 织纴綀缊之具以教之, 民得以免寒苦”。[10]1730

生活文化主要是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 婚丧嫁娶等方面的文化。 随着中原地区礼乐文明的确立, 人们的日常生活都被纳入礼乐制度范围内。 在边远地区任职的官员, 也都将推广礼乐文明当成分内之事。 东汉初年岭南地区的九真郡“骆越之民五嫁娶礼法, 各因淫好, 五嫡对匹, 不识父子之性夫妇之道”。 任延到任后“乃移数属县, 各使男年二十至五十, 女年十五至四十, 皆以年齿相配。 其贫无礼聘, 令长吏以下各省俸禄以赈助之, 同时相娶者二千余人”。[10]2462

历代循吏也往往将兴学当作教化之本。 东汉建武初, 卫飒出任桂阳太守, 下车伊始“修庠序之教, 设婚姻之礼。 期年间, 邦俗从化”[10]2459。 一代名臣李膺在担任蜀郡太守时, “修庠序, 设条教, 明法令”[10]2192。 西晋虞溥在担任鄱阳内史时“大修庠序, 广招学徒”, 他向下属各县宣讲了办学的意义:“学所以定情理性而积众善者也。 情定于内而行成于外, 积善于心而名显于教。 故中人之性随教而移, 善积则习与性成……今四海一统, 万里同轨, 熙熙兆庶, 咸休息乎太和之中。 宜崇尚道素, 广开学业, 以赞协时雍, 光扬盛化。”[13]2140很快就有七百多人前来就学, 号称“风化大行”。

也有一些出身中原的官员, 虽然不具备兴庠修序的条件, 或者主观上没有这方面的欲望, 但他们在游宦过程中的文化活动, 也促进了中原文化的传播与扩散。 杜甫一生仕宦并不显达, 纵使有振兴庠序的想法, 也缺乏实现的能力。 但是杜甫在四川、 湖南等地的诗文创作,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原先进文化的扩散, 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发展。 白居易在各地兴办学校之举并不多, 但白居易在江南等地的诗文创作, 同样也促进了中原文化的扩散, 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发展。

专制政体下, 伴君如伴虎, 政治斗争极为激烈, 很少有人能够在仕途上一帆风顺。 官员们仕途上的升降沉浮, 在客观上, 倒是起到了促进中原文化传播扩散的作用。 在历史上, 江南、 岭南等地多被看成蛮荒之地, 遭到贬斥的官员往往被罚往江南、 岭南等地。 所以贾谊在出任长沙王太傅过湘江时还写下了《吊屈原赋》来抒发自己的愤懑心情。 贾谊从太中大夫升任长沙王太傅, 心情已是如此沉闷, 后世众多遭到贬斥的官员, 其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贾谊在长沙, 始终没有从悲观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三年中没有什么建树。 后世一些被贬江南、 岭南的官员并不都如贾谊一般颓唐。 他们中的很多人, 在到任以后很快就全力投入自己的新角色之中, 为当地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 刘禹锡在被贬期间, 还不忘记向宰相建议:“请下礼官博士议, 罢天下州县牲牢衣币, 春秋祭如开元时, 籍其资半畀所隶州, 使增学校, 与半归太学, 犹不下万计, 可以营学室, 具器用, 丰籑食, 增掌故, 以备使令, 儒官各加稍食, 州县进士皆立程督, 则贞观之风, 粲然可复。”[19]5131可以想见, 刘禹锡在自己职权范围内, 肯定会有兴学之举。 韩愈曾两次被贬岭南, 都对当地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阳山“有爱在民, 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19]5255, 潮州人为纪念韩愈将恶溪改名为韩江。 韩愈在贬所, 勤政之余, 也不忘提携后进, 在《送区册序》中就记述了他与青年区册讲论《诗》《书》的愉悦。 在潮州任上大胆起用赵德兴办教育, 改变了潮州文化落后的局面。 不仅刘禹锡、 韩愈等知名学者在贬斥期间不忘教书诲人, 就连一般官员也都能做到“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比如王义方被贬吉安(今海南昌江县)丞。 “吉安介蛮夷, 梗悍不驯, 义方召首领, 稍选生徒, 为开陈经书, 行释奠礼, 清歌吹舞, 人人悦顺。”[19]4160贬官对海南文化发展的贡献, 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

四、 中央政府的文化推广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中央政府在中原文化的扩散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中央政府往往通过行政命令来推进文化统一。 中央政府的文化推广往往具有很高的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简单粗暴的弊端, 有时也对文化多样性构成破坏, 但不可否认其促进了中原文化的传播和扩散。 中央政府的文化推广涵盖了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中央政府的文化推广, 主要体现在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上。 因为中央政府虽然也注重农业生产的推广, 垦田和人口成为地方官员考核的重要指标; 但是, 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 中央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推广往往仅提一些笼统的原则, 以农业文化为代表的物质文化的推广, 地方政府发挥的作用要超过中央政府。 因此, 笔者主要讨论中央政府对于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传播扩散的推动作用。

制度文化层面的传播扩散, 主要得益于中央政府移风易俗的努力。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后, 历代统治者都认识到风俗教化对于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 都把移风易俗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注重对礼乐文明、 忠孝节义的推广。 虽说统治者的目的在于维护其专制统治, 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原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扩散。 在汉代, 皇帝诏书中经常提到忠、 孝等伦理道德问题。 汉武帝就曾要求:“公卿大夫, 所使总方略, 壹统类, 广教化, 美风俗也。 夫本仁祖义, 褒德禄贤, 劝善刑暴, 五帝三王所繇昌也。 朕夙兴夜寐, 嘉与宇内之士臻于斯路。 故旅耆老, 复孝敬选豪俊, 讲文学, 稽参政事, 祈进民心, 深诏执事, 兴廉举孝, 庶几成风, 绍休圣绪。”[5]166汉宣帝在诏书中也说:“夫婚姻之礼, 人伦之大者也。 酒食之会, 所以行礼乐也。 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苛禁, 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召。 由是废乡党之礼, 令民亡所乐, 非所以导民也。 《诗》不云乎?‘民之失德, 乾糇以愆。 ’勿行苛政。”[5]265汉成帝在永始四年下诏曰:“圣王明礼制以序尊卑, 异车服以章有德, 虽有其财, 而无其尊, 不得逾制, 故民兴行, 上义而下利。”[5]324中央政府的这些诏令也促进了中原文化的传播扩散。 最典型的是三年丧原来只通行于中原部分地区和人群之中, 但到东汉中后期, 三年丧已经成为普遍的礼俗。 正如杨天宇先生所言:“三年丧, 虽春秋、 战国时期已很少有人施行, 而到了汉代, 却渐渐盛行起来, 特别到了东汉, 竟成风气。”[20]99

不仅是汉族政权对于推广中原风俗情有独钟, 进入中原的各少数民族政权对于移风易俗也有着很高的热情, 他们对于中原文化的推广力度甚至比汉族政权更大, 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魏孝文帝改革。 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行全面的汉化改革, 强制要求北方南下的鲜卑贵族彻底抛弃鲜卑旧俗。 他要求彻底革除鲜卑旧有的婚俗:“夫婚姻之义, 曩叶攸崇; 求贤择偶, 绵代斯慎。 故刚柔着于《易经》, 鹊巢载于《诗典》, 所以重夫妇之道。 美尸鸠之德, 作配君子, 流芳后昆者也。 然则婚者, 合二姓之好, 结他族之亲, 上以事宗庙, 下以继后世, 必敬慎重正而后亲之。 夫妇既亲, 然后父子君臣、 礼义忠孝, 于斯备矣。 太祖龙飞九五, 始稽远则, 而拨乱创业, 日昃不暇。 至于诸王聘合之仪, 宗室婚姻之戒, 或得贤淑, 或乖好逑。 自兹以后, 其风渐缺, 皆人乏窈窕, 族非百两, 拟匹卑滥, 舅氏轻微, 违典滞俗, 深用为叹。”[21]535他亲自为皇族礼聘中原士族之女为婚。 比如他曾下诏推广中原语音:“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诸北语, 一从正音。 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 容或不可卒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各宜深戒。 如此渐习, 风化可新。 若仍旧俗, 恐数世之后, 伊洛之下复成被发之人。”[21]536其他, 姓氏、 服饰等许多方面都进行了彻底的变革。 有一次他对仍留守代北的鲜卑人依然身着旧服大为不满: “昨望见妇女之服, 仍为夹领小袖。 我徂东山, 虽不三年, 既离寒暑, 卿等何为而违前诏?”[21]536

思想文化的传播扩散, 主要得益于中央政府对于教育的关注。 汉武帝元朔五年, 诏曰:“盖闻导民以礼, 风之以乐, 今礼坏乐崩, 朕甚闵焉。 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 咸荐诸朝。 其令礼官劝学, 讲议洽闻, 举遗兴礼, 以为天下先。 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 崇乡党之化, 以厉贤材焉。”[5]172政府开始重新掌控教育权, 到西汉末年, 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学校体系。 “郡国曰学, 县、 道、 邑、 侯国曰校。 校、 学置经师一人。 乡曰庠, 聚曰序, 序庠置孝经师一人。”[5]355东汉以后, 学校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该体系的建立, 对于中原文化的传播扩散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对于前述出身中原官员在各地的兴学, 中央政府的文教政策具有很高的效率。 即便是一些对文教不感兴趣的官员, 至少在皇帝诏令刚下之后不久, 多少也要做一些应景文章。

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在进入中原以后, 不仅积极吸收中原文化的优秀成果, 而且在推广中原文化上, 也具有很高的热情。 前秦苻坚在王猛的辅佐下一度统一北方。 《晋书·苻坚载记》记载:“及坚之僭, 颇留心儒学, 王猛整齐风俗, 政理称举, 学校渐兴。”[13]2895而且苻坚本人“博学多才艺……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 品而第之。 问难《五经》, 博士多不能对”[13]2888。 《魏书·儒林传》:“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 立太学, 置五经博士, 生员千有余人。”[21]1841北魏迁都洛阳以后, 不仅重新恢复了太学, 还有国子学、 四门小学、 皇亲之学, 等等。 各地方的学校制度也较汉代有了很大完善。 北魏献文帝时规定, 大郡设博士二人, 助教四人, 学生一百人; 次郡设博士二人, 助教二人, 学生八十人; 中郡设博士一人, 助教二人, 学生六十人; 下郡设博士一人, 助教一人, 学生四十人。 周武帝宇文邕时更加重视经学重用儒生。 《北史·儒林传》称北周武帝“征沈重于南荆……降至尊而劳万乘, 待熊安生以殊礼, 是以天下向慕, 文教远覃”。 当时天下学生、 大儒虽然比不上魏晋, 然风俗之变, 亦“近代之美也”。[22]2706

此外, 战争、 各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的交往等对中原文化的传播与扩散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比如秦始皇、 汉武帝对岭南地区的征服, 极大地促进了中原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播。 汉武帝时期, 对河西走廊、 朝鲜半岛的征服, 也使得中原文化在这些地区的传播成为可能。 随着中原王朝的兴盛, 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往往会被迫或主动向中原派送质子, 他们也往往成为中原文化扩散的媒介。 比如鲜卑拓跋部早期首领沙漠汗曾经长期生活在洛阳, 质子对中原文化的扩散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2] 杜佑. 通典[M]. 王文锦, 等, 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 1988.

[3] 叶宗宝.一九二九:同乡与赈灾: 旅平河南赈灾会研究[D].上海: 复旦大学, 2007.

[4] 司马迁. 史记[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2.

[5] 班固. 汉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6] 史念海. 河山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8.

[7] 脱脱.宋史[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3.

[8] 韩淲. 涧泉集:卷一七次韵[M]. 文渊阁四库全书.

[9] 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卷六十三[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6.

[10] 范晔. 后汉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5.

[11] 夏增民. 儒学传播与汉晋南朝文化变迁[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12] 孙震堮. 世说新语校笺[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4.

[13] 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4] 赵翼.陔余丛考[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

[15] 范玉娥.两汉太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6.

[16] 杨勇.洛阳伽蓝记校笺: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7] 田余庆.秦汉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18] 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洛阳考古集成: 秦汉魏晋南北朝卷[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6.

[19] 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0] 杨天宇.经学探研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1] 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2] 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责任编辑 湛贵成]

The Propagation of Central Plain Culture

WU Tao

(ResearchCenterofHeluoCulture,LuoyangNormalUniversity,Luoyang471934,China)

Immigrant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propagation of central plain culture. Active immigr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on the levels of material and policy. The role of passive immigration in the propagation of the spiritual essence of central plain culture is more significant. Non-immigration population movements during peace times and central plain originated officials moving to the places of their posts also reinforce the propagation of central plain culture. The supportive culture and education policies sponsor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facilitate the propagation of central plain culture.

central plain culture; culture propagation; immigration; the imperial academy; official of integrity

2016-11-21

河南省软科学项目(152400410153)

吴涛(1990—), 男, 河南郑州人, 副教授, 博士。

K203

A

1009-4970(2017)03-0030-08

猜你喜欢

中原文化太学文化传播
汉代太学如何培养治国安邦之才
试论中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看中原优秀文化品牌的构建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嵇康·绝响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
宋代太学教育管理的责任追究
论东汉前期太学衰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