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
——赢得未来
2017-04-24邓斌
专注
——赢得未来
邓斌本刊特约撰稿人
小米曾是中国智能手机头号厂商,如今出货量却大幅下滑,短短一两年间,小米便丧失了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上的主动权,化攻为守甚至一再败退。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产品战略上过于分散、缺乏必要的专注,是导致其近年来受挫的一个重要因素。
产品线过长,伤害颇大
在国内智能手机厂商中,没有哪家公司的产品线比小米更长了。目前市场的前三名,华为终端和OV兄弟,都一直比较专注于手机,顶多是延伸到平板和笔记本而已。但小米却正好相反,在手机之外,开辟了诸多战场。然而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周边产业上投入了较多资源和精力,势必在主营手机业务上减少投入,造成核心竞争力下降。不可否认,周边产品确实给小米带来了一些营收和利润,但其代价同样不菲。与两年前相比,小米在手机产业供应链和技术研发上的相对实力不升反降,甚至在产品迭代上都开始落后于对手。凡此种种,让人很难不把它与小米不够专注于主业的策略联系在一起。
此外,过多的外围产业布局还可能损害小米品牌的形象和价值。小米周边产品中,像空净、体重秤、平衡车、电饭煲等无一不是市场热点的跟风。这些品类的共同特点是,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技术含量不高且研发周期短,但可以在较短时间里通过小米的背书来迅速做大销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米的品类扩充其实是以牺牲小米品牌价值为代价来换取营收和利润。
及时止损,调整布局
对于小米而言,无论过去的一两年失去了什么,都已经是过去式,最重要的是做出改变,积极面对未来的市场竞争。对于如何调整产业链布局,笔者给出以下三个建议:
1.精简产品线
目前小米的产品线的确太长了,品类繁多,除了智能电视和平板外,大部分产品都不是小米核心竞争力的延伸。充电宝、空净、平衡车、体重称、电饭煲、开水壶等低技术含量的产品,甚至淡化了小米科技公司的色彩。因此,小米首先必须考虑产品线的精简问题,果断放弃部分非核心业务。个人认为,小米的产品线,至少可以砍掉8成甚至更多。
2.区隔核心产品和外围产品
除了手机之外,小米另一个核心产品是智能电视。其他的产品,一小部分可看作是核心产品的配件,如耳机、充电宝、蓝牙音箱等;更多的则是围绕着智能硬件布局的各种产品,像空净、平衡车、电饭煲等。除核心产品及其配件使用小米品牌外,其他无法放弃的外围生态产品应逐渐剥离出来,使用米家或其他新品牌,以减少对小米品牌的冲击。
3.升级产品定位
通常认为小米的成功是赢得草根认可而来,其产品研发也秉承着低价格高性价比的策略。这也导致了小米很多产品的性能和形象被固化在入门级,在用户心目中的品牌形象难以提升。当华为、OV等其他手机品牌从中低端比较顺利地升级到中高端市场时,小米却慢了一两步而落后被动。未来小米应改变产品策略,顺应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基础仍在,机会仍在
小米虽然近两年整体表现不是很好,但并没有溃败,其基础仍在。一些迹象也表明,小米自身也开始主动求变,不再主打低端,更加注重自有技术开发。未来若能及时调整策略,更加专注于主营业务,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那么依托其庞大的用户群体,小米仍有机会赢得市场认可,重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