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化疗泵安全核查表的设计与应用

2017-04-24沈鸣雁蒋桢卢芳燕杨菊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30009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浙江嘉兴34000

护理与康复 2017年4期
关键词:核查依从性化疗

沈鸣雁,蒋桢,卢芳燕,杨菊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30009;.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浙江嘉兴34000)

电子化疗泵安全核查表的设计与应用

沈鸣雁1,蒋桢2,卢芳燕1,杨菊琴2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310009;2.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浙江嘉兴314000)

总结电子化疗泵安全核查表的设计与应用体会。根据文献及电子化疗泵产品说明书,分析多家医院电子化疗泵使用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关键环节,设计出电子化疗泵安全核查表的初稿,通过专家评定、预试验及访谈护士使用感受后,形成最终的核查表。电子化疗泵安全核查表使用前对护士进行培训,将电子化疗泵安全核查表应用于2家医院155例使用电子化疗泵的患者。使用后,电子化疗泵速度准确率、PICC固定标准率及患者的依从性均有改善,与使用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对电子化疗泵安全核查表的使用满意度94.1%。

抗肿瘤药;电子化疗泵;核查表;质量控制

恶性肿瘤静脉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时,对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呈时间依赖性的化疗药物,为维持最佳有效血药浓度,增强抗癌细胞活性,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多采用电子化疗泵持续高浓度静脉给药[1-2]。根据加入药物剂量的不同,电子化疗泵使用时间一般在50 h以上,因此使用过程中风险客观存在,需要进行系统安全管理。安全核查表作为预防在复杂的、高强度场所的工作人员犯人为差错的工具[3],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重症患者管理、外科手术交接等护理质量改进项目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4]。为规范护士对电子化疗泵重要环节进行安全核查,确保患者安全,笔者设计了《电子化疗泵使用安全核查表》(以下简称核查表),2015年4月至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外科病区155例使用电子化疗泵的患者中使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设计思路与方法

3名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和循证基础的护士,通过检索万方、维普期刊、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关于“静脉化疗、化疗泵、安全管理、核查表”的相关文献55篇,阅读电子化疗泵(南通产)的产品说明书,对省内2家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至2015年发生的电子化疗泵不良事件进行归因分析,列出电子化疗泵使用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关键环节,设计出核查表的初稿。首先邀请5名护理专家(专家资质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10年以上肿瘤科护理经验、丰富质量管理经验)评定,确保关键性的条目都包含其中。再随机在36例使用电子化疗泵的患者中使用核查表,试行期间发现,30%患者在喝水量一项上不达标,对此,核查表上增加“喝水量200~300 ml”一项。最后,通过访谈获取了12名护士的使用感受。最终确立了便携式电子化疗泵安全核查表,共4页,正反打印,折叠后插入电子化疗泵背包的可视窗内。第1页为患者信息、化疗药物信息、PICC管道信息、护士操作资质和自身防护落实、化疗前知情同意书与宣教落实、化疗泵上泵和下泵的关键条目确认,见表1。第2~4页为使用过程中护士每4 h床边核查的内容,包括电子化疗泵的仪器性能、已用剂量、PICC管道固定、化疗并发症、患者依从性等,见表2。

表1 便携式电子化疗泵安全核查表(第1页)

表2 便携式电子化疗泵安全核查表(第2、3、4页)

2 临床应用

2.1 人员培训与考核核查表使用前,科室带教护士负责对全体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包括核查表使用方法、常用化疗药物知识、电子化疗泵使用和报警处理方法、PICC置管期间的维护。培训方式以专题讲座和床边示范为主,共4学时,其中,专题讲座1.5学时,操作示范2.5学时。培训后进行操作考核,由护士长和带教护士主考并点评。通过培训考核,各级护士掌握了电子化疗泵的使用知识,能熟练按核查表要求进行病情评估,达到了认知和行为的一致。

2.2 核查表的使用将核查表应用在两院外科病区使用电子化疗泵的患者。首次核查,医生开具化疗医嘱,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药物配置,将电子化疗泵送入病区;由2名具有操作资质的护士根据首页条目独立核对:先确认护士自身防护落实、化疗同意书已签、化疗相关宣教落实、化疗药物信息正确;再检查化疗泵及背包外观完好、驱动器在有效期内、驱动器与药物容器的连接紧密、安装新电池;最后,开机质检后根据医嘱输入各项参数,打开报警,排气到位,确认无误后双签名,将核查表对折放于化疗泵便携包背面可视窗内(见图1)。过程核查,上泵后,护士每4 h对照核查表所列项目,逐项查检,包括:核实该时间段内泵注速度准确、PICC管固定妥当、连接开关扣紧、管道连接紧密、止流夹打开、屏幕键上锁、化疗泵妥当放置、评估患者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并在相应“□”内打“√”,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妥善处理,做好相关护理记录,特殊情况做好交接班。结束核查,化疗泵“无液”报警,护士确认药物在预计时间用完,予关机→分离电子化疗泵与PICC管道→PICC冲封管→分离泵头→去电池、清洁泵头→将储液袋装入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后封闭袋口、外贴化疗废弃物标识。将核查表收回,放在护士站指定抽屉内。

图1 核查表折叠后插入化疗泵背包的可视窗

2.3 质量控制按照科室3级质量控制进行。责任护士每4 h核查电子化疗泵的运行情况,做好详细交班,及时向责任组长反馈使用信息。责任组长每班评估患者化疗泵运行情况,检查核查表填写的完整性和正确率,指导护士工作;每周将回收的核查表信息录入电脑,查找共性问题,向护士长反馈。护士长不定时稽查化疗泵护理质量,在月初的科务会议上,提出核查表运行中的问题,讨论改进方法,持续质量改进。

3 效果评价

3.1 评价指标

3.1.1 化疗泵速度准确根据电子化疗泵的说明书,电子驱动器速度误差允许值±10%,将速度准确率设±10%,即设置化疗泵运行速度4 ml/h,任意一时段加快或者减慢0.4 ml/h即速度不准。准确率=速度准确的例数/总例数×100%。

3.1.2 PICC固定标准管道S型固定,薄膜平整,没有因活动导致管腔扭曲、受压,以致化疗泵报警“堵塞”。标准率=PICC固定标准的例数/总例数×100%。

3.1.3 患者对电子化疗泵依从性完全依从:患者积极配合电子化疗泵的管理;部分依从:患者配合大部分电子化疗泵的管理;不依从:患者配合少部分电子化疗泵的管理。

3.1.4 护士对核查表使用满意度满意度=选择满意的人数/总人数×100%。

3.2 结果2015年4月至6月,将核查表应用于两院外科病区使用电子化疗泵的患者155例,共发放155张核查表,收回155张,全部填写完整。34名责任护士参与使用,对核查表使用满意度评价为94.1%,其中19名N0、N1护士满意度评价为100%、15名N2~N4护士满意度评价为86.7%。通过对2015年1月至3月两病区使用电子化疗泵患者160例的回顾性分析,比较核查表使用前后患者电子化疗泵速度准确率、PICC固定标准率见表3;比较核查表使用前后患者对电子化疗泵的依从性见表4。

表3 核查表使用前后患者电子化疗泵速度准确率及PICC固定标准率比较例(%)

表4 核查表使用前后患者对电子化疗泵的依从性比较

4 体会

4.1 核查表确保电子化疗泵的使用安全静脉化疗是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的高风险领域,与化疗药物本身的特殊性、治疗群体身体状况差、化疗过程管理不到位等因素相关[5]。文献[6]研究显示,电子化疗泵使用期间护士未及时巡视和运行速度不准确是患者投诉最多的问题。化疗泵使用时间长,涉及护士的各个班次,夜班护士人数少、工作量大,容易出现评估不及时和不到位。化疗药物经PICC管输入体内,患者白天能保持手臂不弯曲,夜间入睡后容易因手臂运动出现管道受压,继而堵塞。核查表帮助护士依次对电子化疗泵给药环节中的关键要素进行核查,避免因护理技术水平差异所提供服务的不一致性,实现了环环有控制、步步有保障,确保患者的化疗安全。电子化疗泵使用后,2名护士根据核查表进行独立核对,确保一致性的前提下避免相互干扰带来的安全隐患。核查化疗药物信息、化疗泵性能和各项参数设置、PICC管道信息,确认患者知情同意与健康教育落实,还包含了经常被护士遗漏的细节,如背包质量不合格会导致化疗泵跌落受损,不使用新电池化疗中途自动关机或数据丢失。护士定时排查有无发生下列影响泵注速度的情况:驱动器与储液装置分离、止流夹关闭、PICC及化疗泵管腔扭曲和受压、屏幕键未上锁、化疗泵保存不当等。对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进行及时干预。化疗泵使用结束时正确的处理,有助于减少下一位使用患者的风险。如核查表中所列“先关机再去除电池”,目的是使本次使用数据全部清除。此外,核查表还包含了护士职业防护和化疗污染物的处理,进一步规范了化疗安全管理。表3结果显示,核查表使用后患者化疗泵速度准确率、PICC固定标准率均优于使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2 核查表有助于规范护士的操作行为电子化疗泵的护理具有专业性强、风险高的特点,目前的护理教科书上没有提及相关内容和流程。赵志清等[7]调查显示,只有10%护士在上岗前受过化疗专业技能训练,大多数护士未经培训就上岗执行化疗操作,这种现象在非肿瘤专科更为严重。实际工作中,笔者也发现护士即使接受过电子化疗泵的培训,其效果会受时间和工作现场的忙碌而下降,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对化疗期间评估内容掌握不全,重点不突出,是发生风险的高危人群。核查表通过表格形式展示,方便清晰,紧扣化疗泵护理关键点,不仅统一了护理行为,还对低年资护士起到了参考和指导作用,有利于安全管理。通过不同层级护士对核查表使用评价发现,N0、N1护士(工作年限小于3年)对核查表的使用满意度为100%。

4.3 鼓励患者共同参与核查以提高化疗依从性患者的依从性是影响化疗安全的重要因素,依从性差会增加化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使用核查表过程,通过邀请患者参与核查,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对电子化疗泵的认知和依从性。使用化疗泵前,护士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需求进行健康教育,传播化疗安全理念、介绍化疗泵的构造、指导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运行期间,护士每4 h评估时邀请患者一起参与(夜间患者入睡时除外),如妥善放置化疗泵、不随意操作化疗泵、PICC穿刺侧肢体尽量不长时间弯曲、保证饮水量等,对不依从行为予及时纠正。化疗结束后,指导患者PICC的管理、增加营养、预防感染等居家护理事项,为下一次化疗做准备。表4显示,核查表使用后患者的依从性好于使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4 今后改善的方向分析核查表使用前后共发生44例泵注速度不准,有34例PICC穿刺部位在肘下,容易因手臂运动发生管腔弯曲受折。在护理部的支持下,计划全面推广超声引导下穿刺,选择在肘上进行PICC穿刺置管。

[1]陈美.PICC置管配合微电脑化疗泵用于小剂量5-FU持续输注治疗中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2):101-102.

[2]王蕾,卢爱金,狄华君,等.胃肠道肿瘤88例使用化疗泵联合PICC持续化疗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3,12(1):31-32.

[3]Haynes AB,Weiser TG,Berry WR,et al.A surgical safety checklist to reduc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a global population [J].N Engl J Med,2009,360:491-499.

[4]杜育芳,耿泰山,刘芬.手术安全核查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4,28(12):4496-4497.

[5]曾娜,颜巧元.患者参与静脉化疗安全模式框架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162-1167.

[6]汪彬,陈玲红,卫勤明.电子化疗泵使用中报警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4,13(1):50-51.

[7]赵志清,吴学清,杨荣兰,等.护士化疗防护知识及行为的调查[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2,30(5):369-370.

R197.323

C

1671-9875(2017)04-0370-04

沈鸣雁(1981-),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6-11-23

蒋桢,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

10.3969/j.issn.1671-9875.2017.04.025

猜你喜欢

核查依从性化疗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跟踪导练(二)(3)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逾六千家政府网站关停整改核查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