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院前急救知晓水平及其培训效果比较

2017-04-24胡苏珍常金兰陈燕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104

护理与康复 2017年4期
关键词:宁波市问卷培训

胡苏珍,常金兰,陈燕(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104)

宁波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院前急救知晓水平及其培训效果比较

胡苏珍,常金兰,陈燕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104)

目的了解宁波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院前急救知晓水平及培训效果,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院前急救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宁波市7所高校752名在校大学生和各校的院前急救培训管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从学生和学校两个层面开展调查,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院前急救知晓水平得分(8.42±1.92)分;有培训经历的学生院前急救知晓水平较无培训经历者高(t=2.15,P<0.05);参与学校培训的学生得分较参与其他机构培训者为高(t=5.58,P<0.01);学校培训中,参加院前急救必修课的学生院前急救知晓水平最高(F=49.33,P<0.01)。结论宁波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院前急救知识的掌握无显著优势,开展培训是提高大学生院前急救知晓水平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院前急救;知晓水平;培训

现代救护理念认为,公众应该学习并掌握一定的院前急救技术,从而在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在医疗急救系统到达之前开展自救互救。大学生学习能力强,精力充沛,是学习并实施现场院前急救的理想人群[1],也是健康信息的有力传播者。因此,加强对这一群体的急救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众的院前急救能力,提高院前急救的实施率。近年来,宁波市各大高校及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对大学生院前急救知识的普及,以提升其院前急救能力。2015年2月至3月,笔者针对宁波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这一群体的院前急救知晓水平及培训效果,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大学生院前急救培训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抽样法选取研究对象,首先在宁波市12所高等院校中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7所,其中本科院校3所、高职院校4所。每所院校按随机数字表抽取3个专业(排除医学专业),每专业抽取1个班级,所选班级在调查期间所有在校的学生均纳入研究,共计752人。同时,对上述选中的7所学校负责学生院前急救培训的管理人员进行院前急救培训开展情况调查。

1.2 调查工具

1.2.1 学生一般资料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所在院校名称、年级、性别、年龄、是否参加过急救培训(包括培训组织形式等)、院前急救知识获取途径(多选题)等。

1.2.2 学生院前急救知晓水平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由15道单项选择题组成,内容涵盖了心肺复苏、创伤急救,常见急症及意外事故等常用院前急救技术,答对计1分,答错计0分,总分15分。

1.2.3 宁波市高校院前急救培训开展情况调查表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含学校名称、培训组织部门、主要组织形式、培训学时、培训数量及比例、培训内容及方法等。

1.3 资料收集方法由课题组1名老师先对所选班级的班长进行培训,由班长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匿名调查,答完问卷后当场收回并密封。再由课题组成员对问卷进行核查、编码、录入。共计发放问卷752份,回收问卷749份,其中有效问卷为721份,有效回收率为95.88%。对学校管理人员以现场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高校院前急救培训开展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回收后进行核查,对于有疑问或未填写完整的问卷再以电话形式核实,共计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7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学生的一般资料本组721人,男306人,女415人;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02± 0.96)岁;本科284人(39.39%),高职437人(60.61%);一年级学生217人(30.10%),二年级学生342人(47.43%),三年级学生162人(22.47%);432人(59.92%)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院前急救培训,289人(40.08%)参加过培训的调查对象中,203人(70.24%)是学校组织的培训,86人(29.76%)是社区、医院等其他机构组织的培训。

2.2 大学生院前急救知晓水平大学生院前急救知晓水平得分3~15分,平均(8.42±1.92)分。将各条目按照回答正确人数所占比例由高到低排列,见表1。

表1 大学生院前急救知识知晓率(n=721)

2.3 培训经历与院前急救知晓水平见表2。

表2 培训经历与院前急救知晓水平(n=721)

2.4 学校培训与其他机构培训的院前急救知晓水平比较见表3。

表3 学校培训与其他机构培训的院前急救知晓水平比较(n=289)

2.5 学校培训不同组织形式与院前急救知晓水平比较本研究涉及的7所院校均开展了院前急救培训,但在培训的组织形式上有所不同(见表4),培训效果亦有所差异(见表5)。

表4 学校培训的不同组织形式(n=7)

表5 学校培训不同组织形式与学生院前急救知晓水平比较(n=203)

2.6 院前急救知识获得途径问及调查对象除培训外其他的院前急救知识获得途径,301人(41.75%)选择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渠道,位列第一,其次是电视或广播289人(占40.08%),其他社会宣传224人(占31.07%)位列第三。

3 讨论

3.1 宁波市大学生院前急救知晓水平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的院前急救知识知晓水平与徐金梅等[2]的宁波市师生和企事业单位员工相似,但较费素定等[3]的宁波市农村人群略高。此外,调查对象在急救电话、触电急救和煤气中毒急救等条目的知晓率均在90%以上,这与徐金梅等[2]和费素定等[3]的研究结果相似,但高于王雷等[4]对长沙市本科生以及李明霞[5]对南通市高职学生的调查结果。说明宁波市民总体的院前急救知识水平较高,而大学生对院前急救知识的掌握并无显著的优势。与此同时,40.08%的被调查对象接受过院前急救培训,但对于呼吸判断、骨折处理等知识的掌握均低于40%,说明由于知识的更新、遗忘以及培训效果差异等原因,部分参加过培训的调查对象也未能正确地掌握相应的知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完善复训机制,及时巩固、更新所学知识和技能。

3.2 开展培训是提高大学生院前急救知晓水平的有效途径参加过培训的大学生院前急救知晓水平较未培训者为高,这与何燕等[6]、胡吉富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培训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院前急救知晓水平。在接受过培训的调查对象中,参与学校培训的调查对象,其院前急救知晓率较参与社区等其他机构培训者为高。分析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方面,学校作为一个教育的场所,有着较为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投入其中开展学习;其次,学校在培训的硬件(教学设备和场地)及软件(培训的组织管理)方面较社区、医院等其他机构有更多的优势;此外,相比于社区培训中各类人群混合组班培训,学校培训的学员种类单一,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此,对于大学生院前急救知识的普及,开展学校培训无疑是最为经济、高效的一种手段。本研究中所涉及的7所院校均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院前急救培训,由表5可见,较在其他课程中穿插或开展红十字救护员培训这两种组织形式,开设院前急救必修课对提升学生的院前急救知晓水平效果更好(P<0.01)。出于获得学分及毕业等原因,学生普遍对学校开设的课程(尤其是必修课)较为重视,这可能是导致上述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此外,理论、实践、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考核合格后能获得红十字会颁发的救护员证书,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此同时,其他两种培训形式由于培训学时短,培训内容集中或教学方法单一等原因,学员的院前急救知晓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建议将院前急救设置为必修或选修课程,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同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通过行政手段,明确将急救技能的培训作为高校应当开设的课程,从而满足大学生对院前急救技能的受训需求[8]。

3.3 丰富教学方法以提高大学生院前急救培训质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在健康信息的传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中尤为明显。本研究也发现,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得院前急救知识的重要途径,这与吴国华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在大学生院前急救培训中,建议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微信、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等平台,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从而提升培训的覆盖面,提高培训质量。此外,针对各高等院校院前急救师资配备不足的问题,还可在校园内利用培训者培训模式[10]或同伴教学模式[11]开展大学生院前急救培训,充分发挥大学生在院前急救培训中的主体作用。除了自身参与培训外,大学生还拥有充裕的时间,充足的热情以及足够的能力去从事急救知识的宣传工作。因此,可将开展院前急救知识的普及作为大学生院前急救培训的环节之一,将部分实训课堂搬到教室外,社区中,让学生在提升自身的院前急救能力的同时参与普及工作,从而带动社会其他群体,提高全社会的院前急救水平。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组建急救志愿服务队或校园红十字会等形式,鼓励学生成为急救志愿者,成为社会院前急救网络的一部分,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学急救,人人参与急救”的良好氛围,最终提升院前急救成功率。

3.4 建议加强大学生的院前急救知识普及,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在事发现场充分发挥第一目击者的作用,还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成为知识传播的载体,用所学知识指导家人和朋友,从而使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在公众当中得到更为广泛的普及。为此,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统一、完善培训体系,开展多部门协同,多种形式并存的大学生院前急救培训,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院前急救水平。

[1]何琨,魏金星.大学生急救知识现况调查及培训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5(4):661-663.

[2]徐金梅,胡苏珍,郭玲玲,等.宁波市659名师生及企事业职员院前急救反应能力的现况调查[J].护理学报,2015,22(12):46-49.

[3]费素定,胡苏珍,金晓霞,等.宁波市农村居民院前急救知识、态度与行为现状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275-279.

[4]王雷,熊明州,周维,等.长沙市本科生急救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1(17):971-973.

[5]李明霞.我院学生急救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当代医学,2011,17(12):1-2.

[6]何燕,吴宗辉,孙炯,等.重庆市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知晓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0):1494-1496.

[7]胡吉富,李利华,路会霞.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2):254-255.

[8]董红燕,胡宝玉,王恩漫.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认知及需求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7):870-871.

[9]吴国华,何琨,张文强,等.郑州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认知现状调查[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8(4):572-574.

[10]胡苏珍,夏海鸥,王国文.培训者培训模式用于社区院前急救培训的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2,27(17):84-86.

[11]卢章洪,杜朝晖.同伴标准化小班教学在大学生急救培训中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79-84.

Cognition level on pre-hospital emergency for non-medical students in Ningbo and comparison on training ef-fect//

Hu Suzhen,Chang Jinlan,Chen Yan//
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s,Ningbo Zhejiang 315140,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cognition level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for non-medical students in Ningbo and its training effect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better development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training.Method Choose 752 students from 7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managers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from each school in Ningbo by convenient sampling.Develop survey among students and schools respectively using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Take analysis on the result.Result The score on pre-hospital emergency for students is(8.42±1.92).Students with training experience have higher cognition level of pre-hospital care than students without training experience(t=2.15,P<0.05).Students receiving training from school have higher score than students receiving training from other organizations(t=5.58,P<0.01). Students taking part in required courses on pre-hospital emergency have the highest cognition level among students receiving school training(F=49.33,P<0.01).Conclusion There is no advantage on cognition level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for non-medical students in Ningbo.Developing train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students’cognition level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pre-hospital emergency;cognition level;training

R192

A

1671-9875(2017)04-0326-04

胡苏珍(1983-),女,硕士,讲师.

2016-11-09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软科学课题,编号:2014A10067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青年课题,编号:146241824

10.3969/j.issn.1671-9875.2017.04.008

猜你喜欢

宁波市问卷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重建宁波市图书馆记忆
问卷网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问卷大调查
宁波市中城小学
问卷你做主
宁波市采取“三学”“三访”“三个结合”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