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型日记助力小学语文作文水平的提升
2017-04-24童周静
童周静
[摘要]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而言,学生一直认为作文难写,而且这种心理障碍一直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语文作文水平的提升。把微型日记应用到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可以较好地改变作文写作的现状,促进小学语文作文水平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微型日记的指导策略,寻求推动小学语文作文水平提升的方法,进而促进学生作文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型日记;作文
现如今,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以“微”形态出现的事物越来越多,如我们经常用到的微博、微信。而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型日记的推出,能够帮助学生随时记录下自己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对促进学生写作能力以及写作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学生写“微型日记”的习惯,让微型日记助力小学语文作文水平的提升。
一、激发兴趣,消除学生畏难心理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作文就很强的反感心理。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差;另一方面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没有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写两句就没有话写了。针对这样的学习现状,微型日记的引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谓“微型日记”,其实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题材,微型日记的题材没有固定的要求,它可以写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可以写自己对于某项事物的思考。二是表达,学生在内容表达上可以自由选材,表达也自由灵活,不用把它当作严肃的作文来写。三是写作要求,微型日记的写作要求比较低,只要能把自己想要表达的给罗列清楚就可以了。在微型日记基础上的作文指导中,教师可以将写作的重难点进行划分,将其分成若干个很细小的点.针对不同的文字片段、事件的脉络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练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慢慢积累写作经验,树立写作信心,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热情。曾有教育家说过:“一个人的自我肯定,来自于自我肯定体验的积累。”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微型日记的写作,能够给学生提供积极的写作体验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于写作的畏难心理。
二、鼓励释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对于生活或者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观察物体的角度决定的。在此之前,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这一细节,不仅忽视学生写作中对于物体的观察角度,而且还会否定学生通过这样的观察角度写出来的文章,这样会让学生慢慢失去对于写作的兴趣,从而恶性循环。为此,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在写作微型日记的时候释放情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加以表达,进而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刺激学生真实情感的表达,并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4课《埃及的金字塔》这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释放自己的情感,然后给学生布置一个与这个主题相关的微型日记任务,让学生自由地进行表述。如:有很多学生写自己小区周边的花园,描写花园中花儿的鲜艳,绿植的生机勃勃。而有的学生寒暑假经常随着爸爸妈妈去旅游,则会写自己眼中的天安门广场等。因为观察的角度存在差异,学生的写作方向就不一样,所以写作的内容也就不同了,但是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表达都是真实的。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过程中,要能够给学生一个宽泛的思考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眼中的角度来组织写作,与此同时,慢慢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立足生活,增强学生作文可读性
之前很多教师都不太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就简单地给学生抛出一个题目,没有细节性的方法指导,在学生写好作文之后,收上来做简单的评阅,然后作文训练的整个环节就结束了。这种对于作文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让很多学生都慢慢对写作失去了兴趣,而且也没有办法立足于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因此,教师要能够通过让学生坚持写微型日记,慢慢引导学生注意生活实际的观察,通过具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最真切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作文的可读性。
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培养良好的习惯”这篇文章教学的时候,教师就要能够鼓励学生立足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寻写作的出发点。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天都如此平常,好像并没有什么内容可写,但是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通过这些立足于生活的细节来增强学生作文的可读性,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
总而言之,微型日记可以说是另一种方式上的写作,教师要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立足生活,悉心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进行认真的表达,从而让微型日记助力小学语文作文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