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手相应,打造多维高效课堂

2017-04-24温桃妹

新教师 2017年3期
关键词:秋游品德学习者

温桃妹

学、思、知、行历来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然而,在课堂上,能够将四者完美融合,让学生化知识为认同,将理念转化为自觉行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有着自身的教学规律,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习有所得,提高学习效率,可通过多维课堂的构建来实现。

从建构主义出发,学习环境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由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等要素组成,而建构主义教学的策略核心却是学习者。只有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实现教学目的。因此,多维课堂的核心,同样也在学习者身上,只有变一维对象为多维,才能增强学习者与环境的交互力度,提高课堂效率。

一、“教得”变“觉得”,促心手相应

心手相应是一种人们熟知事物并能付诸行动的程度。心理学认为,认知是感觉和行动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心手相应的前提是心中确有所得,只有在内心刻有深刻烙印,才会在行为中潜移默化,起到指导或引领作用。

多维课堂要求,教师再也不是课堂的主体,只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群体、教师与学生群体诸多环节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多维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多不是从教师的“教”中得来的,而是在与多维对象的交互中形成的,是学生在自我观察、共同认知和反复磨合中逐渐感觉得来的。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自我去观察,才能获得真实的感受和第一手的材料,学习起来才会兴趣盎然。

品德与生活(社会)二年级上册有一课《让我们的教室清洁又美丽》,如果上课剛开始,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教室内哪些地方干净,哪些地方不干净,只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问题,多维课堂的构建,就逊色许多。如果是先分组观察,让学生先与同组同学进行碰撞,然后再分组发言,则可大大拉长学生的认知过程,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由于这一认知是从自己的观察与交流中获得的,学生内心的认同度和深刻度会大大加强。如果教师再提供给学生一个认知维度,将几周内教室的情况事先录像,经学生讨论后,放给学生看,那对学生的认知又将是更深层次的引领。

多维度感知一个事物除了能加深印象,获得正确认知外,还是培养学生感知能力重要且有效的方法。

上述课例,如再让平时打扫卫生效果好的同学,到讲台上现身说法,具体表演自己是怎样打扫卫生的,这样对学生认知的形成,会有更强烈的冲击。如继续深入下去,让多名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点评,则更能提升认知水平。可见,如此多维的课堂上,学生对“什么是干净”“怎样才能打扫干净”这些良好习惯的认知,应是非常到位的。

二、“觉得”变“习得”,强心手相应

有句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的准确理解仅仅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要使其内化成一种行为,必须动手试一试。多维课堂可以给学生提供这一机会。

《秋游去》这一课,好像很难让学生在课堂上去旅游,其实不然。如果教师提前准备道具,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进行模拟秋游,同样可以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任何一种班级授课形式,都不可能每次让学生完完全全地去实践,而课堂模拟却能基本上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

其关键,一是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场景,变教师的讲授为学生的活动;二是分组组织,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维互动的机会;三是以模拟实践促行为养成,让学生畅所欲言;四是重视细节,让学生从教师的细节设计中习得并把握秋游的关键点。

因此,从以上几点出发,《秋游去》一课如果将秋游动身前要检查的事项,乘车时应注意什么,游玩时怎样防止走丢和掉队,大家怎样做到互相关心和协助,怎样维护旅游景点的环境,回家路上应怎样注意交通平安等等细节设计其中,让学生的模拟实践针对性强、实践效果好,自然课堂达成率就高。

三、“习得”变“悟得”,提心手相应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而这门活动型课程,不仅仅给学生提供一个活动,更应该让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心智,从实践中“悟得”更多东西。

心手相应不是点对点、一对一的形式,而是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在课堂上,需要思考、讨论、认识、解决来自社会生活的问题。只有让学生时时面对社会生活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才能实现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学习目的。

因此,在多维课堂的设计上,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场景、模拟实践的事件,必须具有思考的价值,能够触动、震动心灵,感动、感化学生,启动学生的思维。《你真棒》一课,应该是一个温暖、亲切、和谐的课堂。学生通过多角度地赞美同学,懂得了观察问题的角度,学会了多维度思考问题;通过让学生互夸,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在与其他学生的发言对比中,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全面,具有分辨性。深刻的思维不仅让课堂走向深入,更让每个学生走向成熟和成功。

如果细致区分“悟得”,还可分为“自悟”和“他悟”。教材的划分依据是生活主题,在每个单元学习前,通过引导学生梳理自己已有生活体验,找到自己成长中的问题,而这个梳理过程,只能也必须由自己来完成,这就是“自悟”的过程。多维课堂的打造无论如何不能忽略这一环节。

“他悟”是从别人的实践、思考中获得的自己的认知。心理品质的内化、道德修养的践行,都不是靠单个人就能完成的,这些需要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启迪或影响。多维课堂通过多向交互,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的碰撞中认知、讨论、辨析,特别是针对一些复杂的、甚至是两难的社会生活问题,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得启迪。

总之,从感知到认知,从知识到行动,从行为到习惯,从习惯到成熟,心手相应是一种循环,一种使学生产生螺旋式上升的成长方式。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通过多维课堂的架构,可以使这一习得方式的过程变得更加清晰。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城县新泉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黄晓夏)

猜你喜欢

秋游品德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秋游去啦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