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有效辅助数学课堂教学

2017-04-24陈铨坤

新教师 2017年3期
关键词:计算公式长方形图形

陈铨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求知的热情。运用信息技术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的特点,能够有效突破传统教学只靠挂图或板书无法讲清的问题,通过形象可感的画面、逼真的情境、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表象——激活有效思维

小学生受其年龄和生理特点的影响,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发达,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小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往往是在直观、形象感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表象,进而形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形象、生动的特点,优化学生的思维,简化学生的分析,帮助他们突破学习中的障碍,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增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在探讨圆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引导学生猜想,是否可以通过剪拼,把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其他图形,从而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学生很兴奋,立即投入探究活动中。学生分组进行剪拼、操作等活动,有的小组将圆剪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有的小组把圆剪拼成近似的三角形,还有的小组把圆剪拼成梯形……学生通过激烈讨论、动手操作,将各自的成果加以展示,教师相机借助白板为其他学生演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尝试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领略独立思考的乐趣,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教学至此尚未结束,教师可顺势提问:“你认为将圆剪拼成哪种图形,最为简单、容易?”教师的提问再一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很快归纳出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剪拼成平行四边形。教师通过白板直观演示——將圆等分8份、16份后所拼成的图形,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发现了什么。生1:“将圆平均分成8个相同的扇形,拼出的图形有点像平行四边形,但底边不是直的。”生2:“将圆平均分成16个相同的扇形,拼起来的图形比刚才的那个更像平行四边形一点,而且16等份的底要直很多。”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在传统教学中难以完成的教学提示,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探索新知。上述教学环节,教师通过对白板技术的合理使用,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调、同步进行,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目的。

二、运用信息技术,完善认识——促进深入理解

在以往研究平面图形的转化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的都是可见、可感,是实实在在的转化,因为它们的边都是直的。而圆是一个曲线图形,所以想通过简单的几次平均分,然后进行拼接,很难拼成标准的已学图形。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结论告知学生,学生掌握程度势必不深。此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直观的演示,让学生发挥空间想象能力,进而得出结论。

在上述小组活动结束后,教师追问:“如果把圆分成128等份、256等份、512等份或者是无限等份,那拼出来的图形,会更接近于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呢?”随即,教师通过演示,学生发现将圆分成的份数越多,所拼图形则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当平均分的份数无限多时,拼出的图形就是长方形。教师:“这个所拼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相等!”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接着,课件展示: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有什么联系?你能根据它们的关系,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屏幕上出现同一种颜色表示圆的半径和长方形的宽,用另一种颜色表示圆的周长的一半和长方形的长)生1:“所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πd÷2或者πr),宽相当于圆的半径(r)。”生2:“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宽,可以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πd÷2×r或者πr×r。”生3:“我同意生2的意见,不过我觉得可以化简成S=πr2■。”

上述教学环节,教师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动态的演示,运用形象鲜明的画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给了学生感悟的时间和空间。在这样的环节中,学生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体验了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和极限思想,逐步抽象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完成了新知探索。

三、运用信息技术,促进练习——提升应用能力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也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往往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理解得不够深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才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再理解、再提高。因此,在练习阶段,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练习内容,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生活有机地衔接起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在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后,教师首先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自动旋转喷雾器吗?”学生来了兴致,各抒己见。教师随即播放了一段自动旋转喷雾器喷水的视频,并向学生讲解了其工作原理。在将基本知识告知学生后,学生了解到自动旋转喷雾器的最远喷水距离是5米。课件随后出示问题:“自动旋转喷雾器旋转一周,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当自动旋转喷雾器喷到一个圆形花池时,视频中显示这个花池的周长是18.84米,提出问题:“这个花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呢?”系列问题的提出,自然而具体,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视频的播放,增强了学生探究的热情,避免练习的枯燥与单调的感觉,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有效、有理的引导与启发,是指引学生尽快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上述案例,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体验中,使学生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更加牢固、深刻,这样的练习才是真正有效、有力的。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构建有价值、有亮点的数学课堂,吸引学生融入学习,加快学习的进程,完成新知内化。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认清知识本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可持续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新桥中心学校 本专辑责任编辑:王彬)

猜你喜欢

计算公式长方形图形
电机温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019离职补偿金计算公式一览表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配对
采用初等代数推导路基计算公式的探讨
关于节能评估中n值计算公式及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