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

2017-04-24田大海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品德课新课改内容

田大海

(山东省平邑赛博中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转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在新课改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转变观念,讲求实效,坚持“五要”原则。

新课改思想品德教学方法一、备课要实效

备课就是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材就是把這节课的内容挖透它,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题目等等都要记在脑子中,甚至把教材的这节内容都背下来,最起码上课不能再端着课本念。备学生就是把自己当作学生,假如我是学生,这节课的内容我怎么学,怎么学才能学会它,会遇到什么问题,遇到问题怎么办,有什么解决的办法,这样就会有针对性的制定这节课的教学方法。备课要突出实效,树立“备课是投资,在备课上多花一分钟,可以节约所有学生一分钟”的意识,切实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备课中,要广泛利用多媒体,大量搜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教学资料,尤其是当前发生的新闻焦点、时事热点,或者学生身边、校园内发生的事,最好以视频、图片的形式,上课时给学生展示出来,使学生有直观的视觉效应,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有效化解课本内容的疑点和难点,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让学生了解了时事,把本节课的内容和身边的事、社会上的事结合起来,理论和实践有机科学地结合,让思想品德课来自生活,同时思想品德课又服务于生活,符合当前新形势下教育的要求,符合新课改的理念,达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

二、教法要灵活

教无定法,指的就是教法要灵活,针对不同的内容要灵活机动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法灵活多样,比如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图表列举法、比较归纳法、强化记忆法、小组对抗比赛法等等。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可灵活机动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切忌一言堂,满堂灌,那样学生会感觉空洞无味,教学效果肯定不好。教材上设置了很多的名人名言、小资料、小故事、一些案例,还有想一想、议一议等许多小栏目,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热烈讨论,激烈争论,培养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该老师讲的老师讲,能让学生讲的就让学生讲,老师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包办,该放的就大胆地放给学生,把课堂让给学生。简单问题,学生一学就会的,尽量不讲,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加大训练量,提高课堂容量。对于复杂的内容,学生搞不明白的,老师要重点讲、反复讲。课堂教学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中心环节,要注意“三讲两不讲”:“三讲”即讲重点、难点;讲规律、扩展;讲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两不讲”即自学能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因此要重视“重讲轻练、不讲乱练、只练不评”的现象。教师要课前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诊断,通过诊断测试发现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再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坚持低起点、小台阶、快节奏、快反馈、强矫正的要求,杜绝随心所欲,一盘散沙。

三、课堂要开放

思想品德课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活跃的课堂,民主的课堂。首先,要让学生思维碰撞,让学生活起来。要把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要让学生的思维发散,思维碰撞,让他们都参与到学习中。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助人为乐》这一课时,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预习课文,然后依据课文内容以及老师设计的四个问题进行表演:一是助人为乐是为了得到表扬;二是助人为乐是为了图报答;三是事不关己一走了之;四是看热闹,幸灾乐祸。每个小组针对四个问题分别进行表演,其他同学即是观众又是评委,结果表演的同学非常认真,其他同学观看、评论、辩论,加深了对助人为乐的理解和真切的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其次,要给学生话语权,让学生说出来。教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也要把思考的过程还给学生,更要把主动权和话语权还给学生。凡是学生能提出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去解决,激励学生说体会,说认识,说你的苦恼,说我的感悟,说他的困惑,课堂变成学生倾诉心声的场所。学生既是演员,又是听众,望闻问切,对症下药,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有的老师说“乱”,我认为这个“乱”是应该的,这个“乱”不是大家认为的纪律乱,而是学生积极讨论,大胆发言。要允许学生说话,课堂气氛弄得死气沉沉的,学生不敢说话,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肯定会受到压抑,课堂效率一定不高。再次,要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组织学生通过讨论、辩论、漫画比赛、讲故事、表演小品、小记者采访、当主持人等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比如讨论与辩论模式,可以分一下几种形式进行:同桌讨论——适用于一些难度、思维性、综合性较小的问题;小组讨论——前后桌4人一组或者6到8人一组,适用于一些难度较大、思维含量较高、综合性较强的问题;随堂辩论——以讨论小组为单位,随堂准备,随堂辩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和别的小组进行辩论。让学生走上讲台,痛痛快快地说,明明白白地辩,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训练要到位

学完一节课,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那点题,要精选题目,把与这节课有关的训练题找出来,从题目的类型、代表性、难度等方面精选出训练的习题。精选出题目后,训练要到位。精选一些重点题,对这节课或这个小单元的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巩固训练。要把这节课的内容练透它,把基础夯实,学生不过关,不能进行下一节。对于学生不会的问题,一些重点的问题,要反复练,达到堂堂清,日日清,题题清,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有的老师考试完了后说,这道题我都讲过了,学生还是不会,我觉得不是不会,是你练得还不够,你练完一遍,你就认为学生都会了,可能吗,你要练上三遍,你看学生都会了吧。有的老师说,将来还要复习没关系,大家都明白,复习的时候是以点带面,学新课的时候练不好,你再怎么复习也很难提高。讲课不细不实,训练不够,这也是导致成绩下降、学生两极分化的一个原因。另外在训练中,要注重方法和规律的总结。每一种题型都有这种题型的方法和规律,每一章节有每一章节的方法和规律,要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类比,这一点在教学中大家都明白。同时在教学中,知识点的强化记忆、反复记忆、技巧记忆,都是训练的要求,要交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

五、复习要及时

复习,不用说了,到学期末了开始复习。根据心理学原理和遗忘规律,我认为,复习要有小复习,大复习,应该及时复习,时间长了学生就容易忘,尤其是思想品德课的内容特点,更是体现出复习的重要性。我是学完一章,复习一下,做试卷、检测,然后开始学习下一章。这时候,把前一章的试卷留一张,在学习下一章的时候,中间找个时间,把这张试卷拿出来进行考试,实际上就是对上一章进行复习,我觉得这样做效果不错。还有就是专题复习,围绕基础知识、社会热点、考试题型、考试心理进行专题复习和指导,这种复习跨章节、跨教材,把知识联系起来,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宽度。还有就是对错题的搜集整理,我让学生记的错题,都是我平时上新课、考试时碰到的一些典型题、易错题,我觉得这道题很有代表性,这道题有陷阱容易出错,这道题经常考,等等,我都会让学生记下来。根据遗忘的规律,及时复习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

总之,上好思想品德课并不难,难得是怎么能把它上好。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妙招,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要老师们潜心研究,用心去教,我相信你的成绩一定会很好。

猜你喜欢

品德课新课改内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知识改变命运
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对策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流失原因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