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小说主题教学浅议
2017-04-24阚建平
阚建平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一切小说阅读最浅显的一个目的即探究到隐匿起来的灵魂,概括出作者心灵绽放的情感思想。可以说,无论主题、情感、思想都隐藏在小说文本的故事情节中、人物的性格中、人物的情绪变化中,以及词句留下的空白及回声中。教师在进行小说主题教学的时候,应该“按图索骥”、“顺藤摸瓜”,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人物个性的分析,人物情绪变化的分析,词句的分析,寻找主题行踪线索,有效完成初中语文课堂小说主题教学。
一、以故事情节作为小说主题教学的主线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中枢神经”,是支撑小说的骨架,作者运用具有很大虚构成分在内的故事情节去结构小说,使小说能够充分的影射现实生活,抒写现实生活,并表现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或向往。读者也通过故事情节的牵引,进入作者虚构的人生生活片段中,尽情感受,看到小说对某一时代,某个生活阶段的投影,并由此进入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中,进而能将所获得的感悟、情感、思想运用到对真实生活的指导实践中。可以说,故事情节是摆渡主题的船只,要找寻主题的影踪,首先必须以故事情节作为主线。
以鲁迅的《社戏》为例,这篇小说分为两部分,小时候去赵庄看戏的场景以及在都市戏院里看戏的场景,两种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小时候,小伙伴们互相关爱帮我解决看戏的问题,并趁月夜陪我去赵庄看戏,途中给我讲戏,没有不耐烦的表现,回来的时候还偷豆吃,淳朴的小伙伴不计较是不是自家的豆,甚至提议偷自家的豆。即便是被偷的六一公公也没有怪罪的意思,反而笑道,为“我”家送来豆子。鲁迅笔墨到处皆是一派和谐、融洽的乡村之美。但都市在戏院里看戏的经历却给“我”重重的一击,鲁迅细致的描写,将都市市民那种自私、冷漠的一一体现。在这里,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叙述“我”在乡村、都市经历的故事,并以这两个故事情节作为主线分析作者将都市看戏经历与乡村看戏经历放到一起叙述的用意。其用意是为了互相突出,更突显对乡村淳朴人民的歌颂,也更突显都市市民那种品质上的劣根,进而突出主题,讽刺小市民的自私冷漠及互不谦让,颂扬人与人之间相爱相助的精神。
二、以人物情绪变化作为小说主题教学的依据
人物是小说的经纬,互相交织,推动情节的发展。随着情节的发展,众多人物碰撞、融合在一起,又呈现小说的主题。尤其是小说主人公的情绪变化,它是作者对读者探究主题的一个暗示,是作者呈现主题所设计的另一条线索。因此,教师在进行主题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情绪变化,探究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角“我”的内心活动,进而破译作者设置的主题密码。
仍以鲁迅的《社戏》为例,无论是都市戏院看戏,还是去赵庄看戏,“我”都在场,且随着周围环境及人的变化而进行着情绪的变化。情绪的变化很明显的表露出“我”的态度及好恶,这也正是作者的态度及好恶,小说中的场景也牵连着作者的情感变化,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我”的情绪变化为依据,寻找小说的主题思想线索。
在平桥村看戏这部分具体可以概括为:“戏前风波”,由于没有船,不能去看戏,表现出“我”对看戏的渴望,及不能看戏的伤心;“月夜渡船”,表现我能去看戏那种急切、喜悦的心情;“赵庄看戏”,表现出“我”看戏的兴奋与快乐之情;“返回偷豆”,体现出我愉快的心情;“六一公送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那么好吃”,这是“我”情绪的一个转折,由愉快到失落及懷念。这为下文都市的看戏经历奠定了感情基调。在都市狭小、拥挤、嘈杂的小戏院或新式戏院,“我”的情绪是“头昏目眩”,内心压抑的。这种差异悬殊的情绪波动表现出“我”的好恶,也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倾向,有力的支撑起小说的主题,即对自私、冷漠城市生活的否定,对淳朴、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的向往。
三、以词句的言外之意作为小说主题教学的切入点
小说的语言很具有张力,往往除表层的意思之外,还具备深层的意思,这便是我们所说的言外之意,或讥讽、或自嘲、或反义,总之蕴含一定的深意,是作者向读者暗示主题的一个隐秘的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小说的开篇、结尾所应用的语言,以及人物间的对话描写、人物周围的环境描写运用的语言,进行提炼,提炼出言外之意,并通过这些语言所透露的内容去咂摸小说主题。
还以《社戏》为例,这篇小说选自鲁迅的《呐喊》,鲁迅的语音风格,一直都是犀利,且韵味深长,词句的运用一直都是多面化的,富有无限张力,存在无限的留白及回声。这篇《社戏》亦然。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的阅读,将所认为的具有张力的句子和字词找出来,并分析是怎样折射主题的。在描述平桥村融洽和谐的民风时,鲁迅写这样一段话:“即使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一个“决”充分的表现出平桥村人的和睦融洽。而作者在描述都市看戏场景的时候,不断使用“狭小”、“嘈杂”、“拥挤”、“混乱”、“压抑”、“头昏脑眩”等词汇,暗示小市民自私、冷漠,不知互相谦让的麻木心理。还有小说的最后一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韵味深长,包含作者所有的感叹,钳着小说主题的影子。
教师要循序渐进的引导:“那夜是哪夜?”
学生:“去赵庄看戏的那夜。”
教师:“作者为什么说那是‘好豆、‘好戏?”
学生:“吃豆、看戏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我感受到了小伙伴之间浓浓的情意,以及平桥村融洽和谐淳朴的民风。”
教师:“为什么作者感慨‘再没有、‘不再?”
学生:“‘我后来又经历了两次看戏,深刻的感知到小市民那种国民劣根性。平桥村的那种生活成了向往。”教师带领学生一步步对词句的破译,最终会发现小说主题。
小说是篇幅相对较长的体裁,由于篇幅长,主题的探究便费时费力,甚至阅读之后,仍不知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主题。因此,为了提高语文课堂小说主题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的情绪、文中字句的言外之意入手,快捷、准确的捕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