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让城中村孩子爱上音乐课
2017-04-24周观凤
周观凤
【摘要】本文以城中村学校为例,结合小学音乐课的学科特点,充分考虑城中村教学现状及教学资源,论述如何创设适合城中村孩子的教学情境,如利用生活中的音响素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通过表演和音乐实践活动等创设情境,以优化教学效果,让城中村孩子爱上音乐课。
【關键词】情境教学 城中村 小学音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118-02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中村居住的除了近郊的农民外,还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或以自家拥有的地产而生活无忧,或靠在附近种养为生,更多的家庭以在城里打工赚钱维持生计。城中村的学生家长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常因忙于生计而无闲暇时间教育孩子,加上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更关心孩子语数英等“主课”的学业,对孩子音乐、美术等艺术方面的课程不重视。孩子们接触艺术的机会不多,少数家庭条件较好的孩子能有机会了解一些艺术课程,许多孩子连合唱要分声部都不知道,看到古筝等乐器也都叫不出乐器名称,学校里艺术专业教师相对匮乏,设备比较短缺。尽管如此,受电视和网络的影响,许多城中村的孩子内心却装着满满的艺术梦想,如何才能让他们喜欢上音乐课,通过音乐学习提高艺术素养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结合城中村的教学实际,创设适合城中村孩子的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让城中村孩子爱上音乐课。
一、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的必要性
(一)理论基础
1.情境教学理论。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入形象生动的场景,创设特定的艺术情境,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悦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利用情境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和创新精神,也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2.体验式学习理论。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大卫·科尔博提出体验式学习理论,认为有效的学习应是学习者通过参与体验,获得经验和感悟。体验式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及亲身经历,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中获得更多体验的前提便是创设教学情境。爱因斯坦说:“兴趣是人们在学习上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教学激趣的关键环节就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可见,创设有效的音乐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二)教学需要
1.符合学科特点。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小学音乐课深受学生的喜爱,是伴随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门重要的艺术课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思想情感。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城中村的孩子有一定的生活感知,但对艺术接触甚少,无法将自身的生活体验与艺术联系起来,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艺术,带领学生入境学习。
2.为学生参与教学提供更多机会,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小学音乐课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唱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尤其在农村或城郊,往往还受到所谓“主课”科目的冲击,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于流程式的教唱,课堂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运转,除了小组唱、集体唱等环节外,学生难以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艺术体验。
单一的教学手段难以让学生经历音乐实践过程,更无法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在教学中通过有效利用传统教学手段及多媒体信息资源、本土资源等创设教学情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共同体验音乐之美,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契合了体艺“2+1”项目的培养目标,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终身艺术意识的形成。
二、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的方式
1.利用生活中的音响素材创设情境
城中村的孩子动手能力相对较强,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并动手体验生活中的自然音响素材。如敲打碗筷发出声音,抖动或揉搓报纸模拟声音,利用矿泉水瓶模拟水声,通过吹树叶、口技模拟鸟叫声等。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小小雨点》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尝试自己准备小乐器模仿下雨天的各种声音。上课时,学生带来了矿泉水瓶、易拉罐、饼干筒、塑料纸、树叶等器物,有的还在可乐瓶里装上豆子、沙粒或石子。在教师的提示和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异常兴奋、兴趣很浓,有的用塑料纸模仿风声,有的用树叶吹出动物的叫声……
在教学中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体验、去发现、去创造,不拘泥于室内的学习,让学生回归生活、走近自然,在大自然中体会音乐的存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音乐源于自然”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音响素材,让学生听到美妙的音乐,并尝试利用简易的素材制作小乐器,来表现音乐中的各种声音。
2.结合学生生活经历,通过表演创设情境
天性好动且表现欲强是小学生的突出特点,城中村的孩子亦是如此。教学中,可结合城中村孩子家庭环境等综合因素,为学生搭建平台,创设律动扮演等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共同体验艺术之美,彼此分享学习快乐。
一年级下册的儿歌《粉刷匠》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旋律朗朗上口。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感情,容易使学生体会歌曲的情境。小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笔者在教这首儿歌时,先让学生模仿粉刷匠刷墙的动作,边做动作边想象刷墙的情景,让他们真正感受音乐,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做好正确引导,或许某个学生的父母就是粉刷工人,学生在生活中耳濡目染,甚至参与过粉刷工作。在课堂上,既要让学生明白工作不分贵贱、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更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经验能获得肯定,在课堂中还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从中受到鼓励。
3.结合音乐实践活动,化抽象为具体创设情境
小学生在认知事物时,往往喜欢借助直观、具体的实物来理解,对于音乐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理论性和专业性较强的概念,教师应尽量将概念知识比喻成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并加以形象类比,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知识,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教低年级学生关于音符的时值等内容时,刻意避开学生难以理解、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例如讲到“一倍”“一半”“四分之一”这些数词,笔者借助学生较熟悉的拼图游戏,找来硬纸片,按音符时值的长度比例裁好,在上面画上音符对应的名称;在另一张纸片上标出2/4、3/4等拍号,引导学生配合动手一起摆弄,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情境很感兴趣,因此很容易就理解了“一个二分音符时值有两个四分音符时值那么长”等知识,这种借助拼图游戏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实物概念,随着概念的不断强化,学生易于理解并产生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在音乐教学中,还可以使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利用视频、音频资料制作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情境教学法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音乐教师,要充分结合学情,注重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艺术实践,有效挖掘和创设适合学生、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走进音乐、爱上音乐。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