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朗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017-04-24周雁
周雁
【摘要】本文论述了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朗读策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在指导学生朗读前,教师要先安排好朗读目标,做好朗读速度和朗读时间方面的安排。安排朗读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将朗读活动合理地穿插到相关教学环节之中,并且注意范读和倾听。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朗读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094-02
所谓朗读,是一种将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在此活动过程中,朗读者用富于感染力的声音,把书面语言展现出来。语文学习要注意到“语言”的整体魅力,利用“读”的办法,来体会文字中的美感,发现情感、艺术的无尽韵味。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样表明了朗读与理解间的有机联系。而按照现代教育学理论,朗读教学一方面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性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特别是对于初中生而言,朗读与加深理解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教师讲究朗读教学的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体作用显现出来,让死的文字在学生的全面参与下变为活的内容。
一、教学活动之先安排朗读目标
笔者在长期一线语文教学生涯中体会到,如果缺少朗读,学生便无法体味到文章所具有的音乐之美,更不容易体味到文章在起承转合方面的妙处,所以朗读的意义重大。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一定要注意避免一个问题,那就是让学生接受过于随意的朗读任务。如果教师发现某一篇文章、某一个章节表现出了文辞优美的特点,即给学生提出朗读要求,那么效果则未必尽如人意。教师要明确:朗读的出发点为何?基于此出发点,教师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与此同时,由于所朗读的文本本身存在不同,目标要求不能强求一致,而是要体现出变化。表面上来看,该做法存在功利性的考量,可这是现实需求:唯有提出明确目标要求的朗读,才能得到更强的效果。
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适合朗读的文本,像古典诗词、经典散文、脍炙人口的小说等,都可以进行朗读,加深学生的理解。朗读前,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安排朗读教学目标。如教学巴金的《繁星》时,教师给学生提供朗读目标:用舒展的语调朗读,领会文章的美感。类似的,当讲授到老舍先生所创作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教师则可以提供如下目标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出怀念、眷恋的意味。当讲授到光未然的《黄河颂》时,目标任务则需要与本文的特点相一致,要读出文字中蕴含的饱满情绪。需要说明的是,教师要充分做好学生在朗读速度和朗读时间方面的安排,不可因小失大,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相关环节之中提供朗读可能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谓人尽皆知,可是其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不是易事,对于教师而言,如果时机还不成熟,那么便不能随意夸大朗读的功能,而片面增加朗读在课堂上的分量。比较恰当的做法是:把朗读活动合理地穿插到有关环节之中,使朗读成为其他教学形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完成和谐课堂构建的任务,比如若是将朗读目标集中到内容理解上,教师则可把朗读看作一道主线,用它来贯穿相关教学内容,以便让学生产生良好的感受和领悟可能。总之,只有将各环节和朗读内容结合起来,方可接近预期效果。
一节课堂上可多进行几次朗读,在相关教学环节中穿插朗读活动,为学生朗读与加深理解提供更多的機会。在开展每一次朗读活动以前,教师都要从基本教学内容出发,考虑到教学环节的现实性,给学生提供恰当的指导,方便学生接受、完成任务。例如在讲解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示范性的朗读,在这个时候,学生是处于一种静听朗读的状态,可是这同样可被视为朗读策略的一部分,也就是感受朗读的气氛、激发朗读的情感。而在文章讲解时,提供特定段落的朗读任务也非常有必要,它能把朗读和理解有机地协调起来,会让学生主动对比两次理解(朗读和一般学习)的效果区别,加深对于文本的理解程度。另外,当文本学习完成之后,再做出朗读安排,则会显现出欣赏的意味,渐入佳境之感也最易在此时得到激发。例如当接触到郭沫若所创作的诗歌《天上的街市》时,几次朗读所处的环节并不一致,初读环节侧重于对“缥缈”“闲游”一类的生词进行障碍去除,再读环节侧重于对诗歌主要描写对象的分析,三读环节侧重于对诗歌内在感情基调的把握,在这些教学环节穿插朗读活动,能一步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三、范读和倾听是教师指导的法宝
学生在朗读,教师需要做什么,这是一个继朗读目标和朗读时间安排之外的又一个问题。总体上讲,教师所做的范读和倾听,可以增强学生对朗读的理解与认知。
现实情况下,由于多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相当一部分教师以录音替代范读,可教师的亲自示范引读,其亲切感与立体感的优势是难以取代的。教师范读时音量的把握、节奏的收放、重音的强调等,都会为学生提供借鉴。在初中语文教材里面,《背影》可谓是一篇经典文章,这篇文章非常适合范读,读此文时,教师首先要注意朗读位置的选择,通常以教室中心位置为主,以利于全部学生均能够清晰地欣赏教师对作品的诠释。其次,《背影》一文在中心思想上突出了父子之间的亲情,故而教师可以采取克制、柔和的声调对本文加以处理。最后,文章重音是需要考虑到的问题,本文有一个段落,作者连续地运用了“探”“爬”“攀”“缩”等多个表示动态的词汇,用以说明父亲经过铁路时的艰难,教师朗读时,为了表现情感,当用重音轻读的处理方案,以保证情感的恰当而非矫揉造作。
倾听学生是教师要掌握的一门艺术,在朗读教学中同样要求如此。有多名学者赞同这一观点:学生只有被倾听,学好语文才不是遥远的目标;教师只有被倾听,教好语文的目标才更容易实现。实际工作中,初中阶段的语文朗读课堂往往会传达出一种热闹的氛围,似是为了表现而表现,说话通常会多于倾听,由此产生了个别教师忽略倾听细节的问题,这显然是不恰当的。实践结果显示:若想真正让朗读显示出应有的效果,教师更应关注倾听的细节。笔者前段时间欣赏过一堂公开课,当时授课教师讲述《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在学生朗读(包括集体朗读和个性朗读)时,该教师均做出了细致倾听的反应,认真了解整体的朗读效果与个别学生的朗读表现,或者微笑,或者耳语,或者点头,其倾听与关注让学生体会到其关心,在此过程中,虽然他没给出溢美之辞,更未刻意制造热烈的气氛,可课堂中的温馨和谐之感,让师生关系极其融洽,学生对朗读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初中阶段的语文朗读教学,是带动学生生成语文智慧、完善语文技能、培养语言感知能力的一条必经之路。我们一定要敢于从语文传统教学的桎梏中挣脱出来,视朗读为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课型,通过精心的设计、多种形式的融入,还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化和个性化的朗读空间。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