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专家与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

2017-04-24

文化纵横 2017年2期
关键词:军国主义领导人苏联

新中国建立前后,东北的日本技术专家曾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过一定的贡献,但是这段历史一直隐而不彰。直到最近,澳洲国立大学的年轻学者Amy King基于中国外交部的開放档案,系统地还原了1949年到1953年间日本技术专家在旅顺、大连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在抗美援朝、学习苏联和思想改造的夹缝中的处境。

根据Amy King对原始档案的挖掘,中国共产党使用日本技术专家缘起于解放军进入东北工业重镇后,亟需大量技术人才,而当时东北局的领导人陈云等又对此持实用的态度,因而大量起用留下来的日本技术人才。新中国建立之后,虽然已经请苏联支持大批专家,但是东北工业的基础是日本在伪满洲国时期留下来的,日本专家之所长恰好匹配东北经济建设之所需,而且技术人才的缺口之大,根本不是苏联专家能够弥补的,在此形势下,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亦支持在东北继续使用日本专家。根据1950年的统计,在东北的日本人达20797人,其中12%为技术专家,23%是熟练技术工人。这些技术人才对东北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相当贡献。

由于抗日战争带来了中日两国的隔阂,1949年后中共对使用日本专家存在着认识上的障碍。为了使民众能够接受,当时官方在宣传策略上对日本军国主义和民众进行切割,一方面严厉谴责军国主义的战争罪行,一方面指出普通日本民众(包括在东北的技术专家)亦是这一战争的受害者;此外,为了证成这一点,中国媒体报道了若干关于东北的日本技术专家谴责军国主义的活动。

随着抗美援朝的铺展,中共领导人因美军在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开始意识到工业之于强国的重要性,因而更加重视日本专家的作用。但随着苏联专家的大量到来,情势开始发生逆转。一方面是苏联专家对日本专家的不信任,担心后者会“偷窃”苏联技术为日本所用,所以极力排斥日本专家;另一方面,随着大量苏联援助项目的开建,来自苏联的技术支持日益重要,日本专家的作用也随之边缘化。

1952年到1953年间,在冷战氛围的笼罩下,苏联专家的排挤、中国思想改造的开展和中日通信渠道的恢复,使得越来越多的日本专家要求回国。同时,日本与美国结盟,中国又缺乏与日本沟通的正式渠道。基于此,中共领导人决定大量送返日本专家,为日后建立非官方的交流渠道打下基础,后来的历史证明这一决策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它为日本后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增强冷战时期中日经济往来都有巨大的作用。

Amy King的研究系统揭示建国前后日本专家在东北工业复兴的作用,并将之放诸于全球冷战的大背景之下加以审视,呈现了在两大阵营对垒的局势下,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如何实用性地接纳资本主义阵营日本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技术资产。这一历史的复杂性告诉我们,建国之初中共领导人的工业强国梦想有时是优先于其意识形态立场的;这也提醒我们,要准确把握建国之初政治-经济的形态,需要从技术和施政效果的层面来理解中共领导人的决策,而非单凭政治争论来揣摩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文/草苍)

猜你喜欢

军国主义领导人苏联
领导人这样说“健康”
如何成为优秀领导人
领导人的访美瞬间
警惕军国主义复活
中国公众对军国主义的认知度调查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镜头? 中国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