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和远方”融入百姓生活
2017-04-24
先是《中国诗词大会》,继而是《朗读者》,接着是《见字如面》,这段时间,被誉为“综艺清流”的几档电视节目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屏幕内外的热烈掌声,成为“朋友圈”的热门话题。那些墨迹长存、余温犹在的经典诗词和文字,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
在一个喧嚣的网络阅读、快阅读的时代,传统的诗文书信为什么仍然受到人们的热爱?对此,每个人也许会有不同的答案。但主持人董卿发现了“好的东西永远总有需求,好的精神食粮总是供不应求”。沧海桑田,时代更迭,但人类最重要的真善美的精神情感和价值追求依然没变,传统文化中凝聚的民族魂魄依然存在,所以跨越时间的长河,历经岁月冲刷,却依旧能散发光泽、触动人心。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明因子。正如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慎终追远、固本强基。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在诗词的韵律里,在浩如烟海的文献里,在历史人物的背影里,有我们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底色,所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务艰巨、意义深远、作用重大,现实意义非常突出。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作家冯骥才认为,文化影响人,最重要的还是影响人的心灵、人的气质,这才是真正的影响。传统文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典籍,这些是文本式的传统文化,这些内容可以进入教材和书本。还有一种传统文化是生活文化。比如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等,这些节日的习俗更需要在生活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也不等于晦涩难懂和复古怀旧,更非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散发恒久魅力,就在于它能滋养心灵,扩展精神疆域。只有让“诗和远方”进入百姓生活,把传统文化精髓深入挖掘和清晰展现出来,才能为人们全面认知传统文化提供客观、真实、鲜活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形态。因此,就一定要融通更多媒体资源,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同时也要坚持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辩证分析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当代存在形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内容和推进力量。
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延续和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动力。新形势下,无论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还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都需要我們不断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扬好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振民族复兴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