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建一座“未来之城”
2017-04-24郭思远匡颖晨李明珠
郭思远++匡颖晨++李明珠
2017年,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最为关键的一年。
2月7日,北京市从市直23个部门抽调100多名骨干组成工作组进驻通州区,以提高城市副中心管理服务水平。2月10日前工作小组成员全部到岗。3月1日前,市级各相关部门要实现与通州区工作对接。
日前,北京市委、市政府已发文明确提出,市级行政办公区建设必须在2017年底前完成。一场轰轰烈烈的城市搬迁即将开始,也为未来北京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高定位的新城
未来的城市副中心,将摒弃“摊大饼”的模式发展,建设“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新城,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标志性工作。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2016年6月在传达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工作的学习会上说,“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在今年北京“两会”上,北京市长蔡奇认为,一个城市的管理、面貌的改变,不光要抓正面,还要抓背面。越是短板和背面,越需要加强管理。疏解功能谋发展,疏解本身就是发展,是机遇。“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将带动人口的集体转移,目前重要的是把规划做好,把基础设施配套好,建设要高品位、高水准。”
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北京市层面,对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都是高定位、高标准,因此,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受到高度关注。
一次庞大的搬迁
“城市副中心”是由“政治副中心”转变而来。在2015年7月,北京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获表决通过,其中提出加快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至2016年4月,通州区官方网站首页主图下方文字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承载北京未来发展”,随后“城市副中心”的说法开始普遍使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剧锦文说:“城市副中心实际上是由行政副中心转变而来的,肯定是有它深刻的考虑。我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超越。”。
他认为,行政副中心的含义非常狭窄,这样把北京市一些党政部门从主城区迁到副中心就可以。但是城市副中心覆盖的范围就大得多,除了行政资源以外,还可以有商业资源、产业资源,甚至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的资源,都可从主城区迁到副中心去。从过去的行政资源变成一次庞大的经济的社会的搬迁。
在北京“两会”上,蔡奇在2017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将投入42.5亿元,主要用于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力争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主要建筑3月底前结构封顶,启动建设行政办公区二期工程,年底四大市级机关和相关市属行政部门率先启动搬迁。
据悉,北京“四套班子”办公地点目前在城市核心区,建设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位于通州区,地处长安街延长线东端,与天津、河北接壤。副中心总用地面积约155平方公里;其中行政办公区占地6平方公里,预计建设规模380万平方米。年底实现搬迁后,将是近年来北京城市空间布局最大的一次调整。
“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新的行政区域建设将是这项工程的主心骨,更是调整城市资源分配,协同京津冀发展的关键。”剧锦文说。
打造“未来之城”
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将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坚持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以新的理念编制各项规划设计,严格规划执行。行政办公区、商务中心区建成投入使用,一批体现现代城市风貌与文化底蕴的标志性建筑基本建成;新建区域推广街区制,打造小街区、密路网的城市尺度。
同时,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实现开园,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初步构建以高端商务、文化旅游为新增长点的“高精尖”产业体系。消除黑臭水体,区域内主要河道水质达到四类标准,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森林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利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城市副中心最亮丽的名片。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办公室总工程师陈宏达表示,将按照“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新城典范。同时,适时向社会提供副中心建设的相关情况,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披露副中心建设进展,让更多市民了解这座“未来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