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7-04-24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脑血管神经外科满意度

刘 辉

河南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驻马店 463000

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刘 辉

河南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驻马店 463000

目的 探讨如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保证动脉瘤手术成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14-03—2016-06收治的23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116)采用神经外科专科护理,试验组(n=120)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GCS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真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颅内动脉瘤;护理;围手术期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1],其在神经外科属常见疾病。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不仅导致脑组织受压和破坏,且可出现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严重严重并发症,因此,病死率与致残率均较高[2]。目前,治疗主要采取开颅夹闭术及介入栓塞治疗两种方法。开颅夹闭术创伤较大,但费用较低,成为我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为有效提高动脉瘤患者的疗效,临床护理提供依据,现将我科2014-03—2016-06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4-03—2016-06收治的颅内动脉瘤2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20例为围手术期护理组(试验组),116例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Hunt-Hess分级:0级93例,1~3级82例,4~5级61例;按动脉瘤的部位划分:后交通动脉瘤99例,前交通动脉瘤86例,大脑中动脉瘤32例,基底动脉瘤19例。所有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均给予专科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于入院后即开绐实施围手术期护理。

1.2 治疗方案 236例患者中,35例行可脱弹簧圈栓塞术(GDC),201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

1.3 评价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前后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并进行组间对比;采用问卷调查评价患者对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出院时对2组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并比较,预后评定分为良好、中残、重残、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处理与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宣教:护士应耐心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做好健康宣教,讲解有关健康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与动脉瘤的形成、破裂的相关知识。重点强调动脉瘤术前破裂预后不良的严重性,详细介绍治疗方案、注意事项及手术时机选择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够对疾病有正确认识,以积极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3]。

2.1.2 防止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4],具体措施:①严密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的变化,若发现患者出现动脉瘤破裂的先兆症状,及时通知主治医生采取急救措施,防止动脉瘤破裂[5]。②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心态平稳,避免激动、恐惧等不良情绪,防止患者由于情绪波动引起颅内压升高;绝对卧床,多鼓励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防止患者因术后不习惯床上排便而出现尿潴留、便秘;遵医嘱对烦躁不安者使用镇静剂,对癫痫患者正确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③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内血肿的患者应持续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意识状态的变化。

2.1.3 加强呼吸道护理,防止呼吸道感染:清醒患者鼓励其咳嗽、咳痰;咳嗽反应弱或昏迷的患者,早期采用气管切开术,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腔、鼻腔、呼吸道的分泌物,同时加强对呼吸道的湿化护理,做好雾化吸入,保持室内适宜湿度,改善肺通气功能和肺顺应性。

2.2 术后护理

2.2.1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术后每15~30 min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状态、肢体活动等情况检查1次。若出现头痛突然加剧、一侧瞳孔发生改变、进行性意识加深、术后清醒后又发生意识障碍、一侧肢体活动障碍、生命体征突然变化等情况,需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处理。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常可对下丘脑功能产生影响,术后可出现尿崩症或脑性耗盐综合征,需监测每小时尿量、尿比重,观察尿液颜色的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并适当通过饮食补盐。部分脱水治疗者可出现低钠,需采取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补充水分或限制入液量等措施。

2.2.2 体位护理:对于术前有肢体活动障碍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要加强体位护理,定时更换体位,术后尽早加强翻身叩背,使痰液易于咳出,并可减少深静脉血栓、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翻身叩背时避免压迫手术伤口,q2 h,轴性翻身,避免颈部扭曲导致脑干移位造成脑干功能衰竭。术后患者可采用头高位,床头抬高20°~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防止脑水肿[7]。

2.2.3 引流管及切口的护理:对于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保持各引流管的通畅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引流量,避免引流管阻塞、受压、扭曲或脱落。如引流管引流液颜色鲜红,引流量突然增多,要考虑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应立即通知主治医生处理。观察切口处的敷料有无渗血,如有渗血,估计其范围及程度,及时换药。

2.2.4 脑血管痉挛的处理:脑血管痉挛是动脉瘤夹闭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我科常规应用钙拮抗剂尼莫地平50 mL(10 mg)静脉输入,注意需使用聚乙烯微量输液管,根据患者体质量严格控制输入速度,首次输入控制在2 mL/h,以后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及耐受情况调整速度,在此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血压情况。另外,在排除脑梗死和颅内高压并已夹闭动脉瘤后可进行3H疗法[6](高血压、高血容量和血液稀释疗法)。首先,0.9%氯化钠注射液、乳酸林格溶液以100~150 mL/h的速度静脉输入,并输入胶体液,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静脉炎的发生[8],并做好各项指标的监测,使患者平稳度过脑血管痉挛期。

3 结果

3.1 2组GCS评分及满意度调查情况比较 试验组术后GCS评分与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术前、术后GCS评分及满意度调查情况比较

3.2 2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恢复良好者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中残、重残和死亡人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预后情况比较 [n(%)]

4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常见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破裂动脉瘤未经手术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治疗可以再出血,有研究报道,再次出血的病死率可达60%,而第3次出血的病死率几乎是100%[9]。颅内动脉瘤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病情观察非常重要,可及时了解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良好的术前宣教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是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全面的出院指导,有助于及时发现影响动脉瘤破裂的潜在因素,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文结果显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GC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明显增加(P<0.05),进一步显示了术前宣教的重要性,表明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术后意识状态的恢复,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另外,试验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状态,促进患者术后意识状态的恢复,并取得患者和家属的有力配合,满意度也因此提高。

综上所述,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保证。

[1] 贺宇宏,张琳娜,王敏,等.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2011,33(6):959-960.

[2] 王忠成.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59-805.

[3] 姚文英.23例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的术中配合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2):169-171.

[4] 许百男,孙正辉,周定标,等.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11):647-649.

[5] 李莲花.59例颅内动脉瘤的围术期护理体会[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6,29(4):255-256.

[6] 李琦,晏广,荆国杰,等.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防治的护理配合[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 16(2):107-109.

[7] 高洁.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夹闭术的术后护理[J].现代护理,2006,12(28):2 695-2 696.

[8] 时中华.颅内动脉瘤术后并发症对其预后的影响[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7,6(2):115-117.

[9] 陈维艳.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4):3 859-3 860.

(收稿2016-11-08)

R473.74

B

1673-5110(2017)08-0139-03

猜你喜欢

脑血管神经外科满意度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湿热烧伤膏对神经外科正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