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消费粘性与媒体监督
——基于产权视角的实证检验
2017-04-24耿云江王海雯
耿云江,王海雯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5)
·金融与投资·
在职消费粘性与媒体监督
——基于产权视角的实证检验
耿云江,王海雯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5)
本文以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粘性的存在性以及媒体监督对在职消费粘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在职消费粘性,且国有企业的在职消费粘性程度更高;媒体监督能够显著降低企业高管,尤其是国有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的粘性程度。本文对于丰富在职消费与企业业绩关系的认识、从媒体角度加强在职消费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职消费粘性;媒体监督;产权性质;上市公司高管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企业高管过度在职消费现象频频发生,如中石化“天价酒”事件、格力集团“酒宴门”事件等均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高管在职消费行为的广泛关注,在职消费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话题。
万华林[1]指出,作为管理层控制权收益的隐性激励,在职消费具有双重理论属性。在职消费可以提高公司的组织效率[2],也可能损害股东权益,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3-4]。卢锐等[5]、罗宏和黄文华[6]、冯根福和赵珏航[7]通过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后发现,在职消费与企业业绩具有负相关关系。曾升科等[8]进一步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在职消费存在粘性特征,即业绩上升时管理层在职消费的边际增加量大于业绩下降时在职消费的边际减少量,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之间不再是单纯的负相关关系。那么,我国企业高管的在职消费真的存在粘性吗?如果存在,它会因企业产权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吗?
学者们还对在职消费的影响因素以及规范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市场层面的薪酬管制[4]、公司层面的高管薪酬与管理层持股[7]、股权结构[9]以及管理层权力[10]等,均对在职消费产生影响。在此过程中,媒体的舆论引导与监督作用日益显现,其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进而促进企业修正违规行为、完善公司治理的作用日益被人们认识和关注[11]-[12]。耿云江和田旗[13]、翟胜宝等[14]认为,媒体能够规范在职消费行为,削弱其对企业业绩的负面影响。那么,媒体能够对在职消费粘性产生影响、进而规范和治理在职消费吗?此作用会因企业产权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吗?
本文基于产权视角,重点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粘性的存在性,以及媒体监督对在职消费粘性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为充分认识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的粘性特征以及借助媒体力量规范和治理在职消费提供参考。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高管在职消费存在粘性
会计学界对“粘性”一词的关注源于管理会计中的“费用粘性”[15],它是指一定期间内,企业某些费用与业务量之间并不总是保持线性函数关系,而是在业务量上升时的边际增加量大于业务量下降时的边际减少量。方军雄[16]首次将“粘性”一词引入高管薪酬研究,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存在粘性现象。在此基础上,张敏和姜付秀[17]、赵纯祥和罗飞[18]等分别从机构投资者、管理者权力等角度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存在性与影响进行了验证。这里的高管薪酬主要指显性的货币薪酬,而不包含隐性的在职消费。因此,迄今,国内学术界专门针对在职消费粘性的研究并不多,有关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粘性的存在性尚需进一步验证。
笔者认为,企业高管的在职消费存在粘性。这是因为:
首先,在职消费的调低需要高昂的调整成本。根据在职消费的代理观,虽然合理在职消费能够激发高管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组织效率和价值的提升,但不少高管会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进行过度在职消费,从而引发有损企业价值的代理成本。同时,在职消费的隐蔽性特征会增大在职消费的信息获取与监督成本,如果企业想对在职消费进行有效管理、使其达到合理水平,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获取更多的在职消费信息以对在职消费进行有效的规范与约束。而且对在职消费中的一些固定性支出项目,如专用交通工具、豪华办公室等,进行处置时会引发新的处置成本及损失,其金额往往大于再购置时的开支。因此,对企业而言,业绩下滑时维持原有的在职消费水平可能比向下调整在职消费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企业业绩下滑时在职消费的降低幅度小于业绩提高时在职消费的上涨幅度,在职消费呈现粘性特征。
其次,管理层自利行为的影响。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高管自身利益的驱动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具体表现在在职消费上就是:当企业业绩上升时,高管有动机将业绩的提升归功于自己的努力,从而为自身争取更多权益,获得更多的在职消费;当业绩下滑时,高管出于维持自身的待遇水平不变,以及为自身保持一定的优势与资源、减少对自己今后工作影响的考虑,往往会将业绩的下滑归咎于市场竞争加剧、经济波动、未来风险与企业发展难以预测等客观原因,以便将自身在职消费的下降幅度降到最小,从而导致在职消费的变动幅度与企业业绩的变动出现偏离,产生在职消费粘性。
最后,管理者有保持自身威望与地位的内在需求和动机。在某种程度上,在职消费是管理人员在企业内部声望与地位的象征。它不仅能够彰显高管的职位优势,有助于提升高管的工作自豪感、社会认同度与价值感,推动其为企业更加努力的工作,而且能够起到标杆的作用,激发下级管理人员或普通员工为获取更优厚的待遇而努力工作,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因此,即使企业业绩波动甚至下滑,高管也会努力维持自身的在职消费水平不变或仅有小幅降低,从而使在职消费相对企业业绩出现不对称变动的粘性特征。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H1a:
H1a: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存在粘性特征,即在职消费随企业业绩上升的边际增加额大于随企业业绩下滑时的边际减少额。
进一步地,目前我国处于转轨和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最终控制主体是国家,而不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这就导致了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虚位[6],这也使得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普遍不够完善,管理层缺乏有效的监管与控制,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管理层控制权受到的约束较少;另一方面,我国国有企业的薪酬结构与激励机制都不够完善,管理者较非国有企业面临更多的政策限制和薪酬管制,高管薪酬以与其职位、资历等相关的货币薪酬为主,不仅缺乏灵活性,而且难以与个人的努力程度挂钩,背离了由市场自发调节的原则。政策限制与薪酬管制的存在也使得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契约在效率上很难与基于自由市场量身定做的薪酬契约相匹配,长此以往还会出现滞后并且刚性的特征,从而越来越脱离实际,最终引发严重的道德风险。也就是说,我国国有企业的显性薪酬激励不足为高管的自利行为提供了温床,国有企业的体制漏洞又为高管的自利行为提供了渠道和掩护,使得我国的国有企业高管能够通过在职消费进行自我隐性激励。
不仅如此,国有企业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职能,社会性和政策性负担过重,这也使得国企高管的个人努力程度及其对企业业绩的贡献难以真实的体现。企业业绩下滑时,国企高管可以将其归咎于自己的社会性和政策性负担过重,进而要求政府提供补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并加剧了国有企业高管的在职消费粘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往往具有完善的经理人制度和以企业业绩为核心的明确的机构投资者与个人股东,不会受到像国有企业那样的政策限制与薪酬管制,也拥有更多的决策自主权和更高的市场化水平。在薪酬方面,非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主要与其个人工作表现及其为企业创造的业绩有关,而且会随企业业绩的上升或下降而进行相应的调增或调减,薪酬契约也相对更加灵活。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H1b:
H1b: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高管的在职消费粘性程度更高。
(二)媒体监督能够削弱高管在职消费粘性
近年来,媒体监督作为一种法律外公司治理力量,对管理层行为的监督约束作用日益显现。媒体监督能够规范企业高管的在职消费行为、削弱过度在职消费对企业业绩的负面影响[13]-[14]。
在职消费粘性之所以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内部与外部、公司股东与经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媒体首先是传播信息的媒介,媒体对企业在职消费新闻的报道,能够将企业内部信息及时、快速地传递给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不仅有助于缓解企业内部与外部、公司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且能够降低高管在职消费的信息收集与监督成本,推动企业开展薪酬制度改革,促使高管在职消费水平及其变动更多地与其个人努力程度和业绩挂钩,从而减轻在职消费的粘性程度。
媒体还可以通过声誉机制以及行政机构介入等发挥监督约束作用。媒体对公司在职消费的新闻报道能够使企业高管的自利行为迅速暴露在社会公众面前,不仅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严重时还会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介入与司法调查。在此过程中,高管的个人声誉会受损,还可能面临行政乃至刑事处罚。因此,出于对自身声誉的维护和对行政介入的忌惮,高管会在媒体报道后自觉约束自己的机会主义行为,将媒体曝光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从而降低在职消费的粘性程度。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H2a:
H2a:媒体监督会显著降低在职消费的粘性程度,即在职消费粘性与媒体监督显著负相关。
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各大媒体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新闻报道创造轰动效应,提升自己的市场价值。由于具有国有产权性质、在国民经济中居于支柱地位等,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绩效的高低关乎国计民生。也正因如此,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我国国有企业高管的在职消费问题受到社会公众更为热烈的关注和讨论,更易引发轰动效应,也更具有新闻价值。这也使得各大媒体更加努力地去挖掘有关国有企业高管的在职消费新闻,进而引起社会各界热烈而持续的关注,促使国有企业高管在更短时期内加快调整在职消费,使其与企业业绩更加匹配,进而降低在职消费的粘性程度。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H2b:
H2b:媒体监督对国有企业在职消费粘性的削弱作用大于非国有企业。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并依据以下原则对样本进行处理:剔除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剔除ST、*ST 类上市公司;剔除关键变量数据缺失以及当年发生亏损的上市公司。最终,本文得到有效观测值3 786个。本文研究所用的在职消费、公司治理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媒体监督数据在中国知网(CNKI)新闻数据库中手工收集得到。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合理性,本文利用STATA 11软件对所有变量进行了1%水平上的缩尾处理。
(二)模型与变量设计
1.在职消费粘性的存在性
本文借鉴Anderson等[15]、方军雄[16]Level模型的研究方法,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检验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是否存在粘性特征,具体模型如下:
Perks=β0+β1Perf+β2D×Perf+βjControls+ε
(1)
其中,Perks表示在职消费,用管理费用总额扣除无形资产摊销、固定资产折旧、低值易耗品摊销、管理层货币薪酬、税费、五险一金、土地使用费、停产损失和水电费等项目后的余额取自然对数计量;Perf表示企业业绩,用滞后一期的净利润取自然对数计量;D为虚拟变量,企业业绩上升时取0,企业业绩下降时取1;β1表示净利润上升1%时在职消费的变动率;β2表示净利润下降1%时,在职消费与企业业绩不同步变动的情况,即成本粘性系数;(β1+β2)表示净利润下降 1%时,在职消费的变动率。根据粘性的定义,当β1>(β1+β2),即β2为负数时,表明在职消费存在粘性,假设H1a成立,且β2越小,在职消费的粘性程度越高。Controls是控制变量的统称,包括:股权集中度(Centra),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表示;股利支付率(Divpay),用“每股股利/基本每股收益”表示;高管货币薪酬(Mpay),用前三名高管货币薪酬总和的自然对数表示;高管持股比例(MShare),为公司高管持股数占总股本的比重;两职兼任(Dual),为虚拟变量,当总经理和董事长为同一人时取1,否则取0;董事会规模(Board),用董事会人数表示;财务杠杆(Lever),用资产负债率表示;公司规模(Size),用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公司成长性(Growth),用公司前后期营业收入的比值表示;行业(Industry),分12个行业哑变量,属于某行业为1,否则为0;年度(Year),分3个年度哑变量,属于某年度取1,否则取0。
2.媒体监督对在职消费粘性的影响
为验证媒体监督对在职消费粘性的影响,在模型(1)基础上,本文引入媒体监督变量(Media),进而构建模型(2),具体如下:
Perks=β0+β1Perf+β2Media+β3D×Perf+β4Perf×Media+β5D×Perf×Media+βjControls+ε
(2)
其中,Media为媒体监督变量,是“当期媒体的负面报道次数+1”取自然对数计量的结果。媒体负面报道主要指媒体报道的,包含腐败、行贿、受贿、资产流失、违规招标、整改、离职、辞职、被查、约谈、失联、灰色带和隐秘等关键词,对公司或经理人声誉不利的新闻。
要验证假设H2a,应重点关注三阶交乘项D×Perf×Media系数的符号。若媒体监督对在职消费粘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则此三阶交乘项的系数应显著为负;若媒体监督对在职消费粘性具有显著的削弱作用,则此三阶交乘项的系数应显著为正,且此系数的绝对值越大,媒体监督对在职消费粘性的削弱作用越大。同样,通过比较此系数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的显著性水平及大小,可以进一步检验假设H2b。
四、实证结果
(一)在职消费粘性的存在性
表1 在职消费粘性存在性的检验结果
注:*、**和***分别表示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
在表1的全样本检验结果中,Perf的系数为0.134,交乘项D×Perf的系数为-0.080,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当公司业绩上升1%时,在职消费增加0.134%;当公司业绩下降1%时,在职消费仅下降0.054%[=0.134%+(-0.080%)],在职消费水平的变动程度随公司业绩变动呈现了不对称的特性,粘性程度为2.481(0.134%/0.054%),很好的证明了假设H1a,即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高管在职消费存在粘性。
在表1的分样本检验结果中,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各自的交乘项D×Perf的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企业高管的在职消费均存在粘性特征。其中,国有企业Perf的系数为0.115,二阶交乘项D×Perf的系数为-0.084,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在国有企业中,当企业业绩上升1%时,在职消费增加0.115%;当企业业绩下降1%时,在职消费下降0.031% [=0.115%+ (-0.084%)],说明我国国有企业高管的在职消费存在粘性特征,粘性程度为3.710(0.115%/0.031%)。与此相对应,在非国有企业中,Perf的系数为0.151,二阶交乘项D×Perf的系数为-0.070。进一步计算后可知,对非国有企业而言,当企业业绩上升1%时,在职消费增加0.151%,而当企业业绩下降1%时,在职消费下降0.081% [=0.151%+(-0.070%)],非国有企业高管的粘性程度为1.864(= 0.151%/0.081%)。这说明,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高管在职消费均存在粘性,假设H1a再次得到支持;同时,由于国有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的粘性程度(3.710)大于非国有企业(1.864),这充分说明国有企业的高管在职消费较非国有企业更具粘性,从而验证了假设H1b。
进一步地,为检验分样本之间的D×Perf的系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即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β2之差是否显著,本文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两类样本D×Perf 的系数进行了组间差异分析和χ2检验,得到的值为0.021,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两个分样本的D×Perf系数确实存在显著差异,从而支持了假设H1b。
(二)媒体监督对在职消费粘性的影响
表2给出了模型(2)在全样本及分样本检验下的回归结果。
表2 媒体监督对在职消费粘性影响的检验结果
根据表2,无论是进行全样本检验还是分样本检验, Perf与D×Perf系数的符号都与模型(1)的回归结果一致,再次表明我国企业高管的在职消费确实存在粘性特征。在加入了媒体监督变量后,在职消费的粘性水平发生了变化。在全样本检验中,三阶交乘项D×Perf×Media的系数为0.008,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与预期符号相符,表明媒体监督可以有效降低在职消费粘性,假设H2a成立。在分样本检验中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三阶交乘项D×Perf×Media的系数分别为0.007和0.006,均大于零,初步说明两类样本在职消费的粘性程度都会因媒体监督的存在而削弱。进一步观察会发现,虽然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D×Perf×Media系数均为正,但二者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其中,国有企业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非国有企业的系数则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媒体监督对国有企业在职消费粘性的抑制程度远远高于对非国有企业粘性的影响,假设H2b得到支持。
(三)稳健性检验
为进一步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在模型(1)、模型(2)的基础上,通过替换关键变量“在职消费”的计量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具体为:借鉴陈冬华等[4]的做法,在巨潮资讯网上查阅财务报表附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量”项目,手工收集与在职消费有关的八项费用,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通讯费、出国培训费、董事会费、小车费和会议费,将此八项费用加总求和并取自然对数,作为在职消费的替代变量,进而带入模型(1)、模型(2)进行检验。新的检验结果与前文的检验结果基本一致,假设H1a、H1b、H2a、H2b再次得到支持。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回归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在职消费存在粘性,即在职消费会随企业业绩的变动呈现不对称变动的特征。第二,在区分产权性质后,国有企业高管的在职消费粘性较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第三,媒体负面报道对高管在职消费粘性具有显著的削弱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在职消费的粘性程度。第四,媒体监督对国有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粘性的削弱作用显著大于非国有企业。
由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建立健全在职消费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在职消费的预算与审批制度。政府应建立健全在职消费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监督高管的过度在职消费行为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应建立合理有效的在职消费预算与审批制度,防止企业高管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滥用职权、过度在职消费。公司内部的审计部门、监事会以及外部的中介机构等,也应加强对企业高管在职消费预算及执行情况的监督与审核。第二,完善在职消费的信息披露制度。目前,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的具体内容与金额仍是一个尚未打开的黑匣子。有关部门必须完善高管在职消费的信息披露制度,实现在职消费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首先,证监会应该制定高管在职消费的信息披露政策,要求企业强制披露高管的在职消费状况。其次,企业应制定明确、详细的在职消费标准,并在企业内部公示此标准及其实际执行情况,提高在职消费信息的透明度。最后,财政部等部委应改革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专门的有关在职消费的会计准则或条例等,在明确在职消费具体内容的同时,制定具体的在职消费信息披露要求与标准。第三,提高媒体独立性,规范媒体行业发展。目前,我国媒体收入的绝大部分来源于广告,而广告的主要客户又是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这也使得媒体在对企业高管的在职消费行为进行报道时存在诸多顾虑。对此,政府应通过立法手段,加强对媒体的保护,充分保障媒体的言论自由,切实发挥媒体对企业的外部监督职能。同时,媒体也可通过集团化、产业化运营、采编分离等,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独立性,减少对客户的依赖性。此外,还应加强媒体行业的自律管理,提高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降低媒体报道的选择偏差与误导。
[1] 万华林.国外在职消费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9):39-41.
[2] Rajan, R. G., Wulf, J. Are Perks Purely Managerial Exces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6, 79(1):1-33.
[3] Fama, E. F. 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0, 88(2):288-307.
[4] 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 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 经济研究,2005,(2):92-101.
[5] 卢锐,魏明海,黎文靖. 管理层权力、在职消费与产权效率——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 南开管理评论,2008,(5): 85-92.
[6] 罗宏,黄文华. 国企分红、在职消费与公司业绩[J]. 管理世界,2008,(9):139-148.
[7] 冯根福,赵珏航. 管理者薪酬、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基于合作博弈的分析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2012,(6):147-158.
[8] 曾升科,邱金平,王晓庆.管理层权力与在职消费“粘性”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5,(12):21-24.
[9] 陈冬华,梁上坤,蒋德权.不同市场化进程下高管激励契约的成本与选择:货币薪酬与在职消费[J].会计研究,2010,(11):56-65.
[10] 权小锋,吴世农,文芳. 管理层权力、私有收益与薪酬操纵[J].经济研究,2010,(11):73-87.
[11] Dyck, A., Volchkova, N., Zingales,L. Corporate Governance Role of the Media: Evidence From Russia[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8, 63(3):1093-1136.
[12] 李培功,沈艺峰. 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0,(5):14-27.
[13] 耿云江,田旗.媒体监督对在职消费的治理效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之友,2015,(17):105-111.
[14] 翟胜宝,徐亚琴,杨德明.媒体能监督国有企业高管在职消费么?[J].会计研究,2015,(5):57-63.
[15] Anderson,M., Banker,R.,Janakiraman,S. Are Selling,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Costs ‘Sticky’?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3, 41(1): 47-63.
[16] 方军雄.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存在粘性吗?[J].经济研究,2009,(3):110-124.
[17] 张敏,姜付秀. 机构投资者、企业产权与薪酬契约[J].世界经济,2010,(8):43-58.
[18] 赵纯祥,罗飞. 市场竞争、管理者权力与薪酬粘性[J].当代财经,2013,(10):76-86.
(责任编辑:巴红静)
2016-12-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环境下媒体监督对在职消费的影响及经济后果研究”(13CGL06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价值链的管理会计工具整合与企业价值创造研究”(15BGL0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投资者保护视角的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报告质量研究”(71272051);辽宁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专项基金项目“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媒体监督对在职消费的治理研究”(ZJ2014042);东北财经大学学科支持计划项目“中国特色管理控制实践应用与理论创新研究”(XKT-201407)
耿云江(1977- ),女,山东青州人,副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成本管理会计、媒体治理与企业绩效等方面的研究。E-mail:gyjiang@dufe.edu.cn
王海雯(1990- ),女,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成本粘性与绩效管理等方面的研究。E-mail:465455442@qq.com
F275.1
A
1000-176X(2017)03-0042-07